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灵敏度低噪声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来源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b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EMS加速度计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是目前产业化最为成功、应用最为广泛的MEMS器件之一。以硅微机械谐振器作为敏感元件的谐振式MEMS加速度计因具有检测精度高、线性度好、量程大、抗环境噪声能力强等优点,成为新一代高性能MEMS加速度计的重要发展方向。针对微小型无人平台的长时惯性导航、姿态测量等需求,设计了一种具有增敏结构的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通过改进微杠杆转轴与惯性质量块支撑梁的几何形状并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进行参数优化,在不增加芯片面积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器件灵敏度。器件设计量程±50 g,采用集成圆片级真
其他文献
1.设整数n≥100.伊凡先把n,n+1,…,2n的每个数写在不同的卡片上,再将这n+1张卡片打乱顺序并分成两堆.证明:至少有一堆中包含两张卡片,使得这两张卡片上的数之和为完全平方数.
期刊
根据2014-2019年舟山渔场产卵场保护区及邻近海域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春季小黄鱼的群体结构、资源密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 表明:小黄鱼的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0.44× 10-4×L2.78,b值<3,说明近年来小黄鱼为负异速生长,肥满度与体长呈负相关,身体趋于细长.2014-2019年小黄鱼的体长和体重均以2014年最高、2019年最低.2014年以来,舟山渔场产卵场保护区及邻近海域小黄鱼的群体规格逐渐减小,说明近年来小黄鱼个体小型化现象并未改善.与产卵场保护区设立前的数据相比,保护区
本研究以赤子爱胜蚓为受试生物,采用外源添加污染物的方法,将受试生物暴露于含亚致死剂量乙草胺(添加浓度分别为1、2、4、8 mg·kg-1)的土壤中7d,研究蚯蚓生长抑制率、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1A2、2C9和3A4)活力及代谢组学对乙草胺的响应,从个体、酶、小分子标记物3个层次探讨亚致死剂量乙草胺对蚯蚓的毒性效应,初步推断其毒性作用阈值,筛选敏感生物标记物,探讨其致毒机理.结果 表明:乙草胺暴露下,与对照相比,蚯蚓体重抑制率无明显差异,但CYP1A2、2C9和3A4活力受到明显抑制,10组小分子
本研究以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脱叶链霉菌FT05W和深蓝链霉菌ZEA17I孢子悬浮液浇灌盆栽非洲菊,筛选出非洲菊的最佳施用浓度,探索两株链霉菌对非洲菊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非洲菊生产上科学合理施用链霉菌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表明:脱叶链霉菌FT05W和深蓝链霉菌ZEA17I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均能有效促进非洲菊的生长,前者对非洲菊的作用效果优于后者,以浓度为1×109 CFU·mL-1的脱叶链霉菌FT05W效果最好.与蒸馏水对照相比,该处理显著促进了非洲菊株高
综合测度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可为实现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依托多源遥感数据构建了县域绿色经济效率评价体系,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EBM模型对黄河三角洲县域绿色经济效率进行了综合测度,运用核密度函数估计等方法刻画了时空演变特征,最后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识别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2000-2015年黄河三角洲县域绿色经济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规模效率呈快速提升后保持平稳的类“Γ”型趋势,综合效率的提升由规模-技术驱动向技术主导转变;黄河三角
期刊
原油进入土壤后会堵塞土壤孔隙,影响土壤斥水性,改变土壤水分运动状况.本研究利用土柱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原油污染程度(0、0.5%、1%、2%、4%)对黄绵土和风沙土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原油含量的增加,两种土壤湿润锋的推进速度和入渗速率均减小,土壤原油污染程度为4%时湿润锋运移到土柱底部的所需时间最长,污染程度为0时湿润锋运移到土柱底部的所需时间最短,黄绵土湿润锋达到土柱底部所需最长时间是最短时间的5倍,风沙土最长时间是最短时间的48倍;当湿润锋运移到土柱底部时,黄绵土的累积入渗量随原油含
城市街谷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空间形式与特征之一,是城市中使用频率最高、汽车尾气污染最严重、日常人口密度最大的公共空间类型之一.城市街谷不合理的空间配置和结构会造成城市通风自净能力降低,大气污染物浓度增高.本文综述了城市街谷形态、行道树配置、机动车车流量和气象因素等对街谷大气污染物分布的影响,以及数值模拟、风洞试验和实地监测等用于街谷大气污染物分布及扩散研究的相关方法.建议未来以实地监测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街谷大气污染物分布的研究,提出适宜城市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城市街谷构建模式,从城市规划和格局优化的
植物间的相互作用是生态学领域关注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对高效利用养分资源、提高生产力以及构建植物群落均具有重要意义.丛枝菌根真菌是重要的植物互惠共生微生物,其菌丝可以将邻近植物的根部连接起来,形成共同的菌丝网络(CMNs),这些网络对转移养分、水分以及调节植物群落具有重要作用.近期的研究表明,CMNs可以充当植物之间传递病害和蚜虫诱导信号的通道,并激活邻近植物(未受感染)的化学防御.本文围绕最新的CMNs在植物相互作用中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影响CMNs规模及其功能活性的主要因素,阐述了CMNs在植物间养分、水分
代数部分1.(1)设n为正整数,N-2n.求最小的实数an,使得对于所有的实数x,均有rnN√x2N+1/2≤an(x-1)2+x;rn(2)对于每个正整数N,求最小的实数bN,使得对于所有的实数x,均有rnN√x2N+1/2≤bN(x-1)2+x.rn2.设α是所有关于x、y、z的三元整系数多项式构成的集合,β是α的子集,且对于任意的P、Q、R∈α,所有形如rn(x+y +z)P(x,y,z)+rn(xy +yz +zx)Q(x,y,z)+rnxyzR(x,y,z)的多项式构成集合β.求最小的非负整数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