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现状及启示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hf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父母担任教师,给孩子以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教育,这被美国人称为“家庭学校教育”。本文从家庭学校教育的概念入手,进而重点分析这一教育模式的种种优势和相关启示。
  [关键词]美国;家庭学校教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8-0065-01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不完全统计,2003年春季,全美在家上学的学生大约为110万人,占全国基础教育在校生人数的2.2%。这比1999年增长了25万人,增幅约为29%。[1]家庭学校教育很可能是当前美国发展最快的教育形式;2005~2006年间,估计美国约有190~240万的家庭学校学生(K-12),占到了美国全国基础教育在校生人数的4%以上。[2]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开始纷纷效仿美国这一教育形式。家庭学校教育的发展优势何在?对我国教育界有何启示?本文将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一、家庭学校教育的概念界定
  
  家庭学校教育(home schooling)是指:儿童(0~18岁)不在公立或私立学校接受教育,而是以家庭为基础与地点,由符合条件的专门人员(父母或专门教师等),通过家庭的管理与实施而接受“系统”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包括传递系统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心理品质等。[3]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学习场所以家庭为主;二是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这一点具有学校教育的典型特征。还有研究者把家庭学校教育的范围扩展到成人,本文探讨的是未成年人的家庭学校教育。
  
  二、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优势
  
  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家庭学校教育,是因为它具有学校教育无可比拟的自身优势。
  1.摆脱恶劣的校园环境——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力图将子女们同暴力、肮脏、邪恶的校园环境有效隔离开来是家长选择家庭学校教育的首要原因。[4]家长在家庭中可以更有效地甄别、控制、选择和监督孩子们所处的环境、平时所看的图书报刊、电视节目、网站内容等,隔离开可能对其子女身心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的外部不利因素。
  2.信仰、价值观的传递——精神层面的修炼
  美国是一个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国家,但许多公立或私立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和价值观与某些家庭所持有的宗教观念却完全相悖。学校潜在的将那些与家长们的信仰、价值观相悖的强势文化(如物质主义、后现代主义、世俗主义等)灌输给儿童,使得许多较为保守或宗教信仰强烈的家庭难以接受。各宗教教派成员则希望其子女能继承自己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价值观,而家庭学校教育被认为是最好的形式。
  3.获得更加优秀的学业成绩——智力和学习能力方面
  学校所教的知识陈旧,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无视学生的个性,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也会受到很多伤害。于是家长们纷纷将孩子领回家中自行教育。[5]
  调查结果表明,完成小学、中学的学习后,69%的“家庭学校”学生有意继续深造。[6]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招收“家庭学校”毕业生。录取部门认为,接受家庭学校教育的学生比传统的高中生内在动力、好奇心、自我监督力更强。据统计,目前招收家庭学校学生的高中后教育机构超过700所,包括如哈佛、耶鲁、布朗、普林斯顿、西点军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等在内的很多著名大学。[7]
  4.更好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社会化方面
  近些年来的研究不断证明: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方面,接受家庭学校教育的学生与传统学校教育学生发展水平相同甚至更好。莫尔博士的研究显示,接受家庭学校教育的学生相比公立学校学生更加幸福、更有思想、更有能力、社会化程度也更高。当儿童在一种充满爱和认可的“温暖”氛围中形成其人格时,通常能自信地与任何年龄段的人(包括与其同龄人)很好地交往。平均而言,98%的在家上学的学生每周可以参与5.2次甚至更多的家庭以外的活动。[6]
  5.低投入,高产出——经济方面
  虽然进行家庭学校教育需要有一人全职在家,表面看似乎是增加了开销,实际则节省了花销。研究显示,“家庭学校”家长平均每年在一个孩子身上的教育花费为546美元。而州政府对每个学生的经费投入平均为5325美元,还不包括建筑、设备和债务费用。也就是说,州政府的直接生均教育投入几乎是“家庭学校”生均教育花费的10倍。所以有人认为,“家庭学校”是“低经济投入,高效益产出的楷模”。[8]
  
