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方永刚那样对待党的创新理论

来源 :科学时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xocec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庸金,(1949.5-),男,四川高县人,毕业西南师范大学,河南省郑州市行政学院教授。
  [摘要]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像方永刚教授忠诚于党的创新理论的感人事迹,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中是不多见的,他的高度政治觉悟和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师风,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可贵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需要像方永刚那样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矢志不渝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坚持不懈践行党的创新理论;以精湛艺术把党的创新理论注入人们心田。
  [关键词]方永刚 对待 创新理论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像方永刚教授忠诚于党的创新理论的感人事迹,在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是不多见的,他的高度政治觉悟和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师风,他的先进事迹和可贵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1 像方永刚那样坚定信仰党的创新理论
  
  作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学者,感受最深的是他对党的理论、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坚定信仰。要坚定自己的信仰,确保对党的忠诚,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理论,信仰和追求真理,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政策使像他这样的农村孩子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从而改变了其人生轨迹,这是方永刚对党感恩,与党的理论“结缘”的起步。而随后整个中华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使方永刚从大学时代起就开始思考党的理论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关系。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发生的巨变与中国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时间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更使方永刚感受到党的理论的魅力所在。他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时刻关心党的理论,他对党的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在他这种激情的深处,是一脉相承的党的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之“磁力”。
  歌德有一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理论只有于实践结合,实践之树才能莲蓬勃勃,充满生机,广大干部群众也只能有了对党的理论的需要,才能赋予党的理论发展以巨大的动力。而满足群众对理论需要最好的途径,就是研究和回答人们关心的理论问题。如果党的理论不断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问题,党的理论就会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方永刚深深懂得理论与社会结合的重要,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俄宣传、实践党的理论上。他明白:“理论还原到生活,要经过一系列环节,一个重要的就是传播理论的人架起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要求我们当好群众的‘政治翻译’,把党的创新理论翻译成他们听得懂的语言。”他说:“每当我走上三尺讲台,用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的一系列创新理论观点,耐心解答广大学员、基层官兵和地方干部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看到我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听众雷鸣般的掌声和舒心的微笑的时候,我的内心深处都会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神圣感、幸福感和成就感,体味到了与真理同行的快慰与满足!”即使病魔企图击倒他身躯,他仍然以宣讲党的理论为不懈的神圣职责,用实践履行自己与生命的不朽约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宣讲了一个共产党人应该如何实践对党的忠诚。
  学习方永刚,就是要坚定信仰党的理论,忠诚于党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像他那样,真学、真信、真情传播、真诚实践党的理论。因为只有真学党的理论,才能真正把握其核心和精髓,掌握其博大精深的内容:真信党的理论,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真心传播党的理论,才能使其进入千家万户,深入人心:真诚实践党的理论,为群众做出表率,才能为群众所接受,才能使党的理论这一精神武器变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2 像方永刚那样矢志不渝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年大学毕业后,方永刚参军来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从此便与传播党的理论结下了不解之缘。20多年来,党的理论每前进一步,方永刚的研究就深入一步。这些年来,他先后发表论文
  余篇,出版专著16部,完成10多项政治理论研究课题,荣获“全军院校育才银奖”、首届“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方永刚作为一名军校政治教员,始终把自己当作党的理论宣传战线一名先锋战士。他除了在学校进行正常的教课和学术研究外,还向部队官兵、地方干部群众积极传播、悉心讲解党的理论。甚至加重、公交车上、休息之地也成了他宣传的场所,有人曾经赠给他一个雅号——“永刚广播电台”。几十年如一日,他的足迹遍布南疆海岛、北国边陲,他先后为部队和地方作理论辅导报告1000多场次,深受学员欢迎,深受群众的信赖。
  站在讲台上,方永刚无数次地对人说过:“是党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我个人的命运。人活着就要尽责,我要让自己的生命在传播党的理论事业中燃烧。”方永刚的激情从哪里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热爱中来,从对使命和责任的感悟中来。有了这种热爱、这种感悟,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产生源源不断地激情和动力。“虽然我重病在身,但我自始至终报定了这样一中信念: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没有限期!我能舍弃我的生命,但不能舍弃我的事业;我不惧怕癌症,但我害怕离开我最钟爱的三尺讲台!”方永刚朴实的表白,道出的是对信仰和信念的执著,道出的是对使命和责任的担当!
  方永刚精神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和教益。做为党的理论和传播者,为了提升自己的教研水平,时时关注重大的理论问题,注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汲取“大地母亲”的力量,宣传好、传播好党的创新理论。
  
