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阳光慈善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上修桥补路是缙绅士大夫造福乡间的义举,现代社会仅要靠带有偶发性的善意良心来成就善举显然不够,国外一些地方是通过对本地企业或个人发行免税的专项低息地方债来实现乡土道路维护,这比在慈善的框子里运作更具可持续性。
  目前,《慈善法》的起草工作进入重要阶段,已通过民政部送达国务院。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表示,中国的慈善事业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不愿做”,而是“不会做”。
  事实上,中国自古不乏慈善思想和行动。道家所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儒家称颂的“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均包含了对惠及他人的善良意愿的肯定,至于修桥补路、赈灾扶困的嘉德懿行更是史不绝书,勾何到当今之世反倒“不会做”了?
  一方面,慈善的呼声虽高,但具体的慈善行为在中国的供给仍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慈善行为的实施者还往往备受质疑,“出力不讨好”。被目为“沽名钓誉”已算情节轻微,甚者还被怀疑借慈善“非法敛财”、“偷税漏税”。更为蹊跷的是,又确有一些“乐善好施”的“善长仁翁”事后被发现是因慈善之名而搞“官商勾结”,甚至是直接踏入政治界的“黑老大”。
  察诸世态,乱象丛生。除非在观念、组织、制度等方面作出切合当下的现代化重构,慈善事业“不会做”的局面恐难根本改变。作为制度筹谋的重要环节,对于《慈善法》的起草,我们可以期待些什么呢?
  首先,可借法律为慈善行为做“道德祛魅”。不可否认,对于仍属稀缺的慈善行为应当予以褒扬。然而过度的道德纲线,容易让人误认为慈善是“肉食者谋”的小众议题,或者是被供奉在高峨的道德祭坛上的观瞻品。实际上,慈善是本于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的大众事业,用法律的普适性调节替代“希圣希贤”的道德调节作为慈善事业的基础性指南,更有利于慈善行为的持续存在和不断拓展。
  其次,在法律而非纯然道德的语境下,我们可以更务实地讨论慈善行为的需求与供给。不妨先把慈善视作普通的商品,影响人们购买数量的主要因素是它给购买者带来的效用以及购买所支付的价格。前者与后者之差越大,人们对慈善品的购买越多,相应地社会中慈善行为的供给也就越多。
  先看购买慈善的效用。一般而言,欲购商品的可选择范围越广、质量越高、越能满足购者需求,购买者的效用越可能达到极大值。慈善也是如此,如果只能从有限几家国营商店购买有限品种的慈善,购买之后我们亦不知道善款如何使用、从而对所购慈善品的质量也无法确定,或者购买之后声誉等无形资产并未增加甚至因“勾结”等质疑而反倒降低,那么对欲行慈善者而言,更佳的策略就是减少甚至停止对慈善品的购买。
  再看慈善的价格。过高的价格会抵消购买慈善的收益,而价格畸高通常缘自市场竞争不足。同样的慈善品,如果只有一个供货商,理论上它可以把自己的全部成本塞进价格之中——不仅是组织最低必要的管理运行成本,还有庄严体面的大楼、欢畅豪华的旅行、优渥丰厚的福利待遇、居高临下的销售态度……所有我们想象得到或想象不到的成本都可能转换为购买者必须支付的代价。在慈善品效用一定的情况下,最终的结果同样是慈善行为供给随价格的增加而递减。
  这里,《慈善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关键作用,就在于通过制度安排构建并提供一个公开透明有效的慈善品供求市场,让购买者对“交易”程序和后果有稳定和良好的预期,能够买到放心称心的慈善产品,从而拉动供给者不断丰富慈善种类、扩大这个市场的规模。
  此外,相关法律法规的提出和完善还有助于把慈善行为的边界与其他行为区分出来,让社会、政府、私人发挥各自的长处来增进公益。例如,传统上修桥补路是缙绅士大夫造福乡间的义举,现代社会仅靠带有偶发性的善意良心来成就善举显然不够,国外一些地方是通过对本地企业或个人发行免税的专项低息地方债来实现乡土道路维护,这比在慈善的框子里运作更具可持续性。
  由是观之,在法律构建的基本框架中,让慈善在阳光下运行,尽量扫除慈善供求的制度和组织障碍,同时减少对慈善在道德、功能上的苛求,有利于慈善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大众参与凝聚民力民心,实现轻装上阵,持续前行。
其他文献
去年九十月间,全球经济在雷曼兄弟倒闭之后,开始进入自由落体式的衰退。连续五六年高歌猛进的中国出口,突然由30%左右的增长变成了-20%的下滑。春节前夕,有关部门语出惊人地宣称:中国有2000万左右的农民工因为经济危机而失去工作。在那段时间,很多政策制定者和市场人士都在问同样一个问题:一个突然没有了市场的世界工厂该何去何从?  但这之后中国经济的表现,只能说再次惊讶了全世界。中国不仅是世界主要经济体
