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优质杂交中籼广两优4号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uangyun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广两优4号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秧技术、大田整地、移栽、施肥、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广两优4号的栽培提供指导。
  关健词 两系中籼;广两优4号;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2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0-0041-01
  广两优4号是安徽省广德县农科所用自选优质两系光温敏核不育系广选 S为母本,与自选多亲本聚合杂交选育的籼粳交广亲和恢复系广恢499为父本配制的两系杂优中籼组合。于2008年4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皖稻2008010。
  1 特征特性
  叶色淡绿,剑叶略披,叶鞘、叶耳、叶枕、柱头、颖尖无色。株高126 cm左右,有效穗240万穗/hm2,穗总粒数186粒,结实率83%,穗实粒数155粒,千粒重28 g,全生育期134 d左右。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抗白叶枯病(抗性3级)、中抗稻瘟病(抗性5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米质达部颁3级。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单产9 t/hm2左右。该组合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2 栽培技术
  2.1 育秧技术
  (1)播种期。根据安徽省单季中籼稻地区茬口特点和气候特征,广两优4号适宜在8月中旬抽穗扬花,播种期可以安排在4月底或5月上旬,防止过早播种抽穗期遭遇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高温热害,或早播因缺水造成老秧迟栽减产。
  (2)浸种催芽。晒种1~2 d,用25%脒鲜胺乳油1支(2 mL)对水5~6 kg浸泡稻种10~20 h,采用“日浸夜露”法,然后催芽至破胸露白摊晾备播[1]。
  (3)播种方法。可采用旱育秧,秧田与大田比为1∶20~25,以利于苗床期增加分蘖。根据当地生产习惯也可采用水育秧,但要稀播,秧大田比为1∶10。旱育秧秧龄30~35 d,湿润育秧28~33 d,叶龄6叶左右,苗高20 cm左右,尽量达到多数苗带蘖2~3个,根系短、白、粗。
  (3)育秧方法。选择土壤熟化的冬闲田,播前施足腐熟有机肥,耙平。播前3~4 d上水,开沟做畦,畦面宽1.5 m,沟深20 cm。秧田与大田比为1∶10,秧龄30~35 d。播种至二叶一心期,晴天满沟水,阴雨天半沟水,2叶1心后,灌水上秧板,并保持浅水层[2]。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加45%三元复合肥(15-15-15)300 kg/hm2;二叶一心期,施尿素45~75 kg/hm2作断奶肥;五叶期前后根据苗情适当补施接力肥;拔秧前3~5 d施尿素105~120 kg/hm2作送嫁肥,同时防治1次病虫害。
  2.2 大田整地
  耕翻地:土壤适宜含水量为25%~30%,耕深15~18 cm;采用耕翻、旋耕、深松及耙耕相结合的方法。以翻1年、松旋2年的周期为宜。有机质含量高、水源又不足的地块可采用免耕。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旋耕田只进行水整地。旱整地要旱耙、旱平、整平堑沟;水整地要在插秧前3~5 d进行,整平耙细[3]。
  2.3 移栽
  最适移栽期为6月1—10日,秧龄以6叶左右为宜。总体原则是增加密度,保证基本苗。采用宽行窄株的人工(或机械)栽插方式,行距26.7 cm,株距16.7 cm,保证不低于24万穴/hm2,壮苗单本栽插,弱苗双本栽插,保证每穴栽足4株苗,确保栽足基本苗108万株/hm2。
  2.4 施肥
  在肥料管理方面,应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时期的需肥量精确施用、增加施肥次数,提高水稻对氮、磷肥料的吸收利用率。氮、磷用量按常规高产施肥量的80%施用,氮肥分3次施用,基肥∶分蘖肥∶穗粒肥为4∶3∶3。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肥。钾肥分2次施用,基肥∶拔节肥为7∶3。另外,可适当补施锌肥或硅肥。
  (1)基肥。耙地前适量施用一些农家肥,施纯 N 84.0~90.0 kg/hm2、P2O5 75~105 kg/hm2、K2O 84.9~105.0 kg/hm2。另外,可补施锌肥15 kg/hm2。有机肥在耕地前施下,化肥在耕后整地前施下。
  (2)分蘖肥。返青后立即追分蘖肥,施纯N 63.0~67.5 kg/hm2。一般在栽后7 d左右施下。
