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9971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秉承“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新课程以改造未来国民素质为目标。这一改革将创造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谐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得到更加充分和自由发展的机会,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在未来社会赢得生存和竞争的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我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其他文献
摘 要: 美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课程,我们必须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创造、研究以及综合解决问题,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为一体,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学生在完成一项美术活动中,要设计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利用美术课来表现其他学科的内容两个方面阐述了整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使用。  关键词: 美术教学;使用;学科;知识;方法;内容  随着新课程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向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培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种血管增殖性视网膜疾病,出生胎龄及体重、出生后氧疗是其发病主要危险因素.作为全球儿童可预防性失明的主要疾病,受
伴随着城市发展在不断的进步,城市工程市政道路桥梁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增多,由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是在城市中,因特殊的施工环境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外界影响因
“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中学语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重要的语文教学原则之一。但是,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由于对“人文性”的认识和肆意夸大,导致“人文性”的过度膨胀和浮躁不已。课堂上学生读课文,说感受,热热闹闹。可是到了写作的时候,学生照样咬笔头。而要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除了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读写结合”上花大气力。
企业效绩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运营、财务效益、发展能力等经营成果,进行定量分析及定性分析,并作出客观、真实、公正的综合评判,实现对企
摘 要: 针对儿童的特点,把枯燥的拼音教学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我们在拼音教学中重点开发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的目的。  关键词: 多角度;直观性;趣味性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小衔接的桥梁和纽带。但是,学习拼音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却极其抽象、枯燥,学起来比
摘 要: 很少有学生一节课内注意力一直高度集中,因此课堂需要有节奏。根据教材的要求,可以把课堂合理地分为四步,分段达成一个个目标,便会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课时学习目标。教师是课堂学习目标的设计者,学生是目标的达成者,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十分重要的。然后自学领会。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找出重难点。最后教师对重难点进行诱思探究,帮助孩子完成学习目标。最后是反馈提高,了解孩子掌握程度并加以
融资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受我国国情的影响,对于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信贷融资仍然是企业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融资渠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高新技术企业信贷融资难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信贷融资特点和融资现状的分析,认为信用担保、权利质押和负债管理是解决高新技术企业
建筑电气施工在建筑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电气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并提出了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问题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可以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