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噪声干扰会严重影响到后期地震数据的应用,为消除地震记录中的噪声,本文从小波分析原理出发,选择sym小波基、3尺度参数和软硬阈值处理结合的方法,对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进行降噪处理。结果表明,基于小波的阈值处理方法在降噪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地压制噪声干扰。
【关键词】地震数据;小波分析;降噪
前言
地震勘探就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人工地震,经过仪器记录下经过地层反射后的地震波信号,通过分析处理地震数据,用以推断地下地质信息。在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常遇到两类噪声干扰:一类是相干噪声,另一类是随机噪声。
相干噪声是在出现时间上有规律性,具有运动学特征及频谱、视速度和到达时间差异的干扰,主要包括折射波、面波和多次波等。随机噪声是没有规律、无固定传播方向、随机性很强、由不可预知因素造成的干扰,主要包括环境噪声、系统噪声和次生噪声等。
目前,国内外对地震信号降噪方法研究比较多,小波分析方法在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以小波分析方法为例,分析其在地震信号降噪处理中的应用。
1、小波分析降噪方法原理
1.1小波变换原理
小波变换去噪方法就是基于函数逼近原理,采用最佳逼近分离有效信号和噪声干扰的方法。小波变换具有多分辨分析能力,在时间域和频率域都有表征信号的局部特征的能力,一般来说,小波变换在高频部分具有较低的频率分辨率和较高的时间分辨率,而在低频部分具有较低的时间分辨率和较高的频率分辨率。
连续小波变换公式:
(1)
式中,a是时间轴尺度伸缩参数,b是时间平移参数,t为时间。
原信号经连续小波变换重构后,需要进行小波变换逆变换,逆变换公式为:
(2)
1.2小波阈值降噪方法
1.2.1小波阈值降噪原理
小波变换后噪声能量分布于整个小波域,而有效信号只集中在小波域一定的有限的系数中,因此地震波信号分解后,噪声的小波变换系数大于信号的小波变换系数。基于以上原理分析,在处理噪声严重的地震信号时,可以选取一个合适的数λ作为阈值,当wj,k大于阈值时,认为wj,k为有效信号;当wj,k小于阈值时,认为wj,k为噪声,wj,k等于0,从而实现信噪分离。
小波分析所用的小波函数具有多样性,不同小波分析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采用小波处理地震数据时,首先应选择最优的小波基。对比分析db,sym两种小波的对称性、平滑性和紧支撑性,认为sym族优于db族小波。在不影响降噪效果的同时,综合考虑计算机工作量的前提下,先取3尺度参数进行分解地震信号。
1.2.1小波阈值降噪方法步骤
(1)对含有噪声的地震信号f(t)进行小波变换,得到不同尺度的小波系数wj,k;
(2)对不同尺度的小波系数wj,k进行阈值处理,得到估计小波系数;
(3)对进行小波重构,得到降噪后的信号。
2、模型验证
设合成地震信号的子波数学表达式为:
(3)
式中,w为子波频率,a为衰减常数,e为随机干扰,采样点为628个,采样频率为100Hz。
图1 合成地震信号小波分析降噪处理模型
从图1可以看出,未加噪音的地震信号平滑,当叠加了白噪声后,合成的地震信号高频部分噪声变得非常明显,振幅变化非常剧烈,严重影响了地震数据的有效性。采用sym族小波基对含有强烈噪声的合成信号进行小波阈值处理后可以看出,降噪后的地震信号中高频噪声得到了很好的压制,重构信号基本保持了原有信号结构,最大反射振幅位置相同,从而明显地提高了地震信号的分辨率。
3、实例应用分析
以某区块地震数据为例,分析小波在地震信号降噪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如图1(a)可以看出,该地震记录采样间隔为8毫秒,采样点数188个,道数60道。从图中可以看出,面波干扰影响非常大,严重影响了地震数据质量。
(a)原始地震信号 (b)小波处理后的地震信号
采用小波分析对实际地震记录,进行降噪处理可以看出(图2(b))原始信号中的面波得到了很好的压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提高了地震数据的信噪比。
4、结论
实际地震记录中噪声干扰非常常见,并严重影响了地震数据的质量。为有效地消除地震信号中的噪声,本文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地震信号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与结论如下:
(1)合理选择小波基、尺度参数和阈值对地震信号降噪非常重要,本文选取sym族小波,3尺度参数,并采用硬阈值和软阈值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降噪处理。
(2)通过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验证,小波分析在地震信号降噪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具体表现为小波阈值降噪可以明显地消除和噪声干扰,并保留原有的有效信号,提高地震数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洪瑞,周开明.地震资料处理中相干干扰消除方法分析[J].石油物探,2003,42(4):526-528,549.