  (3)穗肥。施纯N 63.0~67.5 kg/hm2、K2O 36.0~45.0 kg/hm2。穗肥在拔第一节间后、抽穗前28 d左右施下,前期群體较大的在抽穗前15~18 d施用。抽穗期及抽穗后一般不施氮肥,灌浆期用磷酸二氢钾3 750 g/hm2加尿素7 500 g/hm2对水喷施,或追施NPK复合肥(15-15-15)45 kg/hm2。
  2.5 水浆管理
  水浆管理总体原则采用浅湿间歇灌溉,田间不灌深水,既避免排水,又促进生长。大田安全排水期7d以上。寸水栽秧,浅水勤灌促分蘖;高峰苗到来前适时烤田;孕穗中后期及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活熟到老,秆青籽黄。
  从插秧到秧苗返青前保持3.3 cm深的护苗水。有效分蘖期常灌3 cm深的分蘖水,然后让其自然落干(保持湿润),反复多次,既促进秧苗分蘖,又利于根系生长。有效分蘖终止前3~5 d,让田间水自然落干进行烤田。烤田以达到田面有裂缝,地面见白根,叶挺色淡为宜,晒5~7 d,烤后恢复正常浅水层。孕穗至抽穗前灌好护胎水。烤田结束后灌4~5 cm浅水,然后同分蘖水管理,即实行浅湿间歇灌溉。抽穗扬花期,灌5 cm深浅水,从扬花灌浆到蜡熟期采用浅湿间歇灌溉。黄熟初期开始排水,洼地适当提早排水,漏水地适当晚排。
  2.6 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原则:准确测报,适时集中防治。采用低残留化学农药及时防治,结合农业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等综合防治技术。农药的使用符合GB/T8321和GB4285的规定。
  杂草防治:移栽前2~10 d,用百草枯300~600 g/hm2对水750 kg/hm2细喷雾;移栽后5~10 d用禾草丹乳油1 500~1 875 g/hm2或吡嘧磺隆93.75 g/hm2或田草光(苄嘧磺隆与丁草胺复配剂)375~450 g/hm2拌化肥或细泥土450 kg/hm2施用。
  2.7 适时收获
  该组合穗形较大,且有轻度两段灌浆现象,依据籽粒变黄程度确定收获期。当籽粒的90%以上变黄成熟,穗轴有1/3变黄,基部有很少部分绿色籽粒存在,此时为最适收获期。
  3 参考文献
  [1] 常淑艳.铁岭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2013(3):40-41.
  [2] 侯守贵,隋国民,马兴全,等.辽宁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北方水稻,2012(5):70-73.
  [3] 李跃东,侯守贵,林洪祥.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农业科技通讯,2009(6):5-7.
  [4] 高祥照,马常宝,杜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及时准确地诊断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与预后。B超是诊断急性胆囊炎的一种常用检查方法。我院于2000-2004年经B超诊断,手术或药物保守治疗急性胆囊
摘要 应用基本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一次漏报的鲁西南致灾暴雪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雪是由700 hPa上西南急流携带暖湿空气和850 hPa上东南气流携带水汽分别与各自高度上的冷空气结合造成的;主要影响系统有西南低空急流、切变线、西风槽、地面高压。  关键词 暴雪;水汽通量;垂直速度;山东济宁  中图分类号 S1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一般以伸长量及张拉应力进行控制,以张拉控制应力为主,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控制在±6%以内。在实际施工中发现,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现已成为治疗骨关节病的一种常用方法。膝关节置换的目的在于解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患肢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我科自从2001年来
摘要 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别对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开发内在优势、劣势和外在机遇、威胁及其SWOT战略组合進行分析,提出了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开发较现实可行的战略选择是“劣势-机会(W-O)战略”,并以此制定相应的开发对策。  关键词 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SWOT分析;战略组合;辽宁朝阳  中图分类号 F3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
天津市塘沽区某基坑工程围护结构采用61m深地下连续墙,墙体上部穿越17m厚软弱淤泥质土层,下部穿过30m厚硬砂层,从导墙施工、泥浆制备、钢筋笼吊装及混凝土绕流控制等施工环节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