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暴雨过程中的湿Q矢量诊断分析

来源 :气象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n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非地转Q矢量的基础上,考虑大气系统发展的主要热力强迫因子-非绝热加热作用,引入非地转湿Q矢量(Q*)的概念,并应用这一理论对1999年6月23日至24日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Q*辐合区是暴雨发生的有利区域;Q*的垂直分布反映了次级环流的方向和强弱,暴雨落区位于次级环流的上升支附近.从而说明Q*对暴雨天气系统的诊断和预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其散度负值区可以作为预报降水落区的重要指标,为暴雨的预报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养猪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瘦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质量的瘦肉型猪倍受消费者的欢迎.莱芜猪是莱芜市当家的猪种,被誉为"国宝",以适应性强、繁殖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与此同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我国的生态安全在国土资源安全、水资源安全、人类健康安全、
2002年5月3日莒南县某居民饲养的1只母猫产下6只幼猫,5月7日整窝小猫突然发病,口吐泡沫、水样腹泻.经笔者综合诊断为大肠杆菌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
利用NCEP 1x1再分析资料诊断2001年8月3~4日发生在浙南闽北的东风波及其诱生中尺度低涡的暴雨过程。根据螺旋度(Helicity)分析了过程中的暴雨演变以及雁荡山脉诱生中尺度低涡发
传统上利用卫星云图做降水都是根据已知的卫星云图中的通道信息来进行降水量的估算.因此,利用卫星云图仅仅做到了降水量的估算.本文利用图像的最大互相关以及线性外推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