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课改引发教师思想的几个转变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06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思想也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转变之一:课堂由重形式变为重实效
  
  课改伊始,教师们的课上得是形式多样,热热闹闹。例如,有的老师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既有音乐欣赏、绘画表演,又有地理知识竞赛、物理知识讲解等,有时听课的人都整不清是在上什么课。再比如,语文课要求听说读写,那好,不管什么课,多少内容,上课时听说读写,样样必有。眼看时间不够用了,该讲的不讲了,来个“我问你答。”“满堂灌”改成了“满堂问”。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那好,既然合作那就小组讨论吧,不管需不需要讨论,都得有这种形式。不管讨论的题目难不难,五分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两分钟刚过就喊停……如此等等,相比传统式教学,课上的确有生机了,但效果呢?先不说,只要课上得新、上得奇,就是创新就是好课。
  几年过去了,实践证明,光玩花架子是不行的,课还得踏踏实实上,教师该讲的还要讲,学生该练的还要练,重实效才是硬道理。
  
  转变之二:由单纯重能力培养变成知识能力并重
  
  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创新能力”是当代社会对人提出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想方设法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如课堂上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敢为人先”,即使出现错误,教师也要表扬、鼓励,生怕伤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课上,学生说得多了,教师说得少了,结果造成学生会说不会写,会说不会读,能理解不会表达……语文成绩一落千丈。其实,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完备的基础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活动很难产生质的变化,各种能力和创造力的生成也将失去依托,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钻研力度,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挖掘教材的关键点,发现教学内容与创新精神的有机结合点,然后通过形象的启发,巧妙的点拨,教材的知识结构才会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知识储备才能迅速向创新学习的轨道延展,而非单纯为培养能力的放任自流,只有知识的学习与能力并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转变之三:重点目标的确定和方法的选择
  
  一节课45分钟,如果有七八个甚至十来个教学目标显然不能实现,而目标的确定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好坏与成败,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深入教材,深入学生,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讲成效。因此,三维目标的确定成为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
  新課改实施以来,教法可谓是灵活多样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演讲法、竞赛法等等不一而足,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们慢慢做到了心中有数,知道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教法最管用,比如对文言文的学习,就有先读后译再讲解法、先读后讲再翻译法、讲故事法、自学法等等。这样,有目标、有方法、有干劲、有成效。
  
  转变之四:多媒体应用有选择
  
  起初,用多媒体上课的确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所以,不管该用不该用,合适不合适,教师每节课必用,时间一长,当学生出现观看倦怠之时,教师们才发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利也有弊,学生动手少了,形象思维被禁锢了,学习兴趣慢慢减弱了。
  几年过后,教师们虽然电脑越来越熟练了,课件制作技术水平更高了,但大家更趋向干务实。老师们更追求的是实用,很少再见到那种一节课换几十张花花绿绿的课件的情况了。
  
  转变之五:重视综合实践活动
  
  课改初期,教师们总担心课时不够用、实践活动课太费时间、实践课学生不好组织管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常遭冷落。
  近几年的中招考试,随着命题的导向,综合实践活动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而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尝到了甜头。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增强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转变之六:教师的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 反思。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
  当学校首次提出写反思总结之时,许多教师都不理解,认为学校故意增加教师负担。几个学期下来,教师们慢慢尝到了甜头,由起初的被强迫变成了自觉自愿的主动行为,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大家互相交流,共同分享成功经验,反思已经成为了日常工作中的一种习惯。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效率”,当前教师只有积极学习新课改理论,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课改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创新中前进的。
其他文献
【正】学生有不足的时候,班主任就会适时地进行批评教育。批评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指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那么如何把握批评的尺度呢?笔者认为,在进
中医理论认为银屑病是由于营血亏损,生风化燥,肌肤失养等原因造成的.现代研究认为与机体内缺少锌、铁、铅等微量元素有关.头癣等各种癣病与感染真菌有关.采用内服"消银丸",外
侏儒的生长通常比其他种族的人要慢。三岁前,他们的身高居38组不同种族的第18泣,然后到成年时,他们的生长就越来越慢,到他们全部成熟时,其生长速度最慢,退后到38位了。
【正】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反映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体现
目的:了解肝素抗凝静脉血和直接手指血标本微量元素测定结果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分别对同一患者的两种标本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对两种标本同时对比测定5种微量元素,其
目的探讨雷公藤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的疗效。方法选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前列腺素E1治
1983年夏~1984年春季,山东省临朐县九山乡发生麻疹流行,成年及青少年发病增多,显示了麻疹流行的若干新特点。为此,我们进行了有关的调查。方法
目的:监测广西主要农产品铅、镉、砷、汞污染状况,探讨污染来源,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2~2004年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按照统一的方法,选择
解剖学虽是医学课程中的基础课程,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许多医学院对解剖学的教学采用了整合式的课程模式、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采用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
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分离及动物试验等研究,首次证实了长江华溪蟹陕县亚种是斯氏狸殖吸虫新的中间宿主,此系国内新发现。查明溪蟹肺吸虫自然携带率为10.03%(9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