在持续近一年的马拉松式质疑、投诉、复议以及不同专家组成核实小组的“再审”过堂后,作为第一中标候选人的格力空调还是收到了作为政府采购监督机关广州市财政局维持番禺区财政局“格力公司投标文件不满足招标文件★条款的要求”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书。这意味着,格力面临被彻底“废标”的结局。  这原本是一宗简单的政府采购,通过专家评审以1707.2997万元报价成为番禺中心医院“门诊楼变频多联空调设备及其安装”采购
“既然选择来到上海,就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与竞争的人生之路”  “你养得起我吗?”  当女友短信用这句话表示自己的不满时,这六个字就成了赵奇心中永远的痛。  赵奇父亲是上海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去了东北,结识了赵奇的母亲并在长春安家立业了。2004年大学毕业之后,赵奇回到了陌生的上海,住进了爷爷的房子里,在上海一家私营企业上班。    后来经人介绍,赵奇认识了一个上海女孩子,他很快就喜欢上对方。女孩
“中国威胁论”加“中国责任论”。是当前西方世界对中国迅速发展而祭起的两大“法宝”  在推动各国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指导下,2006年中国外交成绩辉煌,举世瞩目,成为纷乱的国际局势中的最大亮点。综观2006年中国外交,用“熠熠生辉”来描绘绝非夸张。      三次峰会圆满成功    2006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三次国际峰会,促进了亚非地区69个国家间的友好交流和互利合作。  初夏的上海,风和日丽,
“那些老设计师都年纪挺大了。现在上大飞机有抢救性质,再等两年他们老了,这些年轻人还缺乏经验,连个讨论的人都没有。”张彦仲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很庆幸在退下来之后仍然能有机会圆自己的大飞机梦。  这个曾先后做过中国航空研究院院長,航空部、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以及中航总副总经理、中航二集团总经理的老人,如今是国务院大飞机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在时间表上,中国的大飞机“2014年首飞,做得不会比国外同
“没病当有病治,小病当大病治,到处打广告,莆田人操作民营医院的一些‘戏法’,把中国民营医院的名声败坏了。”10月29日晚,台州博爱医院院长孙捷急匆匆地从温州赶回台州,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他语出惊人。  台州博爱医院因为“博爱”两字,常常被误认为是莆田系医院,孙捷每次都要反复解释才能让对方明白,他的医院和莆田人一点关系没有。  和许多民营医院老板喜欢闷声大发财不同的是,孙捷对许多敏感问题
“如果他们能够早点悟到这一点,不要被公权力操控经济利益蒙住心的话,也不至于80多岁还在那里提心吊胆”  身心“严重透支”的刘和平头发有点蓬乱,不停地抽着烟,语速很慢,不时陷入沉思,似乎努力使自己的思绪回到那个时代。  他说,他更愿意从文化的角度而不是政治的角度谈论大明王朝。“当我们中国人民都逐渐变得富裕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文明的人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我们不能够忽略,那就是人的思想日
近年来部分国外媒体对中国城市报道摘要    关于北京    北京是一个寒冷、整洁和繁荣的大城市:平坦宽阔的马路上疾驰着崭新的轿车和公共汽车;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衣着考究;商场、购物中心以及居民楼都被规划得井井有条;环绕整个城市的公路令人过目难忘。  北京让我想到的不是基础设施糟糕、混乱无序、贫民窟遍布的印度大都市,而是像德国汉堡、日本名古屋这样规划良好的工业化国家城市。  从北京返回印度时,目睹又小
非公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第一次在政治上得到了明确认同,这是决策层的进步    中国各领域社会主义改造在1957年基本完成后,旧中国繁复的社会阶级渐趋消亡。直到20多年前,大部分中国人只能在工人、农民和干部(知识分子)这三张面孔中选择自己的归属。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更多的社会群体开始出现。2002年,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带领的课题组出版了《当代中国十大阶层》一书。一位接近陆的社会学家告
“黄禹锡神话终结了!”韩国《朝鲜日报》以此作为报道的标题。  1月10日,随着首尔大学“黄禹锡科研组干细胞成果”调查委员会最终调查报告的发布,近几个月来沸沸扬扬的“黄禹锡事件”大体算是尘埃落定了。这份报告认定黄禹锡科研组2004年及2005年发表于《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源于数据编造。  11日,韩国政府宣布,决定取消黄禹锡“韩国最高科学家”称号,并免去他担任的一切公职。《科学》杂志12日正式宣布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