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益广告中的人文关怀分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jw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媒体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在新媒体发展的进程中,公益广告与新媒体结合在了一起。在二者共同发展的同时,公益广告中人文关怀的内容成了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将从新媒体运营环境、公益广告中渗透人文关怀的意义以及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人文关怀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促进新媒体与公益广告事业良性发展的相关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运营环境;公益广告;人文关怀的意义
  一、前言
  在当下的中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我国的公益广告一直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与公益广告进行了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公益广告中的人文关怀等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引起重视。
  二、新媒体运营环境
  (一)新媒体的时代环境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生的,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受众群体多样化等特点。新媒体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是新媒体同时也具有一定左右时代发展的能力。新媒体可以做到传统媒体达不到的速度和效率将消息快速而准确地发送到受众的阅读端上。如果新媒体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就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情况,极易造成恶劣的影响。所以,新媒体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在运用的时候需要小心谨慎。
  (二)新媒体的受众环境
  新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以及少年,他们的接受能力有明显优势。虽然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但分辨能力相对较差,他们热衷于热点却不注重内容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很多的青年极易受到新媒体上不良信息的诱导,导致其被一些消息所左右。因此,引导新媒体舆论,帮助青年增强自我辨识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三、公益广告中渗透人文关怀的意义
  (一)公益广告及其内容
  公益广告,是指传播公益观念、倡导道德风尚、关注社会问题、规范公众行为等为社会大众利益服务的非商业广告。公益广告所涉及的领域也从环保、政治观点、社会道德等“大”层次转向“小”的层面。近几年,针对普通人或一些特定的“小人物”的公益广告层出不穷,由关注国家、民族或社会大环境的内容转向最普通的群体,公益的眼光也从大的范围转向了小的个体。虽然我国的公益广告事业自出现至今已有近30年的时间,但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公益广告事业在关心“人”的方面,讲究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的程度还不够。
  (二)公益广告与人文关怀的结合
  公益广告本身是为了引导全社会关注公益,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方法论。而除了这些比较大的方面外,对于普通人的关注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公益广告在近几年也会关注普通人,但是总体来说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关注不够、对人尊严的关注不够、没能很好地肯定符合人性的生存条件。主要原因在于公益广告与人文关怀的结合度不够高。有些公益广告只看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却不能更好地体现公益广告中对其的人文关怀,甚至有些公益广告不知所云,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而这恰恰是关注“人”的公益广告最应该做的,即公益广告要多关注普通人,多关注其内心。
  四、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人文关怀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内容
  新媒体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它与公益广告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而公益广告则具有内容严谨、宣传方向正确、容易引起共鸣的特点。新媒体虽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但是对其传播却不能严格审核,而公益广告的内容虽然严谨,但曝光率低、受众范围小,只能在特定的场合观看。这两者可以取长补短,公益广告搭上新媒体传播快、受众多、阅读方便的快车,而新媒体则融合公益广告认真严谨的优点,二者相互推动,既促进了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又宣传了更多的有益的内容。在这样的局面下,新媒体环境中的公益广告对于人文关怀仍旧不够,个别新媒体依然为了吸引粉丝而打着公益广告的旗号哗众取宠。
  (二)对新媒体环境中公益广告的人文关怀内容的分析
  公益和广告这两者的结合,会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温暖和希望。好的公益广告深入人心,而一个优秀的公益广告一定具有人文关怀的因素。一则公益广告若要引起共鸣,人文关怀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在现阶段,公益广告的人文关怀内容并不多,很多在新媒体上传播的公益广告认为只要关心人就是人文关怀,这其实是对人文关怀的曲解。公益广告中的人文关怀应该是用感性的叙述方式、生活化的故事情节来表达对人性的赞扬、人生价值的肯定。新媒体是直接对个人进行传播,所以新媒体环境中的公益广告要注重对于个人的关注,要让每个受众都体会到公益广告带来的人文关怀。充满人文关怀的公益广告关注的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而是人们所存在的这个社会的整体环境以及人们所接受的信息,它不是说教,而是一种艺术化的创作。它让受众不再抗拒,从心里去接受它、理解它,进而享受它带来的人文关怀的温暖。
  五、结语
  结合全文对于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中的人文关怀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新媒体环境下,公益广告的传播与推广要更多的结合人文关怀;第二,公益广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中,要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对人的关怀;第三,新媒体环境下对人的关注应该被放在公益广告的内容的重要位置上;第四,公益广告要帮助新媒体传播正确的内容,避免新媒体被错误利用,新媒体应帮助公益广告吸引受众,以达到传播人文关怀精神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荣清,王禹明.新媒體环境下公益广告中的人文关怀研究[J]大舞台,2015(11):76-78.
  [2]曹梦雯.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人文关怀的探析[D].武汉体育学院,2015.
  [3]刘颖.坚持公益的力量[D].华中师范大学,2009.
其他文献
电子商务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营销效率,伴随而产生的是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如何对新的营销手段下的知识进行管理,将组织变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决定性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计算机技术也已经成人们获取信息和从事多项活动的重要基础。但计算机在丰富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问题。因此,人们在利用网络计算机的同时,也需要重视网络安全,不断提升计算机的防护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分析,并探讨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防火墙技术;作用 
以不同抗热性的2个菜豆品种叶片为试材,研究热锻炼和热胁迫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及其与抗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热锻炼延缓了热胁迫对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在叶肉细胞中,核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黑色词在颜色词汇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它能直接地反映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情况;反过来,这些因素又会影响颜色词的意义发展。通过深入分析影响汉-哈萨克两个民族颜色观的环境、图腾崇拜、时空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因素,探究汉-哈萨克语黑色词所蕴藏的深层文化语义,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汉-哈萨克族及其语言文化,从而更好地发挥语言的比较和文化的对比。  关键词:哈萨克语;黑色词;文化语
字体设计在视觉传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文字是一种视觉符号,是传达信息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文字设计是社会生产与发展的产物,设计师在对文字进行
本文从学生课堂抽屉里的垃圾谈起,浅析了中职男生班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并以自身班级为例子,阐述了在中职男生班级中应注重班级卫生管理这个细节,以“净”为目标,以“卫生”为重点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中的同步问题教学进行探究。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可结合教学要求,实现对编程操作代码的适当增加,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实现对具体知识的转变,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可通过设计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同步教学代码的方式实现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这为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可进一步改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操作系统;同步问题;
逆向立意即要求文章在立意上要立足于“新”。不要步人后尘,拾人牙慧,人云亦云,而要善于从一般事物的寓意里由正求反,由反求正,由褒求贬,由贬求褒,由扬求抑,由抑求扬,由对求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理论分析了中国人的发红包现象,并和《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中库拉交易进行了比较,对发红包这一现象进行了人类学的解读。  关键词: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库拉;红包  一、库拉交易的特点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中大量描写的“库拉”是一种交换形式,具有地域广泛性而在各部落之间进行的特点;它由居住在一大圈海岛国、形成了一个封闭循环的众多团体进行,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循环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