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课堂,培养人文情怀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hen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类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命运,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cekel)首先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学者开始研究“生态美学”的相关课题,站在教育的视角看“生态美学”,包含了生态和美育两个层面,其内涵在于将学生培育为具有生态审美观的生态审美人。小学教学又该如何做才能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呢?
  一、深度挖掘教材中的生态美育资源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得益彰,当然也渗透着人类将要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品读其间,从审美角度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品味和诗意情怀,从生态角度看能够促进学生营造一种“绿色的人生”。
  1.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是平等的,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文本材料中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元素并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性,萌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2.人与社会
  文学总能够反映历史的变迁,历史长河漫漫,一个好的文学作品总是与一个时代的繁华或落寞紧密相联,不过这些都只有相对的意义,品鉴期间要引导学生感受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只有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人与自身
  每个人自身有一种调整和平衡的能力,学习过程实际是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不断作用,最后重新走向平衡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灌输、强塞,而应该让学生与学生互动,在互动过程中相互尊重,合作共生,然后在学生互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实现提升。
  二、课堂上实施生态美育的策略
  课堂实施美育还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注重策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揭示文本中所隐含的价值意义和生态美学思想。
  1.反复诵读欣赏美
  自然美离不开美的语言的描写,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能够将书面化语言转变为生动的画面,实践经验表明,抑、扬、顿、挫的朗读更能催生美感,激发儿童阅读和语言学习的兴趣,实现情景交融。
  例如,古典诗词短短的几句话,将自然美景描述得淋漓尽致,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中的《望庐山瀑布》,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能够读出“香炉峰高耸入云端被太阳光照射为紫色的美丽景象”,“飞流直下”四个字将瀑布的流速和形态描写得栩栩如生,让人眼前浮现出“崇山峻岭中一条瀑布倾泻而下的壮丽图景”,感受到“九霄外的银河从天而降的气势”,诵读其间,感受李白语言精准的同时体会到大自然巧夺天工之美。
  2.细细体味感受美
  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去,透过语言文字,儿童仅凭自己的自觉就能够触及事物外在的某些特点,细细品味,对语言文字进行反复推敲,便能感受和领悟文字深处内在的意蕴,不仅仅习得了知识,还能品味出“真善美”、“假恶丑”,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审美能力、道德情感均获得提升。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珍珠鸟》教学,要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体会文本深处所蕴藏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强烈愿望,这不仅仅是解读课文,更是将一种生态意识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继而在儿童从小就塑造珍惜和呵护自然生态的健全人格。再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去年的树》教学时,学生透过文本可以感受到友情的珍贵,理解作者感伤的真正原因。
  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和融入生态美育,绝不是应景文章、权宜之计,而是一种让学生得到生态美的情感陶冶、生命体验和心灵感化,提升学生生态意识、审美能力和精神境界的教学改革。小学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人情美资源,学生可以在对教材的欣赏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力量,净化自己的心灵,培植自身明确的人生理想和坚强的人格。审美实践是无界限的,形式不一而足,除了要求学生诵读、体会以外,还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践,在实践中感受美、创造美,如办手抄报、成语竞赛、古诗词背诵比赛、历史名人事迹总结、上街找商铺错别字、对对联等,教师可以因地制宜,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恰当而有效的实践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觉美、创造美,从而显现语文教育的和谐之美。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其他文献
“我这是第二次赴北京参加如此盛大的活动。4年前,我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这次是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赴京途中,我看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sD)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9例S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针对病因采取综合治疗并积极配合心理治疗、高压氧治疗。结果89例患者中:治愈14例、显
1 这一时期的背景这一时期,美苏冷战结束,泡沫经济崩溃,经济走向全球化,信息技术得到发展和普及等,标志着消费型的社会已经终结,正在进入下一个新模式的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个社会结构在变化,一个"政府(国家)--市场--社会"功能分化的新的社会结构形态正在呈现,用公民社会理论的分析架构(理想类型)剖析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已经具
瞿秋白在其革命生涯中,对于发展民族先进文化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二)倡导革命的文学观;(三)坚持文艺的现代化和文艺
由金属锰粉加热氧化灼烧制成的四氧化三锰粉是重要的磁性材料.在制备工艺中,硒会挥发至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因而出口的锰粉及四氧化三锰粉要求硒的质量分数低于5×10-4%
一、建构高效课堂的举措  高效课堂建构在在笔者所在的江苏启东实施多年来,教师从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出发,立足于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的环节,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具体措施。如在教学常规中所提炼出来的“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炼、精批和有发必先做、有做必批改、有改必评讲、有错必纠正)。从课堂的科学性、有效性精化出了15∕20∕10课堂教学范式,这种课堂教学范式简单地说就是将一节课分为三个阶段,即15分钟、2
社会主义是张君劢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君劢的社会主义思想,既有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也用着浓厚的西方特别是德国、英国的哲学背景,并且经历了从社会民主主
基于Halliday & Hasan的所指理论以及Searle关于所指的两个公理,讨论了诗歌语言的所指变异问题.(一)变异、所指与诗歌语言的关系.(二)构成诗歌语言所指变异的条件.(三)运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