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新闻热点 激活课堂生命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1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叙述了现有高考模式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结合若干教学片断详细论述了以新闻素材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提出以新闻素材创设教学情境需要做到紧密联系教学目标,有效激发认知冲突,切实驱动教学进程,展现课堂生命活力。
  关键词:情境创设;新闻素材;价值观;认知冲突;驱动性问题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9-004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9.015
  随着高考模式的改变,这几年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在逐渐消退,教师抱怨化学难教,学生坦言化学难学。反观我们的日常教学,老师教得太苦,学生学得太累。究竟如何给师生减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两极分化进一步拉大。我们的教学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内驱、面向全体学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忽视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缺乏,对新知探索能力不足,缺少创新精神。如何做到“以生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面对以上的现状和困惑,我们一直在追寻理想的课堂教学形态。一种能够让学生自主体验学习过程,享受学习乐趣的课堂;一种既不降低对知识的掌握,又能让学生获得更多能力培养的课堂;一种师生不再苦涩和痛苦煎熬,而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1]。
  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新闻因其快速、真实、准确而成为人们了解事实真相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学生对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有一种新鲜感,阅读和了解其内容的欲望比较强,因此,如果能在化学教学中充分整合运用新闻素材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既可以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益补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课堂活力。本文将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若干教学片断,谈一谈对运用新闻素材作为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认识和思考。
  一、以新闻素材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学生认知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而这种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2]。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积极引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中去,触发学生产生认识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诱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
  如在教学“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一课时,笔者运用了下面的新闻素材来导入新课,“据人民网报道,缺铁性贫血是危害我国人群健康、造成医疗负担的重要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的统计显示,中国因缺铁性贫血导致的伤残调整生命年(伤残调整生命年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生命年)损失达2479000年,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因此加强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对减轻我国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3]。”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贫血”一词并不陌生,但“为何贫血与铁元素还存在着关系?有哪些原因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等困惑立即涌现在学生的脑海,这个情境的展现,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究竟铁及其化合物有哪些性质呢?”从而顺利引入了新课。
  运用新闻素材创设情境的优势在于,一旦新闻素材与化学课堂结合,那些原本遥远的化学语言、奇特的化学性质、复杂的化学原理等,都马上变得触手可及,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和社会原本就是真实的化学课堂。同时,在课堂学习的氛围中,以新闻素材作为教学情境,为学生构建出相关平台,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体现了课堂即生活的教学思想。
  2.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实际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基于真实的新闻素材创设一些必要的问题探究、活动设计、实验探究等,恰好可以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具体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实现能力的提升。
