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y_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必将给学生呈现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刻的教育内涵,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展学生的读写素材,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本文就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进行了阐述,希望活动取得圆满的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经典诵读  活动开展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古人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民族的魂、民族的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几千年传承不衰,是因为其内容博大精深,教育意义深刻;语言经典,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基于此,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必将给学生呈现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刻的教育内涵,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展学生的读写素材,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意义
  1.经典诵读研究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内容和千载难逢的诵读时机,激发了学生对传统经典诵读的兴趣,有利于把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地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2.经典诵读研究将中华传统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融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为我们进一步探索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3.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研究,必将丰富学生的读写资源,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4.经典诵读研究将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助力打造书香学校。
  二、省内外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现状
  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研究的研究由来已久,1998年在全国中小学启动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遍及29个省市的100万孩子,受其影响的成年人超过500万人,也有台湾地区的“读经”和东南亚地区、北美华人地区的“读经”活动。目前,各地实验区的国学经典诵读研究都已初见成效,有的经验已经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石家庄市的“把经典名篇引入课堂研究”,玉林市的“校本课程开发:诵读国学文化经典研究”,山东省的“小学语文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等。但上述研究对一些问题的解决还不太令人满意:一是“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结合程度不够;二是“经典诵读”对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关注不够。因此,我们提出了经典诵读研究。
  三、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重在创新
  经典诵读研究定位于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提高的研究,期望通过缩小研究范围,改进操作手段,探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提高这样一个点对点的专题定向研究,以较窄的操作层面,进行更高效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的研究。
  四、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了解有关中华美德的故事和诗意盎然的中国文化。
  2.通过阅读美德故事加强礼仪规范,形成德学并行的良好风气。
  3.亲子共同学习,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中促进亲子关系。
  4.深入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5.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加强爱国、爱民族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内容
  1.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2.將经典诵读课教学与低年级课外识字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精选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内容相辅的经典古文,并尝试在课堂教学中以合适的方法将古诗文与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融合。
  3.以《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优秀古诗文为诵读内容,研究经典诵读课的教学方法,创建出符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4.研究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如何进行经典诵读。
  5.研究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丰富学生写作内容,拓展学生写作思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影响。
  六、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方法
  1.通过学习省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吸收借鉴优秀成功的理论成果,为本经典诵读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深入实验班调查了解当前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找准经典诵读研究的切入点,并作为基本数据与实验后数据进行比较研究,提高经典诵读研究的效果。
  3.通过采取会课、实验课、研讨课、观摩课等研究形式,有针对性地对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的模式进行深层实质性研究,并总结出高效的诵读实践模式。
  4.以经典诵读研究实验小组为基本单位,不断尝试不同的经典诵读的内容及形式,通过对实验班间的横向比较以及纵向比较来研究,分析、论证、总结经典诵读活动的经验,探索出经典诵读教学的新模式。
  5.通过个案追踪的研究方法对在实践研究中摸索出学生喜欢的诵读方式,并对好的诵读教学模式进行归纳、总结、推广。
  七、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步骤
  1.做好活动的设计论证,对经典诵读研究的可行性、理论意义、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论证。
  2.加强学习,掌握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3.细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制定出每阶段的目标要求、实验步骤、具体措施。
  4.动员所有任课教师围绕经典诵读研究内容开展经典诵读研究,特别关注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研究,及时总结,发现好的经验和做法相互借鉴和学习。
  5.收集汇总研究数据、材料,科学分析、论证,详细总结,撰写活动总结,总结经验。
  学校图书室藏书近两万册,阅览室宽敞明亮,阅读氛围浓厚;信息技术阅读软件平台齐备,教学资源库内容丰富,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先进的物质保证,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我们勤于研究,善于总结,既有教学实践能力,又具备科研能力,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有较强的研究经验和能力,相信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指导下,定能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张青芬.形式多样进行经典诵读【J】.文学教育(下),2011(05)
  【2】田永梅.经典诵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3】李丹,陈雪东.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指导误区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3(37)
  【4】陈吉荣.浅论小学生经典诵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0(下)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发言人数不断锐减。在课上发言少,口语得不到训练提高,势必造成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母语的土壤,必须注重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 口语表达 敢说 会说  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发言人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刻不容缓。  语文教育工具性特点,决定了语文作为一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更加注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而教学导入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
【摘 要】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幼儿园户外运动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内容之一,户外是一个广阔的空间,能增加幼儿活动的空间和范围。研究表明,低结构材料对户外自主游戏有很大的助推作用,材料的提供和运用决定了幼儿的游戏水平,推动了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发展。  【关键词】  户外游戏 低结构材料 自主性 社会交往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幼儿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满堂灌现象比较多,学生接受知识都是被动的,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无法施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因此,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注重合作学习,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自主释疑 小学语文 课堂智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充分尊重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