  三、启 示
  
  虽然由于文化、法律制度、经济状况等诸方面的差异,短时间内在我国实施美国式的家庭学校教育仍不现实。不过我们还是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美国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子女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并为此寻求新的教育模式。相比之下,我国的家长们对孩子全人全方位的发展则比较忽视,缺乏对孩子的这种“完全负责”精神。美国家庭学校的父母们充分利用能够利用的所有教育资源,包括与公立学校的合作、借助社区的帮助、与其他家庭学校家长的沟通等等。只有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三者共容,才能创建有效的教育。[9]
  
  参考文献
  1 http://nces.ed.gov/pubs2006/homeschool/, 2006.2.4
  2 http://www.nheri.org/content/view/199/, 2006.7.10
  3 张 玲.美国的家庭学校教育运动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2
  4 傅松涛、毕雪梅、张东会.教育组织形态的历史回归与超越——当代美国家庭学校的组织形态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10):21~25
  5 杜晓萍.美国K1-12阶段“在家上学”形式利弊控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2):45~48
  6 赵立芹.美国教育新趋势:在家上学[J].上海教育,2004(5):56~58
  7 Michael H. R. Revisiting the Common Myths about Homeschooling. The Clearing House, 2006(1): 125~129
  8 刘 燕.现当代美国“家庭学校”现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14
  9 姜姗姗.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28~29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以其突出的实用性、灵活性和专业性受到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及学生的关注。文章通过介绍作者在培训参赛选手过程中针对比赛各部分采用的一些培训方法与对策,为有意向参加比赛的学生、辅导教师以及口语爱好者提供训练参考意见;同时也指出高职英语教学从以往的应试教学模式转向更为科学实用的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
【摘要】我国道桥工程建设在新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道路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大量的新材料以及新技术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道路桥梁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为此,必须要加大施工技术的完善力度,不断进行创新,为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本文首先针对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就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说明,希
检察机关群众意见收集转化工作是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路线在检察环节的反映。司法民主、民意、公共关系、执法公信力理论是检察机关开展群众意见收集转化
问:前不久市侨办、侨联评出了"沈阳市侨界‘十佳'人物",请问是基于什么考虑要评选"十佳"人物?
期刊
重视、加大知识产权的建设,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引导,另一方面也是产业竞争的需求。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必然趋势。产业竞争力亦称国际竞争力,它是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  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必要条件有以下几点理由:  一是自主知识产权是产业国际分工和相应的利益分配的
【摘要】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是最重要的安全稳定措施。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详细阐述了地铁隧道初期支护施工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地铁隧道;初期支护;质量;超前小导管;锚杆  一、工程概况  某城市地铁隧道采用矿山法(CRD)法施工的区间隧道长208.745m,共设6个断面,采用马蹄形形式,复合式衬砌结构,隧道断面宽度为9.0~12.8m,顶板深约7.34~8.21m。  本工程采用的施工
[摘要]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然而,工学结合的实施对外涉及学校、企业、行业等多个层面,因学校类型、专业设置的差异而面临不同的机遇与困难。杨凌职院面对农业院校服务对象规模小、经营松散、企业化程度低、组织困难等特点,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完善和创新产学研合作五种模式过程中,确立了“校县合作搭台、工学结合切入、五种模式运作、育人服务双赢”的新思路,使工学结合更贴行
雀巢咖啡在全球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这家瑞士企业能做成世界名牌,根本的原因是善于适应各地的消费习惯.该公司在十几个国家建立了二十多个技术开发中心,每个中心只针对本地区消
作为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既表征了中国社会秩序走向理性化、正常化,同时意味着我国宪法变迁开始采行新的范型,即为了与人们对社会稳定发展的预期相适应,保障法治发展的连续性
本文首先对电厂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的重要性进行简单介绍,了解电厂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的重要作用,重点分析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一次设备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