  如在“镁的提取及应用”一课中笔者提供了这样一则新闻材料:“平安浙江网报道,2011年3月4日晚,宁波余姚市一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发生火灾,消防官兵在出水灭火时发现,只要水一碰到燃烧物,就会发生“嘭”的炸响,而且有越烧越旺的势头。官兵们随即改成泡沫灭火器,发现仍然火花四溅。后来经厂房负责人确认燃烧的是镁合金制品。最后,消防官兵们运来沙子,通过层层覆盖,终于将火扑灭。” 水和泡沫灭火器是最为常用的灭火器材,那么为何材料中却出现了燃烧更旺的情况?在学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了第一个驱动问题:你能否根据新闻中的信息对这些疑问提出自己的一些假设或推测?小组进行交流。教师整理了学生的问题和假设,并引导学生深入到新闻背后的化学本质的探讨。明确第二个驱动问题:镁与水、二氧化碳能反应吗?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假设。教师总结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面对学生产生的各个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三个驱动问题:从元素守恒来看,镁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究竟是氢气还是氧气?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在上面实验和分析的基础上,小组讨论镁遇水或二氧化碳燃烧更剧烈的原因,最后总结金属镁的化学性质。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要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问题,而学习情境决定了所学知识在以后真实情境中得以应用的可能性。运用适宜的新闻素材作为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析、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自主探究,既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提升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3.有利于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科学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能够造福人类,但使用不当却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化学学科亦如此。在与化学相关的负面报道中,由人为因素导致严重后果的不在少数。
其他文献
我的姐姐产后三个月就开始脱发,现在头发变得很稀疏。不久,我也要生产了,这使我非常害怕。请问,该如何预防产后脱发?  河北 贾女士  许多女性产后脱发是由于体内激素重新调整,加上产后照顾宝宝疲惫、精神压力大等原因造成。所以,产后女性除保持心情舒畅外,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头发最重要的营养来源就是蛋白质。所以,新妈妈每天应至少喝250毫升的牛奶,吃1个鸡蛋及适量的鱼、瘦肉、核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出台,不少女性除了纠结生不生,还在为怀孕上班怎么穿才能时髦又舒服而发愁。其实,只要注意面料的安全性与健康性,做好衣服与鞋子的搭配,特殊时期仍然能够做个有“辣妈”味的孕娘!  时髦“辣妈”:  衬衫裙或铅笔裙  怀孕初期,肚子还大得不快,只是腰身变粗,建议购买A字形裁剪的或无褶的衣服和裙子,这类孕妇装穿起来不是很夸张,给人以宽松休闲的感觉。大约24周,身材再好的孕娘也会有显怀的迹象,
从日本回来的朋友,必然向我推荐京都的岚山。1月中旬,我趁着大学放寒假的空闲,和父母、妹妹踏上了日本之旅。  经过一番车马劳顿,我们终于到达日本京都。京都,市如其名,整个城市都弥漫着古意,让你总能在不经意间找到惊喜:街角残存的石碑,叫不上名的野花,又或者是一闪而过的蚂蚱……  在京都稍作休整之后,我们一行人开始向岚山出发。岚山,字面上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其实,岚山海拔并不高。我们到达岚山脚下,在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由于受基础的困扰、考试的成败、日益临近的高考及学校、家庭带来的各种压力,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导致缺乏前进的动力。面对这些情况,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帮助点燃其思想的引擎之火,激发和保持学习动力,才能让学生成就美好的梦想。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帮助学生点燃思想引擎之火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目标;压力;沟通;动力;引擎  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基础的困扰、考试的成败
本报综合报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广州市教育部门深刻认识到培训机构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抓实抓好,切实保障培训机构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快”——及时反应,快速建立动态防控机制  广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及时响应防疫工作部署,严格落实省教育厅关于暂停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的要求,第一时间在官网
刚腹泻就可以用止泻剂吗?  我肠胃不好,秋季很容易腹泻,所以家里常备些止泻剂,一有腹泻症状我就吃一点,但我又有点担心。请问,这样做对吗?  夏秋季是感染性腹泻的多发季节。食品卫生稍有不慎,就容易腹泻。腹泻指每天排便次数多于三次,排便量在200克以上,便质稀薄或呈水样。大多是由吃了变质的食物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  不过,一腹泻就用止泻剂是不正确的。止泻剂主要作用于肠
那天,我心情特别好,晚上做家务时都哼着歌,峰哥有些摸不着头脑,凑过来悄悄地问:“今儿碰着什么好事了,这么高兴?”我故作神秘地说:“睡觉时再告诉你。”  我成功地吊起了峰哥的胃口。他早早地离开电脑,倚在床头,迫不及待地等着听我的好事。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前些日子我班上的孩子精神有些涣散,缺乏斗志和凝聚力。班会上,我破例没有猛灌励志鸡汤,而是让他们玩了“找优点”的游戏——每个人用一张小纸条,任意选一个同
摘 要:幼儿语言的发展也会对幼儿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接下来本文就语言的发展、发展的因素、语言各阶段发展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言的发展;发展的因素;语言各阶段发展的特点  一、关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从字面上来理解,幼儿语言的发展主要指的是其对母语的理解与生产能力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与现象。其次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与一般特征的反应,以词为主要标志,通过概括形
【摘要】现在社会上有着特殊需要的孩子越来越多,但在普通的学校、普通的班级,我们无法给他们提供特别的教育,那该怎样做才能使孩子融入到普班的教育中去,给予他们适合的教育呢?  【关键词】特殊孩子;宽容;接纳;融合教育  清晨,我踏着和煦的晨曦向着学校走去。在校园的跑道上我正走着,突然从身后传来了一声不算很响亮而且含糊不清的“老师好”!我扭头一看,哦,原来是小霖啊!我连忙笑笑,也回了一句:“霖霖,早上好
【摘要】通过对粤西地区《开展区域交流研训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问卷调查分析,提出在未来五年如何助力粤西地区教师专业成长的七项对策;建议整合教研、培训、信息化等因素,实行“研、训、评、赛”等方式,区域交流研训,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切实推进各层次培训,从中落实“研中有训、训中有研、以评促赛、以赛优评”,使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区域交流;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