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大夫” 陈爱平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zxx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种‘接地气’的工作属性,决定了荣获国家级大奖项是不容易的。我坚信只要你做了,努力了,社会会承认你、国家会肯定你、渔民会记得你。”
   ——陈爱平
  2012年,陈爱平55岁按规定退休,离开了她心爱的岗位,不再是早八晚五的上班一族。但,她依然忙碌。
  从1984年到2012年退休,陈爱平主要从事水产科技、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26年的工作经历告诉她,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虽属技术应用领域范畴,但更多的却是如何将科研成果进行推广。
  “这种‘接地气’的工作属性决定了荣获国家发明、自然、科技进步三大奖项是不容易的。”陈爱平坦言,“但是,我坚信只要你做了,努力了,社会会承认你、国家会肯定你、渔民会记得你。”
  鱼病防疫从无到有
  1982年1月陈爱平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养殖专业,从1984年到1987年在农业部主要从事全国水产科技管理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水产品的获取以捕捞为主,有限的资源和捕捞技术不高与装备欠缺,不可能解决国民吃鱼难的问题,为了满足菜篮子需求,发展养殖业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养殖生产往往打破了局部生态平衡。因此,养殖只要续存,病害将伴随始终。
  在多年的行政管理工作中,陈爱平目睹了20世纪80年代全国草鱼出血病的暴发流行、淡水鱼类暴发性疾病的流行、90年代对虾白斑病的暴发流行……
  在我国,水产养殖种类超过80多种、病害种类100多种,每年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150亿元。面对广大的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养殖背景、食用安全”两个问题,陈爱平认为要应答需要有监测体系,用数据说话。水产养殖病害监测体系的创建也是陈爱平在行政管理中最为渴望去做的一件事。
  1998年陈爱平随着公务员分流,到了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水产技术推广体系自上而下有五级机构,为陈爱平专门从事病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机会。问题是如何做?切入点在哪里?抓手是什么?经过思考、调研、研讨,她决定把水产养殖监测工作作为病害防治工作的重点,突出其公益性、社会性、广泛性,并力图将这件事做强、做大、做实。
  从1999年的筹备到 2002年,全国除西藏以外的所有内陆地区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参加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县—点”的五级测报体系,并确立了“逐级上报、分级汇总、统一发布”的病情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工作机制。
  目前,全国监测点超过3000个,基层测报人员近万人,监测的养殖品种超过80种、病害种类超过150种,包括了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藻类性、寄生虫性等主要养殖病害,监测面积为养殖面积的7%~8%。
  渔业局领导曾称,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是“十五”期间我国渔业部门为社会提供唯一的公共服务产品,填补了我国公共服务的一项空白。这是对陈爱平工作的充分肯定。
  在该领域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陈爱平更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001年陈爱平首先协助农业部渔业局成立了全国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组,负责水生动物防疫专业标准化工作。并开展标准的制定、修订、推广使用的工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各项国家、部门标准。
  陈爱平抓住了入世的极好机会,将传统的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提升到防疫高度上运作。她参与了《动物防疫法》的修订及《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规章的起草制定等。还举办多期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员培训班,并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一期、二期及13个省级水生动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800多个县级水生动物防疫站的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防疫体系建设组建一批人才与队伍,解决与完善疾病诊断的基础设施、手段。可以说,水生动物防疫工作是从无到有,实现了零的突破。
  尽职的侨联主席
  陈爱平的爷爷当年闯南洋到了缅甸,由于缅甸的政局不太稳定,在陈爱平9岁时,为了求学、也为能让她继续学习祖国文化,家人带她由缅甸回国。1984年到了原农牧渔业部工作。1999年任农业部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农业部有归侨侨眷约300人。部侨联属群众组织,主席及侨联干部均为兼职。但她同时也意识到,要做好主席工作需要有自我牺牲、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才能处理好正当职业的同时兼顾侨联工作。
  为了做到心中有数,陈爱平认为首先要对侨联熟悉、热爱、喜欢。应了解国家的侨务政策、农业部的侨情及其变化、归侨的组成、人员的特长,熟悉他们在农业现代化建中所做的努力、取得的成绩及突出贡献,才能组织好、发挥好归侨、侨眷的一技之长。
  陈爱平认为同时要积极发挥建言献策的作用,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做好科技扶贫工作。她主动为中国侨联组织实施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华侨农场科技扶贫工作献计献策,协助组织农业、水产专家分别参与中国侨联赴广西、云南、内蒙古、山东等省区华侨农林场的扶贫工作,送去蔬菜、茶、果良种、种植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畜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等。还曾协助中央国家机关侨联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积极参加其组织的国侨办领导介绍华侨农场情况的活动,并听取了人大民侨委组织15个部委开展的华侨农场执法大检查情况的介绍。
  生活的重心是事业
  “术业有专攻,干一行要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陈爱平说。她认为“业精于思、绩出于行、果结于勤”,针对自己毕业的养殖专业而非医学专业,为了能一切亲力亲为、胜任病害防治工作,她苦读《细菌学》《预防疾病学》《病毒学》《第四级病毒》等一系列专著,女儿看到她所读的书,评价她是“我党自觉学习的楷模”。
  虽然“书中自有黄金屋”,陈爱平更多的是干中学、学中干,努力填补了我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体系、防疫体系、标准化体系的三大空白,不仅是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技术业务骨干,而且成为该领域的核心人物及业务带头人,被大家称为“病头”,评为2005年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多年的病害防治工作,印证了“图功易、建功难、建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的古语。
  “一个人不会平白无故的被人誉为‘病头’,对上、对下、对专家,要有自己的信念。” 陈爱平体会。
  陈爱平对于事业倾注了太多的热情。
  作为女性,尤其是单亲家庭,对陈爱平而言,兼顾好家庭和事业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在这方面陈爱平采取舍弃家庭而立足工作的做法。
  “自我评价我不是一个好母亲。”她愧疚地说,即使在女儿高考之际,她在留下“慎审题、分步做;慢做会、求全对;疑惑题、力争做……”的高考意见后,仍漂在外面、出差在外。“一切为了工作、为了我爱的事业。” 陈爱平说,眼神中不乏遗憾也更有憧憬。
  (责编:萧茵)
其他文献
权变奖励领导行为是非常重要的领导行为之一,已有的研究证明权变奖励领导行为对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自我归类理论,通过员工对内部人身份的认知效应,探讨
摘 要:巧妙的教学情景,和谐的师生关系,富有情趣的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学习;激发;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亦是如此,想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我试着做了以下尝试。  一
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从三个方面就如何实现英语课堂有效的教学进行了阐述。 The core of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
期刊
今次为大家介绍广彩艺术家-林断山明,但在此前,先介绍香港旅游胜地…道风山.rn由繁忙的沙田市中心上道风山,像进入异域.这里翠绿山峦,亭台楼阁,明明是一座中式建筑群,却原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