  3 像方永刚那样坚持不懈践行党的创新理论
  
  方永刚不仅是党的理论的信仰者和传播者,更是党的理论的模范践行者。他重视躬身实践,真正使党的理论转化为群众的自觉活动。20多年来,他始终表里如一,体现出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实事求是的高尚品质、知行合一的求实精神。方永刚在传播党的理论、为群众解疑释惑的同时,还时时以丝丝柔情关注着需要关心帮助的人们,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解决难题。老家供销社收购的几百吨小米和大黄米积压了,他利用休息时间东奔西跑,联系客商,解决乡亲们燃眉之急;老家邻村的葵花籽卖不出去了,他帮助在大连建立起了长期的供销渠道,一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走上了经商之路……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方永刚是除了名的热心人,是领导、同事和学员眼中值得信赖的人。他因病手术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关切的问学生的学习情况。他作了1000多场报告,却分文不去……这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彰显着他对事业、对信仰、对朋友、对社会的真情。这里面,没有丝毫虚假和作秀成分。“传播和践行党的理论,是我生命的全部意义和最大价值,是我的生命之约。”即使在他忠了结肠癌之后,也没有感慨自己的不幸、命运的不公,而是把患病当作“飞行前进”的“加油站”。方永刚最喜欢的一句话是: “充满欢乐与战斗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迎接雷霆与朝阳。”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忠诚于党的事业的献身精神,用昂扬向上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真谛,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髓,也温暖了受教育者的心。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巨大效果。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用来指导实践。实践是理论的起点,又是理论的归宿。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得知基本的观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与行相统一。信仰党的理论,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既是一个学习、教育的问题,更是一个见诸行动、付诸实践的过程。我们强调坚持理想信念,应落实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落实在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兢兢业业的工作之中。
  
  4 像方永刚那样以精湛艺术把党的创新理念注入人们心田
  
  在许多人眼里,政治理论是枯燥乏味的。如何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创新理论既讲得到位,又能讲得受欢迎,讲到人们的心中,是从事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和传播工作者们的共同难题。在这个问题上,方永刚有自己的“诀窍”。
  方永刚说把党的理论翻译成人们听得懂的语言。他在农村面向农民作有关科学发展观的报告时讲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8亿是农民,占了大多数。以人为本就是以我们农民为本。这两年见面农业税、见面农村中小学生学费等等,这些政策不就是我们党和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吗?”不俗的语言一下子引起了农民听众的兴趣;原来科学发展观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这就是方永刚作报告的一个重要理念;一定用听众身边的事例、语言讲问题,把较为抽象的理论与听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拉近理论与听众的距离,从而引起听众的兴趣。
  每次讲课、作报告前,方永刚都会了解讲授对象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调研,做好充分准备。即使是同一主题,在面向不同群体时,讲述内容也不会完全相同,而是根据听众的具体情况有所调整。2003年,方永刚到本溪钢铁集团公司进行有关中国周边局势与新军事变革的专题辅导。在讲到中外飞机比较时,方永刚从包里取出两家飞机模型,一下子吸引住了大家的注意力。在讲军事变革部分时,方永刚讲道到本钢在我国国防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的第一支枪、第一门炮、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都用到了本钢的钢材,现在在新军事变革时期,本钢还是大有作为的。他不时就军事论军事,而是根据群众情况做了认真准备,当时大伙都听得很认真。
  不照本宣科,只需一壶水、一条毛巾,就能像说评书那样激情四溢、感染力十足地讲上两三个小时,这也是方永刚授课的一大特色。虽然在讲课前花费大量精力写教案、做调研,方永刚在讲课时大多是脱稿的。由于他每次讲课时声音洪亮、充满激情、需要不停的喝水润喉,经常讲了一会就大汗淋漓,所以必备一条毛巾擦汗。有时一场报告做完后,毛巾都能拧出水来。听众反映:许多老师讲课时就像一杯白开水,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味道。但方教员不一样,他讲课是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了进去。比如他讲到近代北洋水师那段屈辱历史时,你能感觉到他的愤慨、痛心,马上就把我们的感情调动了起来,使我们强烈地感觉到军人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当时台上、台下的感情是互动交融的。正是这样的讲课方式使方永刚所讲的内容能够深入到听众心里,受到大家欢迎。
  法国作家雨果说“科学是我们,艺术是我。”作为政治课理论教研员,应该像方永刚那样,有使人豁然开朗的真知灼见,有黄钟大吕的警句名言,有栩栩如生的动人描述,有谐趣横生的幽默插曲,有飞翔如翼的隐譬妙喻,有鞭辟入理的实践剖析,有优美真诚的思想感情,是理“情”形的完美结合,党的创新理论课就一定辐射出极大的吸引力、凝聚力、震撼力,产生共鸣共振的社会效应。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需要破解的一个难题。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逐步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苏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Suzhou constructs the countryside soc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曲折进程中,逐步认识到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性,多次提出社会主义要通过国民经济计划来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其中蕴含了产业结构、积累与消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