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再思考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296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生活的,才是真实可感的;只有生活的,才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在品德教学中,“只有实现与生活的对接,提炼生活中的品德内涵,提升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教育价值,才能促使学生感悟生活,激起对生活的责任和热情,使品德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如何筛选生活中的素材,选择更贴近生活的事例,创造服务生活的最优策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是我们要继续深入思考的话题。为了更简洁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达成课堂效益,应从三个方面来努力:去粗取精,让生活化材料“瘦身”;浓墨重彩,让生活化事件“增肥”;改弦易辙,让生活化设计“变脸”。从而真正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去粗取精,让材料“瘦身”
  课堂情境 以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中的《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一课为例。老师说:“昨天我去吃过韩国料理,味道真不错。你们喜欢吃什么?”“看来,我们不需要出国门,就可以尝到许多外国食品,真是太方便了。”接下来,师生依次交流外国的食品、服装、电子产品(如手机)、汽车、文化(如电影、电视剧、语言、运动、艺术、节日等),引出“我中有你”。
  案例剖析 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教师做得十分细致,贴近生活,从吃入手,从方方面面感受“我中有你”,选取学生最耳熟能详的事例和图片,很有说服力。但这节课中,价值引领、爱国主义渗透很要紧。有时,资料的搜集并不是越多越好,挖掘的深度并不是越细越好。用将近半节课的时间来畅谈外国产品,课堂上,学生明显沾沾自喜于吃的国外快餐,得意洋洋于用的国外手机、汽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上,也许得不偿失。对下文要进行“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迫切性的引领,也会适得其反。
  再度思考 这里就需要对材料进行“瘦身”,材料的搜集要体现粗中有细,收放自如。重点做好一两点,比如食品、汽车等方面,可以适当多着些笔墨。另外,可以不必做强做透,学生广泛了解即可。把时间适当浓缩下来,为“你中有我”和“中国制造”必须演变为“中国创造”留足时间。
  浓墨重彩,让事件“增肥”
  课堂情境 仍以《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一课为例。①讨论、采访、辩论“经济全球化”利弊;②了解“贴牌生产”的含义。老师问:“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说:“贴牌生产对中国太不公平了!”老师引导说:“对,‘中国制造’变‘中国创造’势在必行!”
  案例剖析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筛选出符合儿童需要的课程素材,从而激活课堂。但教学也不能单纯地展示生活场景,匆匆过场。这里的“中国制造”要变为“中国创造”环节设计,明显远离于学生生活,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也难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感悟是模式化,条框式的。
  再度思考 学校所在的诸暨市大唐镇被称为“中国袜业之乡”,当地学生对袜子的生产和经营,长期耳闻目睹,比较了解。因此,教师就可以从袜子经营户的视角出发,来细致体会贴牌生产的弊端,不强加,不说理,让学生真切意识到“中国创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环节“增肥”如下:
  师:同学们,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确实有利,但是其带来的弊端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让袜子经营户告诉我们。
  ①出示成品羊毛袜(售价10元),计算成本(8.4元),核算利润(1.6元)。
  ②贴上“迪士尼”牌子,猜猜售价(118元),核算外商利润(108元)。
  师:比较眼前这两个数字,1.6和108,你感觉如何?
  ③了解“贴牌生产”,引发思索。
  师:108元背后,外商做了什么?而1.6元背后,我们的袜子企业又付出了多少?咱们该怎么办?
  师:是啊!我们不应该仅仅埋头于生产袜子,制造袜子,而是要去创造我们自己的袜子品牌。看来“中国制造”变“中国创造”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改弦易辙,让设计“变脸”
  课堂情境 以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中的《园丁赞歌》一课为例。出示博客“老师的一天”,学生汇报感悟。教师引导交流:“通过刚才的交流,你觉得老师的工作怎么样?”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总结启发:“是的,老师的工作的确很辛苦,也很忙碌,那谁知道老师这样辛苦的工作是为了什么?”
  案例剖析 这个案例中,执教者运用了网上一位教师博客中记录的一日生活,对于小学教师来说,确实具有代表性。但对于学生来说,事例虽然比较典型,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有距离,学生会有陌生感,会成为旁观者。因此,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个设计,不如“变脸”为出示学生自己身边老师一天的生活记录,并让学生课前采访。这样,学生就是参与者,才会有真正的发现、感悟和触动。
  再度思考 经过反思,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并取得了良好的试教效果。
  ①采访汇报:你去采访了哪位老师?说说你们的发现。
  ②课件出示:班主任的一天
  师:从短片中,我们还知道魏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帮我们做什么?(电话家访、班级布置、文学社辅导……)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③出示:学校老师的工作画面。
  师:看到老师一天到晚工作,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你想说什么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陶朱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的发展需要以管理为基础,在幼儿园管理中,管理效率不仅取决于管理的密度,还受管理的精度和深度影响。因此,从管理的密度、深度和精度着手,科学管理幼儿园,对提高幼儿园管理效率,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强化密度管理,夯实内部管理基础  密度管理是指幼儿园管理的紧密程度,管理的空隙越大,管理效能就越差,相反,管理效能就越高。几年来,幼儿园大力创新管理体制,
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及教育目标落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着教师意志多,幼儿参与少,空架子有余而未见真效;环境固定的多,供幼儿活动设施少等问题,环境失去了教育和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笔者所在幼儿园重视环境创设,通过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形式致力于环境创设优化的研究和实践,使“隐性”的环境具备“显性”的教育效果,使环境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途径。  共同参与规划创设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而林业作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在开发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延伸,节水型社会建设已成为一项长期任务。从目前形势上来看,水资源紧缺及水环境污染是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的制约因素之一。只有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陈鹤琴先生也认为:“身心健康是一个人的资本。民族健康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资本。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幼儿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幼儿园从2003年开始,承担了“改善膳食营养,促进幼儿生长发育”课题,由此拉开了“幼儿健康教育研究”序幕,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