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与改革逻辑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tom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早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六项任务中作为首要任务提出的:“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目标,在此次会议中再次成为焦点。
  我们有多少粮,粮食够不够吃,以后土地能不能养活后代子孙?应该是每个人关心的问题。毋庸置疑,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只有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12038.7亿斤),比上年增长2.1%。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60000万吨大关,实现了10年连续增产。在“十年连增”的喜讯后,还可以回顾2013年初的两个数据:一个来自于专家,称中国粮食自给率已经跌破90%。如果按一个人一年吃800斤粮食,2012年相当于进口粮食养活了1.9亿中国人;另一个还是来自于专家的数据却指出,虽然由于需求大幅增加,特别是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加较快,中国粮食自给率有所下降,2012年降至97.7%,但中国粮食自给率仍在95.5%的基本自给线以上,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牢固的。面对两个看似矛盾的判断,抛开一些严谨的逻辑理性,再拿掉一些宽容的学术温情,最后擦去专家学者争辩激情的粉饰,仅仅基于一个每天至少需要吃两餐饭的人而言,的确感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和威胁。
  粮食问题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粮食问题背后隐含着三个改革中需要诠释好的逻辑命题:粮食安全事关百姓生存;粮食安全事关社会发展;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命运。
  粮食是老百姓的口粮。在百姓心中,粮食一直都是过去“粮票”时代所表现的大米和白面。无论现在这种概念变化有多大,在饿的时候能填饱肚子的才是真正的粮食,才是口粮。因此,粮食问题首先是口粮的问题。人多口粮就要多,否则就会饿肚子。如今不是孔孟时,河东受灾就从河东拉走一些百姓,再从河西拉来一些粮食,就可以解决问题。在人口曲线依旧上扬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如不能一路走高,百姓的温饱可能就会受到影响。当然,吃些“进口粮”也能解燃眉之急,但不是长久之计。日常生活中,你可以选择用鸡腿汉堡代替米饭,但偶尔吃还可以,一旦形成惯性,在禽流感频发的年代,吃不吃得饱就要靠命了。中国人终究还是要吃饭,吃本土粮食的。我们碗里盛的饭要保持稳定的量,才能满足温饱和健康的需要,这碗饭无论如何都不能越吃越稀,越吃越少。
  粮食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成果。世界上有四大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从粮食生产的环节上看,粮食需要劳动力在土地这个非可再生的资源上进行生产,这个生产过程需要投入必要的劳动和资本,在现代化农业构架中,信息资源对粮食生产乃至销售的影响也日趋明显。从这样的层面看,粮食是多种社会资源配置的成果。现在恰恰是构成粮食生产的两个主要资源遇到了困难:一是土地。在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环境的污染致使土地质量日趋下降。土壤沙化、重金属污染、耕地面积人为缩小等都使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而近年来支持经济高增长的“土地财政”,使得缺乏规划的房地产业成为了土地资源最大的浪费者。正因为如此,“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才会成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反复强调的重心。另一个遇到挑战的资源是劳动力。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与农村劳动力缺失成为了威胁粮食安全的又一因素。在改革中,虽然没有出现“失地农民”被迫进城的情况,但2.4亿走向城市的农民工,有多少能够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回归土地依旧是一个未知数,而且还有更多的农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农转非”,成为城市人口。如今,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越来越远离土地和农村,他们既没有务农的能力,也不会再有回家务农的考虑,越来越多的人还会逐步成为永久性的城镇居民。所以,“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就成为丰富劳动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也只有在地和人的配置上求得突破,粮食安全才能够得到保障。
  粮食是国家改革的双重转型。在粮食安全的问题上,国家改革中需要实现的双重转型是一个关键。一是要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另一个是要由过度浪费型的粮食消费转向合理消耗型的粮食消费。只有在粮食问题上实现了双重转型,才能实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总体目标。
  凝心聚力,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在改革奋进的大路上,要捧好自己的碗,吃饱自己的饭,身体才能硬杠杠,改革步伐才能齐刷刷,这是粮食安全的关键,也是改革的逻辑和付诸行动的指南。
其他文献
摘 要 日前自立法权限下放以来,全国各地正在制定各地区《饮用水水源的管理条例》。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从2005年以来已经进入了第11年头,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机制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就调研情况看来桂林饮用水水源保护依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状亟须解决。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桂林市的饮用水源保护制度进行研究,旨在以小见大,指出目前饮用水源保护机制普遍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
大型眉户现代戏《大漠红柳》创造性的将陕北民俗文化元素融入眉户戏表演,并且深入生活实践,创新舞台表演方式,由此呈现出宏大的艺术格局,是一部接地气弘扬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想要在新闻市场上获得优势,就需要改变传统的编辑方式,尤其是对地方台的广电新闻来说,其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相关.本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各高校校园网建设都初具规模,师生对网络的利用与依赖程度日益增强,因此保障校园网络的良好运行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对基于SNMP协议的高校网络
期刊
近年来,普定县提出不等、不靠、不望的“三不”思想,确立了“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普定”的发展思路,走上了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并举的科学发展之路.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现在已经趋近于成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涉及领域和理论知识的内容也更加丰富,而多媒体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是信息技术课程的
调焦技术是电视摄像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是保障拍摄的影像足够清晰.摄像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记录的是拍摄对象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或两者的综合运动,这使摄像调焦相比于摄影调
社会责任感是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应该而且必须具有的对社会的态度和情感,但种种因素导致当前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缺乏.基于对社会责任感内涵的解析和当前大学生社会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