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中的难点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员工是每个企业的重要基石部分,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的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对企业的快速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情况不是很乐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探究了建筑企业员工培训中所遇问题,从原因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有效的策略,提高了我国建筑企业培训工作的质量,为我国的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员工 员工培训 问题 策略
  随着建筑业各方面的发展,建筑企业的形式正在发生改变,现在正由劳动密集型向着资本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方向发展。信息、技术、人才等因素在建筑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虽然很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员工培训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培训方面还是存在比较大的缺陷。
  1 我国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分析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几类:企业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一线操作人员。在建筑企业中一线操作人员所占的比例最大,大概占企业总人数的80%,这部分员工有着比较鲜明的特点:农民工偏多,专业素养普遍不高,管理难度大等;至于企业管理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这两方面的管理人员大多数是技术人员出身,企业中技术人员流失量也比较大,再者现在建筑企业中急需一部分复合型人才和管理人员。
  在现在建筑企业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面临着如下几个难题:
  1.1 劳务队伍管理上存在缺陷。据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到建筑行业,占建筑从业人数80%以上,这种用工制度暴露了比较多的问题。组织不规范是其一,现在建筑包工头这种用工形式还普遍存在,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情况比较多;第二是管理不到位,一些农民工很少接受培训就进入到工地进行作业,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的同时也损害他们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劳资纠纷比较严重。
  1.2 建筑人才架构不合理,高端人才缺乏。现建筑企业中人才结构不合理体现在低层次操作人员过多而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技术性人才短缺。
  1.3 技术落后,知识不全面。随着社会发展,建筑领域的新技术、方法、工艺、材料大量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我国的建筑企业的从业人员在管理上和技术上都存在缺陷。
  1.4 人才流失严重。在建筑企业中流失最严重的是中青年技术和管理人员,他们的离职不仅造成企业信息、技术、客户等方面的损失,还严重影响企业内部凝聚力,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1.5 项目经理极度匮乏。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项目经理队伍架构和素质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经济发展需求,存在着低资质多、低学历多、初级职称多、年龄偏大和知识老化等现象。
  2 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2.1 企业发展内在需要。员工培训可以帮助企业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专业队伍,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再者可以将员工的发展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员工的凝聚力,满足员工对于自我发展的渴望的同时还提升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强了整个企业的战斗力。员工培训工作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实现员工素质和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相互匹配,这一切的前提是要使企业员工通过员工培训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并将员工个人发展和前景都纳入企业发展的轨道中,在实现员工个人发展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发展。
  2.2 员工素质间的差异性过大。员工培训其实就是一个岗前培训过程,培训目标则是使员工通过培训掌握岗位规范、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岗位人员在上岗之后也要不断的学习、进步,参与更高层次的技术培训或者晋升方面培训,从而使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达到更高层次的水准并且学习新的知识满足快速发展的行业需求。特别是在建筑行业中,农民工占了全部总从业人数的大半壁江山,他们的综合知识和专业素质都参差不齐,这严重的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程的质量,通过培训使得他们掌握必要的知识和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还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3 增加企业间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员工培训是企业高速发展的前提,员工才是推动企业不屈的动力。员工作为软技术投资,所产生的效益比机械设备等硬件设施高的多。事实证明,员工培训是整个企业后备力量的源泉,他能使员工快速的适应工作的同时接受市场的高速变化,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活力,保证企业的生命力。在竞争日趋严峻的社会中,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浅析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中的难点
