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爱他人,是人的内心世界的感受,是一种内在的情感体验。体验总是发生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情境越真实,越能引发人深刻的体验。家庭社区资源,包含着丰富的真实情境和教育现场,是燃烧幼儿心中这一颗爱的火种的最有效的干柴。在探索如何有效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品质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着,我们不停地在追寻着,其间,有过成功的喜悦,当然也有失败的无奈。在此,停下前行的脚步,冷静地思考总结一下过往的经验教训,是十分有必要的。
想要更有效地用好家长社区资源这堆柴火,点亮孩子心中爱的火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用心筛选家庭生活中有效的教育资源,将日常生活引入教育活动
情境教育是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品质的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创设的情景因创设手段、教育内容、物质环境、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经验水平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幼儿而言,以其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识为背景的生活化的教育情境,最能引起幼儿的共鸣。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是最真切最真实的,家长也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起家长资源,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生活,选择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有意义的事情进行加工,将孩子的日常生活引入教育活动。社会活动《爸爸的手机响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在与家长的交谈中,发现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无奈:由于工作繁忙,自己常常没有时间陪孩子,孩子不能理解自己。我们就想组织一次社会活动,让孩子能够理解自己忙碌的父母,能够关爱自己繁忙的父母。在《爸爸的手机响了》的社会活动中,以一个警察爸爸和女儿的故事贯穿了整个活动,让孩子透过女儿小红开始不理解爸爸的工作到后来能理解和关爱爸爸,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活动之前,还请家长对孩子讲述了自己的工作辛苦。活动中,似曾相识的故事情节,让孩子感到熟悉和亲切,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产生了共鸣。活动十分成功,很多孩子都在结束时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表示以后一定会理解爸爸妈妈,要好好关心爸爸妈妈。
二、走进社区,营造最真实的教育情境和现场
幼儿园不是幼儿学习的唯一场所,社区中有着丰富的教育现场,如孤寡老人的家,幼儿福利院等等。现代教育论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形成经历着从感受到情绪最终到意志、性格的过程。真实的情境和现场给与孩子的是最真切和最震撼的感受,这样的感受能最大程度地唤起幼儿心中积极的态度,最终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在庆元旦活动中,我们带着全班孩子来到了昆山市爱心学校,这是一个特殊性质的学校,在里面学习的是生理上有残疾的孩子们。当我们的孩子看到他们耳中常常听到的残疾儿童真真切切地与自己面对面时,从孩子们怜爱的目光和稚嫩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情感体验与丰富的情感认知。在整个庆元旦联谊活动中,孩子们都很投入,他们认真地表演自己的节目,耐心地欣赏残疾儿童表演的节目,在最后互赠礼物的环节中,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得到了最大的激化,几个孩子哭着对说:“老师,下次我要多带点东西来给残疾儿童。他们需要我们的关心!”正是最真实的教育现场,造就了孩子们最真切的情感体验,形成了孩子们关爱的良好品质。
三、将社会成员请进课堂,以丰富的真情实感激活幼儿关爱的情感
情感具有感染性,产生的情感也需要积极的反馈来维系和深化。社会成员具有各种不同的鲜活的情感,消防员有的是关爱社会关爱人民生命财产的博大的爱,街道工作人员有的是关爱小区家庭关爱社区安宁的细腻的爱,退休教师有的是关爱母校关爱学生的慈祥的爱……这些丰富的情感,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所无法很好地展现给孩子的。把社会成员请进幼儿园、请进教室,通过社会成员与孩子的交往和对话,能更好地感染幼儿,激活和深化幼儿的情感体验。在观看消防演习时,孩子们对身着消防衣的消防员十分敬佩,他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消防员有关救火的知识,他们仔细聆听着一个个救火的事迹,孩子们很愿意与消防员叔叔交流,在亲切的交流中,孩子们被消防员那种特有的博大的关爱深深地感染着,活动结束时,一名男孩子严肃地告诉老师:“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做一个消防员去救火,保护大家的安全!”
四、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重视幼儿的“对己体验”
幼儿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形成关爱他人的良好的情感态度时,也是遵循着由己到他的原则。幼儿总是要确立自我的情感世界,然后才将自我与社会、他人联系起来,通过交往建立关系。幼儿有了“对己体验”作基础,才有对他人的移情理解,即“对他体验”。“对己体验”强调亲历性,幼儿要用自己的身体亲身经历,在亲历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家园配合,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给孩子充分的亲历机会。重阳节到了,我们把老人请进幼儿园,让孩为老人过节日,孩子们表演节目,孩子们为老人锤背,孩子们送上礼物,这样的亲历活动中,孩子关爱老人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我们带领幼儿外出做预防秋季感冒的宣传员,在制作宣传画、编宣传儿歌、向路人宣传的实践中,孩子们关爱生命、关爱健康的情感被激化和升华了。一次次的实践活动,给了孩子亲历的机会,重视孩子的“对己体验”,让孩子在浸染、移情中促进“对他体验”的形成。
经过老师、家长以及社区的共同努力,孩子们的身边萦绕着浓浓的爱,他们感受着爱,他们付出着爱,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在关爱他人的实践中,幼儿关爱他人的品质像一颗滋润着阳光雨露的嫩芽,正茁壮成长。鲜花因阳光雨露而美丽,生命因关爱呵护而灿烂。相信已经点燃了关爱的火种的孩子们,他们的明天会更好!
