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走进五年制高职教学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a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用创新理念提出了对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构建要敢于打破常规,要按高职教育要求及市场定位,对课程内容组合要进行综合化、模块化创新。
  [关键词] 创新课程体系综合化模块化
  
  资源有限创新无限;伴随着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和根本任务已基本形成一定的共识,那就是:高职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在教学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内容不够系统,同一专业内的专业课课程内容前后重复现象比较突出;公共基础课内容常年不变,明显滞后于时代的步伐;技能训练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实践性教学比例明显偏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的关系不明显;考试考核方法不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缺乏灵活性。怎样使高职教育不断创新,保持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与高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相适应,这是衡量一个学校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怎样让创新走进职业教育,结合我院五年高职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的探讨,发表一点个人看法:
  一、创新课程体系结构要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学生的特点
  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学生这个主体的现状。只有在充分掌握所教对象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打破赶现有的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做到因人适教,因需而教,才能真正做到教学创新。
  三年制大专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差异性较大,主要是在文化基础成绩与智力发展上的差异较大;特点之二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很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课程体系必须安排有必修课、选修课。必修课是为满足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选修课是为满足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培养以及为扩大就业门路。
  而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之一是,他们年龄相对而言较小,学习自觉性较差但可塑性强,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细心的辅导;特点之二是由于理论基础较差,对学习基础文化理论课普遍存在厌学情绪,这就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特点之三是学习目的很明确,就是为掌握一技之长而走进课堂的,他们大部分对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不寄厚望,因此只对专业课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二年级参照普通高中设置大量的文化基础课,这就使学 特生有读普通高中的感觉,而又劣于普通高中教育的系统性,这样很不利于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学,所以五年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重构改革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奖基础文化课分解,政治课应根据学生年龄小世界观还未形成可塑性强的特点加大法律法规的教学,帮助他们世界观的形成,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数学和物理课应分解到相关专业基础课中讲解,因工科专业我们只需会用就行,并不要求弄清有关数学、物理学中的一些定理、定义。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市场定位和学习兴趣,英语课则可作为选修课程开设,这样既可满足少数学生的学习愿望,又可兼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上英语课时学生倒一大片的现象。语文课作为 母语一定多开,但在内容上要作一些调整,主要应偏重于应用。体育课的改革我院基本已成形而且也取行了较好的效果。多出来的课时应加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他们专业赖以生存的核心课程,也会使学生对学好本专业核心课程提升信心,产生付出与收获的成就感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继而产生更加热爱本专业的良性循环。
  二、五年高职学生的市场定位理念要创新
  五年高职学生的市场定位应该是生产一线的操作技术人员,所以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对设计能力的要求相应较低,所以在专业课程设置及内容的安排上就要有所选择,应该偏重于培养学生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能力为目的,切记不要混淆维护与维修的概念。目前五年高职课程设置依然存在二种值得关注的倾向:一是过分追求“专升本”的升学率,把教学要求和考核偏重于少数学生的“专升本”, 加大基础理论课的开设,忽视了大部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要求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助长了厌学风;二是在办学理念上倾向于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本科院校的做法,办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这二种倾向有着明显的偏颇。不同的定位将导致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定位偏颇也势必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偏颇。因此要针对五年高职学生的市场定位改革现有的教学框架十分必要。
  三、课程内容与课程组合综合化要创新
  生产一线和工作现场的许多问题几乎都具有综合化的特征,用单一的学科知识往往解决不了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技术知识加以分析,然后找出各种技术办法加以解决。为此,我们应该冲破原有课程的学科体系,依据综合化原则重组新的课程。例如五年制高职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受力分析就应该将物理学力学中的内容组合在一起,这样既可避免学习单一物理的枯燥,又能将物理的知识运用于专业基础课中,完全符合职业教育对基础理论贯彻“实用为主、必须和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基本知识采用广而不深、点到为止的教学方法,基本技能贯穿教学的始终。另如《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中的车削技术,它涉及车床、车削工艺、车刀、夹具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车削技术知识就应包括这几方面的知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课程组合时以典型车削零件工艺制定为主线,结合讲解刀具的选择、车床的选用、车削夹具的设计等内容,通过教学与完成作业,达到具有编制车削零件加工工艺与实施方法能力的教学目标。
  但课程综合的过程中一定要能避免将多门课程组合成的“压缩版”,而应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和接受能力,适当增加综合课程的课时,使综合课程既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又能省掉一些繁琐的理论,真正贯彻理论适度够用的原则。
  四、课程模块化的创新
  课程的模块化就是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模块,各个模块既是独立的,相互之间又可以衔接,将若干个模块可以组合成一门模块课程,将其中的一些模块与另一些模块可以组合成另一门模块课程。课程模块化可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可以实现课程结构的柔性化;也可适应课程个性化的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供课程的可选择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课程的模块化与综合化之间并不矛盾,可以先确定综合课程之后进行模块化,也可以选定各种模块内容后组成综合课程。机电类各专业在具有基本相同的专业基础模块课程的前提下也可考虑专门化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一些模块内容。也可以将这些模块组成选修课程。
  创新教育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念创新,改革就不能向前推进,事业就不能向前发展。然而理念的创新,既是教学改革的总结与需要,也是各时代教学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所以创新教育是教学改革永衡的主题。
其他文献
建设现代化城市群是中国大陆建设有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从城市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大陆城市群综合交通现状存在问题,研究了当代城市
运用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从使用者的角度检验高雄市公事动态信息系统之满意度,并借由科技接受模式,实际了解高雄市公交车乘客对于公交车动态信息系统之行为变量,期能有效改善
沈阳站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和实施,将对沈阳建设东北亚交通枢纽城市产生积极推进作用,也将对城市空间总体布局、产业发展、区域再开发产生重要影响.枢纽的建设,涉及城市用地布
尝试以台湾地区先进交通管理系统(ATMS)领域的文献知识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计量分析法来绘制聚类分析结果的二维知识图形,以了解近年来台湾地区ATMS研究领域之发展历程.利用
浦东还在“涨”翻阅上海历史的版图,可以发现浦东是一块不断“扩涨”的土地,而且历史和地理知识告诉我们,一直到今天,浦东还在“涨”!如果到浦东临海的大堤上可以看到远处大
政治部类记述的优劣是评判一部志书质量高下的标杆之一,部分已出版首轮志书存在政治部类刻板雷同、千志一面之弊。第二轮志书在遵从固有体例规范的基础上,重点在资料搜集整理
随着工业的现代化,空调设备的使用日益广泛。据报道,长期在此环境中工作的人员会出现头昏、头痛、胸闷、疲乏无力、易感冒、关节疼痛等症状,即所谓“空调综合症”。为了保障
搜集现有的相关法规、研究、实例进行分析,汇整公路边坡整治生态工法的类型与应用特性,借以探讨并比较各种工法的适用性、生态效益与相关问题.归纳出公路坡地生态工法的优缺
高职教育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核心课程改革建设为基础,建立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核心专业课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探索了如何科学、合理、客观地评价课程
由都市发展、交通运输、工程技术、用地取得、环境影响、经济效益、财务等层面,探讨五股地区设置捷运系统之可行性,并进行最适系统形式研选.采用多准则评估模式进行方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