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科技热点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622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O.1一号提案力挺低碳经济
  
  政协一号提案花落“低碳经济”,九三学社提交的“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被列为一号提案,同时,在近2000份对外开放的政协提案中发现,围绕低碳发展的种种建议成为本次政协提案的一大亮点。
  九三学社在提案中建议,在探索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上,应以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等低碳产业为抓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方式转变。要从众多低碳技术中,选择符合国情和发展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尽快制定低碳技术重点发展战略规划,列入“十二五”科技发展计划及相关产业技术创新计划;针对一些量大面广的碳减排技术,加快相关方法学研究,争取更多的国际碳交易的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合作。
  台盟中央则在提案中建议,结合“十二五”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有关部委制订低碳经济的“国家方案”和行动路线图,与国家的“发展规划”、“能源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相衔接,形成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低碳经济发展蓝图。
  低碳发展的核心是增强低碳技术的支撑能力。民革中央在《关于加快促进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提案中指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必须着眼于自主创新,摆脱对国外的依赖,因此应牢牢把握“十二五”期间高技术重要成长期的特点,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我国未来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NO.2“天宫一号”明年发射
  
  全国政协委员、空间技术专家戚发轫3月3日透露,中国将在2011年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并在2年时间内逐步实现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的三次交汇对接试验。此后, “天宫一号”可以被改造为一个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共分“三步走”,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戚发轫说,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空间实验室阶段。它的第一个技术关键出舱活动,由神舟七号完成;第二个技术关键交汇对接,通过“天宫一号”在太空飞行2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的太空对接,突破并基本掌握航天器交汇对接技术;第三个技术关键是补加,为飞行器补给推进剂、空气、水、食品等;第四个技术关键是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
  另外,中国最新型的大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已顺利转入初样研制,以确保2014年首飞目标实现。“长征五号”将满足2030年以前国内外卫星发射市场需求。
  
  NO.3高铁一步一步走向快速路网
  
  两会期间,铁道部有关负责人接受中外记者关于“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的集体采访。
  据介绍,和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由于我们的铁路总体上还是处于落后状态,因此一票难求的现象目前还是比较突出的,这些年,国家在加快铁路的发展,提高运输能力,现在制约运输能力的主要是硬件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里程已达到6552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正在建设之中的高铁有1万多公里。今后几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时期。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我们基本上可以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快速客运网以后,可以肯定地讲, “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问题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同时,铁道部愿意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将我国先进成熟的高速铁路技术与其他国家分享,促进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
  
  NO.4高端制造业: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还远未成为制造业强国。特别是高端制造业,还有很多产品需要依赖进口。
  “虽然目前我国航空工业有了长足进步,但离完全独立自主还有一段距离。究其原因,基础工业还相对较弱,一些材料还不能满足高稳定、高负荷的要求,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副总质量师孟宪忠说。
  孟宪忠告诉记者,现在我国在设计、理念等方面相对较为先进,但一到制造出成品,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院名誉院长薛禹胜代表认为,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不能不重视基础性研究,创造一套体制、机制,鼓励原创性、开拓性的研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NO.5物联网:创造更舒适便捷的生活方式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目标是解决“无所不在”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需求,不仅使人们可以远程操纵家中的电器等设备,获得更舒适便捷的生活,而且有力地推动通信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3G网络的加速发展。
  “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是国家‘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
  孙丕恕表示,鼓励企业提前布局新的产业变革,通过新的技术手段、依靠科技创新,开创新的产业模式,提高产品与服务的技术含量,从而增加效益,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会实现整个产业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
  
  NO.6转基因技术是大势所趋
  
  “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应用是大势所趋,是我国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战略举措。”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主题为“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集体采访会上,对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疑问作出回应。
  危朝安说,转基因生物技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重大技术之一”,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转基因生物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农、提升科技竞争力的重大发展战略。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坚持立法先行、有法可依、执法保障、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和管理体系。
  农业部审批发放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和转基因抗虫水稻安全证书,切实做到了评价指标科学全面、评价程序规范严谨、评价结论真实可靠、决策过程慎之又慎。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安全评价申请,分别经过了长达11年和6年的严格评价,充分体现了我国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应用的慎重态度。
  
  NO.7生物医药:谁抓住特色谁有“钱”途
  
  全球生物产业以每五年翻两番的速度发展,美国2003年医药卫生相关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就达到 了15%,法国占GDP的11%,我国目前只有4.7%。但是反过来应该看到,我国发展潜力很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技术总工程师桑国卫院士曾经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是事关人民健康的重要产业,是网络经济之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选择。
  国务院在2007年底批准将重大新药创新列入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目的就是通过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药品大品种技术改造、创新药物研究技术平台建设、企业新药孵化基地建设和新药研发关键技术研究,提高中国制药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技术副总工程师张伯礼院士谈及这个产业前景说,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基础,成为极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后发展关键是找对突破口。
  “饱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底蕴的大中药产业不仅具有自主创新独立知识产权,更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它有巨大的包容性,又会产生综合效益。”张伯礼院士提出,与世界先进国家生物医药产业相比,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自己的特点,实施重大新药专项,有力地推动了大中药产业的形成。
  越来越多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化学药新药创制,中药创制是“鱼塘里捞鱼”,中药产业不仅是中国生物医药发展极具潜力的突破口,也日益为世界医药界关注。
  
  NO.8加快核电自主发展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王炳华建议,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核电自主化发展进程。
  王炳华说,本世纪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的重大决策。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将核电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正是核电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核电体制改革,打造一个支撑自主化发展的核电工业体系,提升中国核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结合中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战略实施的实践,王炳华委员谈了3点体会和建议:
  ——加快核电自主化发展对国计民生具有战略意义。中国要成为世界核电强国,必须创造自主品牌的核电技术。
  ——加快核电自主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产学研等方方面面。应该抓住有利时机,整合产业资源,尽早从体制上作好准备,确保中国核电产业的安全有序健康发展。
  ——核电体制改革要以提升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在政府层面,应不断完善战略引导、管控和安全监督体系。在行业层面,应加快形成“专业分工明确、协同效应突出”的核电工业体系。
  
  NO.9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发展空间巨大
  
  当前,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和能源资源安全已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低碳经济和新能源等新兴战略性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新的突破口。
  新材料产业发展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至关重要。目前,中国许多基础原材料以及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高性能的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于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全国政协委员黄代放表示,我国目前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发展空间巨大。与此同时,我国正面临着历史上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挑战。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保证国家能源供给和减少碳排放量,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的重要问题。”黄代放说。
  (责任编辑艾华)
其他文献
证券业信息化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完善,从最初手工模式到实现集中交易、集中清算、集中监控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极大的缓解了人工录入强度,提高了证券公司对传统及创新业务的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由于微电子技术的进展,现代数字化制造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制造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本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财政资金数量逐年攀升,因而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核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基层彳亍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大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