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dongjia1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职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中职学生在心理成长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细腻健康教育,加强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经验,首先对当前我国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43-02
  《中共中央關于进—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 “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重要意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主要是指将个性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心理健康学等原理,与语文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中职学生青春期的情绪和情感问题
  中职学生目前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比较大,具体表现为喜怒无常,因为考试失败或情感受挫而萎靡不振、缺乏关心和理解别人的能力,一些学生还喜欢惹事生非,故意破坏纪律、损坏公物、深夜翻墙外出、抽烟酗酒等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必须对中职学生的情绪问题加以重视。
  2.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
  中职学生情绪较为敏感,在交往过程中,由于心理闭锁性和开放性的矛盾,容易产生喜欢交往,却不会交往的尴尬现象,此外,在处理父母、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上还不够成熟,常常发生矛盾冲突。
  3.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
  由于中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有的学生常常缺乏人生的奋斗目标,对于就业缺乏责任心,因而对学习产生自暴自弃的不健康心理,自卑、焦虑等不健康心理也随之产生。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自信心的重振很重要。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熟练运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
  中职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其中有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首先,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有关学习的课文,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荀子的《劝学》中就探讨了有关学习的意义、方法以及态度等问题,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成为“君子”,学习应该注重积累 ,学习态度必须用心、专一、锲而不舍,这些积极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效避免了学生认为“学习不重要”、“学习是为了父母”等不健康心理的产生。其次,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歌赋也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有愉悦身心、陶冶性情的作用。例如,“榆柳荫后搪,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树,依依墟里烟”的悠然自得,李白《将进酒》的豪情奔放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忧国之心等。最后,教材中的文学形象也有助于教师开展中职学生健康心理教育[2]。
  2.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
  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在教学中渗透自信自强的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学生不自信。自卑感强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较为常见,所以,教师要通过适当的表扬、奖励等方式来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可以通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第二,在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中职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渗透有关职业理想、道德的心理教育,例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一文中,强调了“敬业”与“乐业”的内涵,使学生学习到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3]。第三,在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的教育。中职学生正处于情绪波动较大的青春期,在处理问题上比较单一和偏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能力,通过适当的引导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此外,也要注重对中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4]。
  3.加强运用积极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表现行为的评价,积极地教学评价,例如信任、热爱、激励等,对于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重要意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空洞单调,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奖优罚劣制度,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要指出具体“好”在哪里,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也要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正建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自我意识消极、情绪波动较大、缺乏热情等普遍性心理问题,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其必要性,只有采取熟练运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加强运用积极地教学评价等有效地应对措施,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此外,本文只是对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提出更好的应对措施,以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新儿.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文教资料,2010,09(29):124-125.
  [2]谢建德.传道受业潜移默化——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J].成功(教育版),2010,12(12):258-259.
  [3]王丁惠.语文文本与心理健康渗透教育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11,09(23):123-124.
  [4]周凤琴.试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浙江师范大学,2012,05(12):132-134.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效果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以往的通信设备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通信系统多业务和高速率的要求。超宽带技术不仅带宽很大、发射功率较小,而且还可以实现高
众所周知,在冷轧退火炉运作过程中,带钢温度的实际测量效果,与红外辐射高温计的安全模式以及运用类型,直接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度.从这一层面上展开深层次的分析,能够较为清楚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国家安全教育是提升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程.学校层面国家安全观的教育主要是通过
企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企业的发展和生产经营中也容易受到资金约束,这就导致了企业利用债务融资来解决困难.因此,很多企业开始重视债务投资,加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学科思政必须筑牢主阵地,把握主渠道,唱好主旋律,坚守铸魂育人初心,深耕思政课程
【摘要】情境教学的研究于20世纪60、70年代在西方理论界兴起,至今已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教学环境,即教学双方的关系。“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新课程实施后,情境教学这种模式被广大历史教师所采用 ,创设情境课堂无疑是推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最佳策略,也是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然而我们也经常会发现在历史
水声通信是一项在水下收发信息的技术,最初应用于军事领域,在国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水声通信越来越受到重视。水声信道带宽有限、
构建一个较为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会更好地展现高校其自身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也能在校内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中得到一些新的突破.校园文化作为当下社会主义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
SAR图像分割是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从中分割出需要的地物目标的过程,其分割质量直接决定了图像的区域表述、特征分割匹配、目标识别等后期处理工作的精度,因此,图像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