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力拖动自控系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及实践性。因此,针对该课程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未来建设需要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简要叙述了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课程的特点,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列举了部分电力控制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并提出了工程化年轻教师的培养改革方案,最后阐述了教学改革的成效及评价。
关键词:电力拖动控制系统 课程特点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结合了电机学、计算机控制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相关知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是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其难度较大,对学生掌握要求也较高。为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针对课程特点,开展实践性教学十分必要。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课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工作已刻不容缓。
一、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课程特点分析
1.课程特点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系统设计,对电气设备应用引起重视。因此,教学培养计划也是期望学生今后有独立解决电气工程领域基本问题的能力。这也就使得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现阶段,笔者学校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课程上需要学生掌握以下几项技能:
(1)熟悉常见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具有元器件选择设计能力。
(2)能够快速判别和处理常见问题并对调节器参数的变化影响作出分析。
(3)具有实现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模拟控制以及实现数字控制能力。
2.课程难点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是一门系统性的研究课程,其包含多个专业领域相关知识,且专业基础要求高、适用性及综合性都较强,因此,从整体来说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学科。实践证明,单纯的课堂理论讲解或项目教学是存在一定问题与弊端的,因此,我们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基础知识教学。作为多专业基础课应用,要防止教授过多基础知识,而应当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主。
(2)理论结合实践。理论环节要避免单纯的理论讲解,实践环节的进行应当建立在学生对实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总之,务必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掌握相应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其不仅包括常规系统问题,也包括由于各种因素变化对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影响等。
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改革路径选择
1.理论教学过程改革
(1)多媒体与仿真技术辅助课程教学。多媒体技术主要依托图片和视频等媒体形式,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在课堂教学结合水池实验中讲述电力拖动系统的构成来帮助学生消化相关专业知识。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依靠各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仿真程序,加深了学生对系统结构的了解,为后期分析系统运行过程提供了参考。此外虚拟仿真技术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系统仿真运行案例,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最终达到促使学生实现自我学习的目的。
(2)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的实践需建立在理论学习之后,教学形式是教师为学生布置部分项目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课本上不能学到的东西,有利于增强学生活学活用的实践能力。其中,初期的调研和方案研究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知识与项目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实际运用能力;随着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品质。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工作量等原因,项目教学法应当注意数量和难度等方面问题。例如,由于课程内容以及知识点较多,若项目教学法耗费时间过多,便会增加学生负担,因此建议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3)课程的结构内容整合与优化。课程结构内容的整合及优化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主要可考虑以下内容:
①电力拖动控制系统静态设计项目。即依据静态指标要求设计控制系统方案。
②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项目。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完成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双闭环控制系统的了解,也便于项目的进一步推广。
③调节参数设计项目。结合动态指标,实现动态设计,便于学生了解掌握调节器参数设计流程。
2.实验教学过程改革
(1)加强实验教学 ,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上述已提到,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讲述及项目参与外,还应该加强实验教学工作,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其中,应该至少包括两个验证实验,三个综合性实验以及一个设计性实验。此外,笔者建议开放实验台,促使学生自发进行试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
(2)结合虚拟实验软件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现阶段,随着科学的进步,网络技术已深入教学领域,虚拟实验软件模拟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实验工具,提升了实验效率,同时节约了实验时间,因此其地位日益凸显。基于仿真技术实现辅助教学工作已被用于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之中,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备受教师学生好评。图1所示为基于Simulink仿真软件下的仿真图。
(3)利用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课程设计是教学工作的最后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更是发现者和设计者,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具有显著效果。对于该门课程,通常可布置的设计任务包括根据相应指标,选出最佳方案;或根据方案要求对控制系统中电路相应参数进行计算并撰写说明书等。
关键词:电力拖动控制系统 课程特点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结合了电机学、计算机控制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相关知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是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其难度较大,对学生掌握要求也较高。为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针对课程特点,开展实践性教学十分必要。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课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工作已刻不容缓。
一、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课程特点分析
1.课程特点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系统设计,对电气设备应用引起重视。因此,教学培养计划也是期望学生今后有独立解决电气工程领域基本问题的能力。这也就使得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现阶段,笔者学校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课程上需要学生掌握以下几项技能:
(1)熟悉常见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具有元器件选择设计能力。
(2)能够快速判别和处理常见问题并对调节器参数的变化影响作出分析。
(3)具有实现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模拟控制以及实现数字控制能力。
2.课程难点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是一门系统性的研究课程,其包含多个专业领域相关知识,且专业基础要求高、适用性及综合性都较强,因此,从整体来说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学科。实践证明,单纯的课堂理论讲解或项目教学是存在一定问题与弊端的,因此,我们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基础知识教学。作为多专业基础课应用,要防止教授过多基础知识,而应当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主。
(2)理论结合实践。理论环节要避免单纯的理论讲解,实践环节的进行应当建立在学生对实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总之,务必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掌握相应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其不仅包括常规系统问题,也包括由于各种因素变化对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影响等。
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改革路径选择
1.理论教学过程改革
(1)多媒体与仿真技术辅助课程教学。多媒体技术主要依托图片和视频等媒体形式,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在课堂教学结合水池实验中讲述电力拖动系统的构成来帮助学生消化相关专业知识。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依靠各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仿真程序,加深了学生对系统结构的了解,为后期分析系统运行过程提供了参考。此外虚拟仿真技术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系统仿真运行案例,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最终达到促使学生实现自我学习的目的。
(2)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的实践需建立在理论学习之后,教学形式是教师为学生布置部分项目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课本上不能学到的东西,有利于增强学生活学活用的实践能力。其中,初期的调研和方案研究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知识与项目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实际运用能力;随着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品质。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工作量等原因,项目教学法应当注意数量和难度等方面问题。例如,由于课程内容以及知识点较多,若项目教学法耗费时间过多,便会增加学生负担,因此建议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3)课程的结构内容整合与优化。课程结构内容的整合及优化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主要可考虑以下内容:
①电力拖动控制系统静态设计项目。即依据静态指标要求设计控制系统方案。
②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项目。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完成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双闭环控制系统的了解,也便于项目的进一步推广。
③调节参数设计项目。结合动态指标,实现动态设计,便于学生了解掌握调节器参数设计流程。
2.实验教学过程改革
(1)加强实验教学 ,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上述已提到,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讲述及项目参与外,还应该加强实验教学工作,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其中,应该至少包括两个验证实验,三个综合性实验以及一个设计性实验。此外,笔者建议开放实验台,促使学生自发进行试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
(2)结合虚拟实验软件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现阶段,随着科学的进步,网络技术已深入教学领域,虚拟实验软件模拟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实验工具,提升了实验效率,同时节约了实验时间,因此其地位日益凸显。基于仿真技术实现辅助教学工作已被用于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之中,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备受教师学生好评。图1所示为基于Simulink仿真软件下的仿真图。
(3)利用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课程设计是教学工作的最后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更是发现者和设计者,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具有显著效果。对于该门课程,通常可布置的设计任务包括根据相应指标,选出最佳方案;或根据方案要求对控制系统中电路相应参数进行计算并撰写说明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