20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ior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甲乳外科的205例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5例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9.5%(8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55岁、肿瘤直径>5 mm、肿瘤位于甲状腺下极、多灶性、多发癌灶直径之和(total thyroid diameter,TT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小RNA-519d-3p(microRNA-519d-3p)对LX-2(人肝星状细胞株)活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miR-519d-3p分子模拟剂(miR-519d-3p mimics组)、抑制剂(miR-519d-3p inhibitor组)及其阴性对照物(mimics NC、inhibitor NC)转染LX-2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NA-519d-3p在转染后LX-2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利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LX-2中活化标志物α平滑肌动蛋白(α-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胸腔镜下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相关肺损伤的影响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拟行择期胸腔镜肺叶(段)部分切除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级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组和对照组,各40例。右美托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
目的观察骶管阻滞对腹股沟斜疝患儿腹腔镜手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5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I组)和全凭静脉麻醉复合骶管阻滞组(B组),记录术中静脉麻醉药物用量,患儿苏醒期躁动评分,离开手术室时、术后4 h及术后24 h疼痛评分,术后镇痛药补救率;分别于术后1、7、30 d就术后行为量表(PHBQ)的内容对患儿父母进行电话随访,观察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小于I组(P<0.05)。B组苏醒期躁动评分、离开手术室时及术
目的 探索脂肪乳剂对急性布比卡因中毒SD大鼠海马齿状回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脂肪乳剂组、布
目的 探讨NOD2(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2)基因缺陷(NOD2-/-)小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H37Ra后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2、TLR4的变化.方法 通过P
目的了解新生儿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分析其与身长、体质量、头围、胸围的关系,探讨新生儿血清骨代谢标志物与生长指标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5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检测25-羟维生素D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钾(K)、钠(Na)、钙(Ca)、磷(P)、镁(Mg)水平,并分析其与孕周、身长、体质量、头围、胸围等的关系。结果不同胎龄各骨代谢标志物ALP、Ca、P等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体质量新生儿血清K、C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极低出生体重(VLBW)组及低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2RCC)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6例Xp11.2RCC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对Xp11.2RCC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并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TFE3融合基因。结果6例Xp11.2RCC中,女性4例,男性2例,年龄19~3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腰部不适、腹部包块。镜下示瘤细胞界限清楚,胞质丰富、透亮、淡染,局灶嗜酸性,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明显;瘤细胞排列成特征性的乳头状结构,伴不同比例的巢状、片状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60例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治疗是否有效,将其分为有效组(n=88)与无效组(n=32),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1)治疗前,两组病灶直径、子宫下段肌层部位厚度、阻力指
目的建立以人脂肪源性血管外膜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pericyte/perivascular cells,hAD-PCs)为基质层与人脐血(umbilical cord blood,UCB)CD34+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HSPCs)共培养体系,评估hAD-PCs对UCB CD34+HSPCs的体外支持效力。方法实验分3组,实验组(hAD-PCs组)以hAD-PCs为基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