  近年来,我国很多的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但在结果上,还是存在巨大的差异。在总体上成果不尽如人意,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3.1 培训费用无法得到保证。有相当多的企业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状况不佳或者效益不好时,经营资金都难得到保障,更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以员工培训。有些企业甚至认为企业效益好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培训这个东西,企业不景气的时候又没有多余资金进行培训,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3.2 培训时间较短。一些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培训花掉的大量时间会严重的影响企业的经营任务,从思想上不真正的支持员工培训,员工也认为没必要培训,也不想花精力去接受培训。甚至有些情况是这样的,现在的员工培训大多属于在职培训,员工在培训期间又要忙于工作任务,培训时间相对更少了。企业管理者认为培训只会影响工作,与培训相比,工作任务他们更为关注,从而导致员工认为培训是在耽搁工作,影响自身的利益。最后的结果就是企业尽量减少培训时间,员工也不积极参加培训,培训的结果可想而知。
  3.3 培训管理部门不尽责。培训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对员工培训工作疏于策划,实施过程中也不尽责尽力,培训效果差,企业和员工都对员工培训失去信心。
  3.4 受企业领导人员的诸多影响,缺乏系统和长期性的培训方案。在现在普遍的管理机制培训下,短期行为与即期利益现象比较普遍,对于培训的态度,受到企业领导人的诸多影响,员工培训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很难得到保障。如此下去,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国外企业竞争力相比将会落后一大截。
  3.5 不规范的培训市场。目前的企业培训缺少比较规范的外部市场支持,员工培训方案要么大而全,经济性和专业性都显得比较差,也容易陷入商业环境沼泽,培训市场不规范直接影响培训效果,从而影响企业和员工对于培训的态度,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培训业健康发展。
  4 企业员工培训解决方案
  4.1 宣传先进、贴切的员工培训理念。企业应该首先建立先进、贴切的培训理念,并把这种培训理念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使员工和企业都能从战略上认识到员工培训对于员工个人还是对企业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为培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保证员工培训费用的投入。企业高层应该正确的认识培训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保证员工培训的基本资金的投入。
  4.3 培育员工核心能力。在明确了培训管理部门的职责后,进行科学的职位设计,根据职业要求配置相对应素质的员工,强化该部门在员工培训中各素质的提高,这里主要是针对职位的不同,培训合适该部门的工作人员。
  4.4 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培训管理程序。科学合理的进行培训,使培训效率得到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员工培训的有效、有序性。
  4.5 建立员工培训激励机制。合理的建立培训激励、效绩考核和动态改进的员工培训保障制度,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员工在培训中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4.6 政府应当加强对企业员工培训的引导工作。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企业的培训工作加以引导和控制,可以根据企业是否对员工培训重视给予相应的措施,为我国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培训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少平,李长征.浅析企业员工培训[J].商场现代化,2007(16):245-246.
  [2]李旗.拓展训练在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中的作用[J].石油教育,2008(04):17-18.
  [3]沈放,包洁琼.浅析企业员工培训现状与开展有效培训的方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09):200+202.
  [4]孟玉珍.浅析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对策与措施[J].企业导报,2009(04):182-183.
其他文献
海岸电台肩负着海上航行船舶遇险搜救通信、航行警告、海上气象报告、船舶运输生产调度及船岸之间的日常公众通信等任务,在国际和国内航海安全通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站点
作为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的主要港口,白层港随着贵州水运的提速,其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凸显。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和特点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表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下降后,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2%,达到6480亿美元。虽然发达国家仍然是FDI
珠江干支流水系有36000多公里,在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中,珠江占“一横(西江航运干线)、一网(珠江三角洲航道网)、三线(红水河、右江和柳黔江)”国家高等级航道和南宁、贵港、
贵州采访归来后,我的内心一直处在矛盾与纠结之中:究竞应该写出一个怎样的凌启明?按照我的采访以及对凌启明精神世界的观照,至少还有另一个凌启明,或者凌启明的另一种面貌的呈现。
面对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服务业外资逐步大规模涌入,发展城市服务业是必然之选,大势所趋。党和国家也已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方针政策,并明确指出有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主体已经从发达国家转变为发展中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制裁措施比发达国家更为严厉,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十分明显的不利影响。我们应该高度重
受金融危机影响,近年来航运经济持续处于低迷状态,船舶运输效益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有些中小型沿海船舶为减小运输成本,谋取利益最大化,极易萌生“弃安全于不顾”的想法,采取超
在“四型海事”建设中,江门海事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营造“立足岗位比贡献”的氛围,使党建成为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