[2]孙延奎.小波分析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柳建新,韩世礼,马捷等.小波分析在地震资料去噪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5,27(3):205-209.
【关键词】地震数据;小波分析;降噪
前言
地震勘探就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人工地震,经过仪器记录下经过地层反射后的地震波信号,通过分析处理地震数据,用以推断地下地质信息。在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常遇到两类噪声干扰:一类是相干噪声,另一类是随机噪声。
相干噪声是在出现时间上有规律性,具有运动学特征及频谱、视速度和到达时间差异的干扰,主要包括折射波、面波和多次波等。随机噪声是没有规律、无固定传播方向、随机性很强、由不可预知因素造成的干扰,主要包括环境噪声、系统噪声和次生噪声等。
目前,国内外对地震信号降噪方法研究比较多,小波分析方法在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以小波分析方法为例,分析其在地震信号降噪处理中的应用。
1、小波分析降噪方法原理
1.1小波变换原理
小波变换去噪方法就是基于函数逼近原理,采用最佳逼近分离有效信号和噪声干扰的方法。小波变换具有多分辨分析能力,在时间域和频率域都有表征信号的局部特征的能力,一般来说,小波变换在高频部分具有较低的频率分辨率和较高的时间分辨率,而在低频部分具有较低的时间分辨率和较高的频率分辨率。
连续小波变换公式:
(1)
式中,a是时间轴尺度伸缩参数,b是时间平移参数,t为时间。
原信号经连续小波变换重构后,需要进行小波变换逆变换,逆变换公式为:
(2)
1.2小波阈值降噪方法
1.2.1小波阈值降噪原理
小波变换后噪声能量分布于整个小波域,而有效信号只集中在小波域一定的有限的系数中,因此地震波信号分解后,噪声的小波变换系数大于信号的小波变换系数。基于以上原理分析,在处理噪声严重的地震信号时,可以选取一个合适的数λ作为阈值,当wj,k大于阈值时,认为wj,k为有效信号;当wj,k小于阈值时,认为wj,k为噪声,wj,k等于0,从而实现信噪分离。
小波分析所用的小波函数具有多样性,不同小波分析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采用小波处理地震数据时,首先应选择最优的小波基。对比分析db,sym两种小波的对称性、平滑性和紧支撑性,认为sym族优于db族小波。在不影响降噪效果的同时,综合考虑计算机工作量的前提下,先取3尺度参数进行分解地震信号。
1.2.1小波阈值降噪方法步骤
(1)对含有噪声的地震信号f(t)进行小波变换,得到不同尺度的小波系数wj,k;
(2)对不同尺度的小波系数wj,k进行阈值处理,得到估计小波系数;
(3)对进行小波重构,得到降噪后的信号。
2、模型验证
设合成地震信号的子波数学表达式为:
(3)
式中,w为子波频率,a为衰减常数,e为随机干扰,采样点为628个,采样频率为100Hz。
图1 合成地震信号小波分析降噪处理模型
从图1可以看出,未加噪音的地震信号平滑,当叠加了白噪声后,合成的地震信号高频部分噪声变得非常明显,振幅变化非常剧烈,严重影响了地震数据的有效性。采用sym族小波基对含有强烈噪声的合成信号进行小波阈值处理后可以看出,降噪后的地震信号中高频噪声得到了很好的压制,重构信号基本保持了原有信号结构,最大反射振幅位置相同,从而明显地提高了地震信号的分辨率。
3、实例应用分析
以某区块地震数据为例,分析小波在地震信号降噪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如图1(a)可以看出,该地震记录采样间隔为8毫秒,采样点数188个,道数60道。从图中可以看出,面波干扰影响非常大,严重影响了地震数据质量。
(a)原始地震信号 (b)小波处理后的地震信号
采用小波分析对实际地震记录,进行降噪处理可以看出(图2(b))原始信号中的面波得到了很好的压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提高了地震数据的信噪比。
4、结论
实际地震记录中噪声干扰非常常见,并严重影响了地震数据的质量。为有效地消除地震信号中的噪声,本文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地震信号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与结论如下:
(1)合理选择小波基、尺度参数和阈值对地震信号降噪非常重要,本文选取sym族小波,3尺度参数,并采用硬阈值和软阈值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降噪处理。
(2)通过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验证,小波分析在地震信号降噪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具体表现为小波阈值降噪可以明显地消除和噪声干扰,并保留原有的有效信号,提高地震数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洪瑞,周开明.地震资料处理中相干干扰消除方法分析[J].石油物探,2003,42(4):526-528,549.
[2]孙延奎.小波分析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柳建新,韩世礼,马捷等.小波分析在地震资料去噪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5,27(3):20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