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LASIK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评价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8689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是一种新的角膜激光屈光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有值得关注的问题。目的探讨不同屈光度近视患者行Epi—LASIK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08年1—9月行Epi—LASIK矫治近视并随访1年的患者共104例208眼,按术前屈光度分为低中度近视组111眼(屈光度≤一6.00D)和高度近视组97眼(屈光度〉-6.00D),分析比较2组手术眼术后的眼部刺激症状分级、上皮愈合时间及术后1、3、6个月、
其他文献
枕叶梗死主要以中枢性眼部表现为特征,很少出现视神经萎缩。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脑出血后继发枕叶梗死随诊中发现双眼视神经萎缩的病例报告如下。
目的研究latrunculin-B(Lat-B)对兔巩膜通透性的影响,为细胞骨架因子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及眼后节疾病的药物传递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 36只家兔随机分为平衡盐液
全国第十一届视觉生理学术大会于2009年7月3~6日在上海市召开。大会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视觉生理学组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大学、医疗机构和科研单位的视觉生理工作者约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共收到参会论文1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