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曾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就中学生的个性倾向来看,兴趣是最重要的意向心理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发展能力。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学生学语文的闪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所以应该激发兴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魏书生:《语文自学之道》)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是中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课题。
  究竟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一些经验,概括说来就导、创、行、化。
  一、导。就是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动机,树立明确的目标,以激发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需要良好的动机。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相应地加强激发动机和明确目标的目的性教育。这就要注意两个方面的联系:一是把学好语文与确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联系起来;二是把学习语文与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联系起来。当然这种联系不是空洞枯燥地说教,而是要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明白,为了个人理想抱负目标和为了建设美好的祖国而学好语文是“自己的事”是个人的需要。同时,良好的动机,反过来又会激发兴趣。
  二、创。就是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应该是轻松、和谐、愉快的。
  首先,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语言不仅要精、准确,而且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尤其是那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够于俏皮中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学生听课便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不是精神的负担。要达到此种境界,就要求教师不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还必须不断加强中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其次,要注意师生间的“双向交流”。教学过程中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设法从学生中获得反馈的信息。还应该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只有这样,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才能顺利进行,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出理想的教学气氛。
  第三,要注重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在基本的课堂教学结构规范下不断创新自己的教法,使学生感到常学常新、饶有兴趣。当然,“新”要系统化、科学化,而不是故意变花样,别出心裁地堆砌,令学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第四,创设情景,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电教媒体,可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尽快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中,激发他的兴趣。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可以说是多姿多彩、图文并茂、声乐俱全。它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迎合了身处读图时代的学生们的阅读习惯,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
  第五,教学中要多方面挖掘有情趣的因素,横向扩充语文课文内容的涵盖面,使学生感到内容有趣,乐于接受。如在《马说》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急于串讲课文,而是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马”的偏爱谈起,学生自然感慨颇多,兴趣盎然,学起课文来不但分外专注,而且对韩愈“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叹息多了几分理解,无形之中受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熏陶。可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横向扩展语文课内容涵盖面的最明显的效果。
  第六,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美育的渗透。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它不仅具有工具性、思想性,而且具有审美性。因此,语文教学有必要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既可以拓展语文教学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步入美的天地,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在感受的欣赏美的同时,有效地掌握相关的课堂内容。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行。就是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语文活动,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竞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成都市各种课外小组,有条件的还以把摄影和课外写作结合起来,这样也能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苏霍林斯式的“蓝天下的学校”,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去观察、去想象、去探索、去描绘,也不失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良策。
  四、化。就是发挥正强化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是激发学生语文兴趣的积极力量。
  所谓“正强化”,是心理学术语,是指运用肯定、表扬、激发、鼓励等手段,充分发掘一个人的“美”点,使其及时得到巩固和发扬,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实施正强化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是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产生的源泉之一,作文教学尤其如此。我的做法是每一次作文之后搞一次讲评,并选出几篇“优秀习作”为重点讲评对象,每月搞一次“优秀习作”展。每次选评、选展决不拘泥于少数作文基础好的学生,尤其注视作文水平低但提高快的学生,只要这些学生作文中表现出点滴的创造性或微小的进步,我都及时给予肯定,因为他更需要老师的热情鼓励。此外,我还要求学生每个学期从自己的作文、日记中精选十篇自己满意的习作装订成册,然后在班上想互交流。无论是“优秀习作”还是自选习作,从中都可以窥见学生写作进步的轨迹,这对学生来说也可算是小小的成功。由于学生在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快乐,因而语文学习兴趣倍增,自觉性和积极性也日益高涨。
  以上所述,只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其具体途径和方法还有待我们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尝试、研究和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通洋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通过采集淮南市6 个功能区四季的PM2.5样品,运用GC - MS仪测定样品中PAHs含量并分析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该市PM2.5中PAHs质量浓度年均值为31.06 ng/m^3,呈现冬季污染程度最重
采用大气浓缩仪-气相色谱法测定超低沸点挥发性有机物乙烷、乙烯、丙烷、丙烯、乙炔,选用PLOT-Q柱分析,控制真空罐内相对湿度约50%,通过优化测定条件使方法线性良好,5种低沸点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8 nmol/mol~0.2 nmol/mol,样品保存时间不超过10 d。用该方法测定某地区环境空气中VOCs,结果检出率均为100%。
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汽车ABS控制器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将ABS控制器的参数编码为粒子群中粒子的向量,通过粒子群在参数空间的寻优得到优化的控制参数。然后分别以未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怎样有效的利用课堂是很多语文教师探讨的问题,但现实是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的是中庸的教学法,即多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是按规定完成应上完的内容,至于学生学到了多少,却没有去进行研究,到了后来,毫无疑问,学生的成绩是不理想的。其实,之中的关键是教师没有去研究或没有
一、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了解表现人物面部特征的方法。在手捏成型和泥板成型技法的基础上,用泥条、泥点和泥片来堆塑,并学习夸张的表现手法,创作奇特
【摘 要】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来说,我们并不是想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一名专业的画家,现在的我们的任务只是需要大家利用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培养孩子的美术兴趣。美术课堂中童真、童趣的激发,是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前提。  【关键词】情境;童真;童趣;兴趣  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是不同的,儿童的世界是诗歌、童话的世界。美术的课堂与别的课程的课堂也是不一样的,别的科目更注重获得多少知识;小学美术的课堂
选区激光烧结法制备聚苯乙烯/Al2O3纳米复合材料的工艺实验表明,在其他激光烧结工艺参数一定,合理匹配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的条件下,直接制备出了无翘曲变形、外形轮廓完好的聚苯
将IC芯片粘片机并联焊头机构的各高速运动杆件看作弹性杆件,用运动弹性动力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机构的弹性动力学方程,并使用Newmark积分法求解出了方程在整个工作空间的弹性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