想要更有效地用好家长社区资源这堆柴火,点亮孩子心中爱的火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用心筛选家庭生活中有效的教育资源,将日常生活引入教育活动
情境教育是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品质的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创设的情景因创设手段、教育内容、物质环境、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经验水平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幼儿而言,以其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识为背景的生活化的教育情境,最能引起幼儿的共鸣。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是最真切最真实的,家长也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起家长资源,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生活,选择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有意义的事情进行加工,将孩子的日常生活引入教育活动。社会活动《爸爸的手机响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在与家长的交谈中,发现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无奈:由于工作繁忙,自己常常没有时间陪孩子,孩子不能理解自己。我们就想组织一次社会活动,让孩子能够理解自己忙碌的父母,能够关爱自己繁忙的父母。在《爸爸的手机响了》的社会活动中,以一个警察爸爸和女儿的故事贯穿了整个活动,让孩子透过女儿小红开始不理解爸爸的工作到后来能理解和关爱爸爸,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活动之前,还请家长对孩子讲述了自己的工作辛苦。活动中,似曾相识的故事情节,让孩子感到熟悉和亲切,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产生了共鸣。活动十分成功,很多孩子都在结束时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表示以后一定会理解爸爸妈妈,要好好关心爸爸妈妈。
二、走进社区,营造最真实的教育情境和现场
幼儿园不是幼儿学习的唯一场所,社区中有着丰富的教育现场,如孤寡老人的家,幼儿福利院等等。现代教育论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形成经历着从感受到情绪最终到意志、性格的过程。真实的情境和现场给与孩子的是最真切和最震撼的感受,这样的感受能最大程度地唤起幼儿心中积极的态度,最终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在庆元旦活动中,我们带着全班孩子来到了昆山市爱心学校,这是一个特殊性质的学校,在里面学习的是生理上有残疾的孩子们。当我们的孩子看到他们耳中常常听到的残疾儿童真真切切地与自己面对面时,从孩子们怜爱的目光和稚嫩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情感体验与丰富的情感认知。在整个庆元旦联谊活动中,孩子们都很投入,他们认真地表演自己的节目,耐心地欣赏残疾儿童表演的节目,在最后互赠礼物的环节中,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得到了最大的激化,几个孩子哭着对说:“老师,下次我要多带点东西来给残疾儿童。他们需要我们的关心!”正是最真实的教育现场,造就了孩子们最真切的情感体验,形成了孩子们关爱的良好品质。
三、将社会成员请进课堂,以丰富的真情实感激活幼儿关爱的情感
情感具有感染性,产生的情感也需要积极的反馈来维系和深化。社会成员具有各种不同的鲜活的情感,消防员有的是关爱社会关爱人民生命财产的博大的爱,街道工作人员有的是关爱小区家庭关爱社区安宁的细腻的爱,退休教师有的是关爱母校关爱学生的慈祥的爱……这些丰富的情感,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所无法很好地展现给孩子的。把社会成员请进幼儿园、请进教室,通过社会成员与孩子的交往和对话,能更好地感染幼儿,激活和深化幼儿的情感体验。在观看消防演习时,孩子们对身着消防衣的消防员十分敬佩,他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消防员有关救火的知识,他们仔细聆听着一个个救火的事迹,孩子们很愿意与消防员叔叔交流,在亲切的交流中,孩子们被消防员那种特有的博大的关爱深深地感染着,活动结束时,一名男孩子严肃地告诉老师:“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做一个消防员去救火,保护大家的安全!”
四、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重视幼儿的“对己体验”
幼儿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形成关爱他人的良好的情感态度时,也是遵循着由己到他的原则。幼儿总是要确立自我的情感世界,然后才将自我与社会、他人联系起来,通过交往建立关系。幼儿有了“对己体验”作基础,才有对他人的移情理解,即“对他体验”。“对己体验”强调亲历性,幼儿要用自己的身体亲身经历,在亲历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家园配合,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给孩子充分的亲历机会。重阳节到了,我们把老人请进幼儿园,让孩为老人过节日,孩子们表演节目,孩子们为老人锤背,孩子们送上礼物,这样的亲历活动中,孩子关爱老人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我们带领幼儿外出做预防秋季感冒的宣传员,在制作宣传画、编宣传儿歌、向路人宣传的实践中,孩子们关爱生命、关爱健康的情感被激化和升华了。一次次的实践活动,给了孩子亲历的机会,重视孩子的“对己体验”,让孩子在浸染、移情中促进“对他体验”的形成。
经过老师、家长以及社区的共同努力,孩子们的身边萦绕着浓浓的爱,他们感受着爱,他们付出着爱,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在关爱他人的实践中,幼儿关爱他人的品质像一颗滋润着阳光雨露的嫩芽,正茁壮成长。鲜花因阳光雨露而美丽,生命因关爱呵护而灿烂。相信已经点燃了关爱的火种的孩子们,他们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