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公办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公办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不匹配,同时传统的养老模式已满不足不了现代老年人的需求,这使得公办养老机构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其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也不可避免的显现出来。尤其表现在公办养老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服务,如公办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不高、保障项目与种类较少、职能定位不健全、发展活力不足,制度不完善等。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铜陵公办养老机构的现状,针对具体的问题,从多个视角为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革提供了对策。
  关键词:老龄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36-01
  公办养老机构是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其服务对象主要面向“三无”、“无保”、“低保”等生活困难的弱势老年人群体,大都采取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工作人员享受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1]。近年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特征为社会生产、就业、医疗、养老带来巨大压力,如何养老也成为社会热点。
  一、铜陵人口老龄化与公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
  2001—2010年的十年间,铜陵市老年人口年均增速达4.4%,是同期总人口年均增速的5倍多。2010年,全市60岁以上人口11.00万,占总人口74.01万的14.86%。[2]这表明铜陵人口老龄化特征已经十分明显,急需采取相应的举措来应对。
  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养老成为公众关注的重点,以公办养老机构为主要支柱的养老方式引发了社会的热议。从养老网上的数据可知,铜陵养老机构主要有敬老院,福利院,疗养院,老年公寓等。近年来,公办养老机构除了供养三无五保人外,也逐步向社会开放,接收来自社会上有养老需求的老人。公办养老机构在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与养老服务质量做出了重大的改进。总体上铜陵机构养老机构努力贯彻落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秉承“心系民生,回报社会”的公益理念,积极探索新型社会化养老方式,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根据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告,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94110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3043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8927个,互助型的养老设施40357个,军队离休干部休养所1783个;各类养老床位577.8万张,比上年增长17.0%(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2张,比上年增长11.5%)[3]。在全国养老机构大发展的情况下,铜陵的养老机构的数量也在增长,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
  二、铜陵公办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文的文字分析可知,铜陵公办养老机构在数量上有所增长,但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范围较窄,服务功能结构单一。
  跟许多城市的公办养老机构一样,铜陵公办养老机构由于资金主要依赖政府拨款提供,缺乏多元化的资金收入来源,导致其机构数量和床位难以应对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对机构养老的需求。据相关调查,我国有近一半的养老机构表示只接收自理老人或以自理老人为主,不收住失能老人[4]。这种现象在铜陵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只有少数的公办养老机构愿意接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即使愿意接收也是在协议中声明一些条款,这使得有些老年人不得不放弃机构养老。老年人最核心的养老需求便是医疗和护理,然而铜陵公办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却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致使养老机构的养、护、医、送相分离,从而服务功能单一。
  (二)公办养老机构缺乏“家庭归属感”。
  在铜陵,一些老人很难接受公办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一方面是受传统观念——“养儿防老”影响,另外一方面是公办养老机构很难照顾到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公办养老机构还停留在提供标准的、基本的物质生活成面。公办养老机构难以提供亲情给老年人,使得一些打算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放弃计划,选择其他方式养老。虽然公办养老机构也正努力努力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但现实是公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很低。
  (三)缺乏专业护工人才和管理人才。
  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所具备的疾病护理理论和专业知识不仅对老年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将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起到一定的积极引导效果。然而老年护理学在我国目前还属于新学科,缺乏相关经验。在铜陵由于专业护工人才工资偏低低,很难留住刚刚毕业且年轻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大学生。
  三、铜陵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革重点与解决对策
  (一)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的公办民营,扩大服务覆盖面,强化服务功能。养老作为关系全社会公众的公益事业,政府本该起到主导作用,然而却无法仅仅依靠财政就能解决社会的养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办养老机构的民营化无疑对政府和公众来说都是较好的。一方面,政府不用投入过多的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公众又能享受到经过有效整合的社会养老资源。
  (二)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服务的人性化,加强与老年的沟通。老年人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需求,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需求,公办养老机构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与老年人的沟通,让老年人的烦闷与苦恼被及时了解,并尽可能的去帮助老年人去解决问题。同时,公办养老机构内部人员应根据现行政策积极商讨针对不同的老年人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举措。只有这样,才能为老年人提供比较优质的人性化的服务。
  (三)加大专业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铜陵作为全国最小的地级市,相对其他大城市而言,对专业护理人才的吸引力不大。政府应该加强对养老专业护理人才的财政支持力度。根据《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的,要完善人才培养与就业政策,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5]为此,铜陵政府应加强与推进公办养老机构与校企之间的合作,共同培养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完善养老专业护理人才的人文及专业技能等方面课程的设置。在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的铜陵,要努力做好培养实用型养老护理人才的工作,提高对老年人的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学斌.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反思--以养老服务为例[j].社会工作.2009.(5)
  [2]铜陵市民政局.最新铜陵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11月30日
  [3]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02-26
  [4]张凯悌:《失能老人靠谁养老》,《中国社会工作》2011年第四期
  [5]国务院.关于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3-09-03
其他文献
摘要:《池塘》 是哈金长篇小说创作的开端,作品成功展示了弱势人物邵彬与强权领导斗争过程中自我价值的丧失与幻灭,具有普遍意义。哈金通过细致的刻画和绝妙的书写将小人物的悲剧人生展现得淋漓尽致,对80年代中国的官本位思想和群众的奴化心理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和冷静的反思。  关键词:哈金;《池塘》;小人物;反抗;自我价值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
期刊
摘要:青少年的“全人”发展,已成为当下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一个社会工作的小组案例,探索如何培养青少年群性发展意识,提升其人际交往的能力,为青少年“全人”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Friend Friend;青少年群性发展小组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300-01  一、小组背景  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教育,重视的不单是知识的
期刊
摘要: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是一部女性意味十足的作品。在《生死场》中,萧红以一个超乎寻常女人的视角和勇气,大胆而直白地透视一个民族的疮疤,为我们刻画一个充满宿命意味的生死场,并指出造成这悲剧的是生活的社会与女性自身的弊病。  关键词:萧红;《生死场》;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04-01  写于1934年的《生死场》是萧红的
期刊
摘要:《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创作的经典小品文之一,它虽然篇幅较短,但不仅境界清奇、情感真挚,而且蕴含着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痴人说梦感人至深,让人流连忘返。本文将从其行文构思、艺术特点、痴人性情等角度来浅析湖心亭看雪的意境与深意。  关键词:行文构思; 艺术特点; 痴人性情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12-01  一、
期刊
摘要:“长明灯”是宗法社会权力争夺与更迭的文化象征符号。企图通过熄灯夺取宗法权力的“疯子”,并不是一个意在启迪民众,打破乡土秩序的“启蒙者”。“疯子”的命运悲剧恰恰体现了强大的宗法共同体对反叛个体的规训。《长明灯》凸显了鲁迅对“启蒙”本身的根本质疑,更表达了作家对伪启蒙者消解五四“启蒙”之义的批判。  关键词:长明灯;启蒙;宗法秩序;权力争夺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作为民族电影中的优作,《婼玛的十七岁》成功地塑造了婼玛这个人物形象。而从人物形象意蕴的角度,透过人物的行为和情节的发展,导演将婼玛塑造成了一个诗意栖居的追求者的形象。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自然的人物形象特征;和谐的人物形象特征;孤独的人物形象特征。  关键字:诗意栖居;婼玛;自然;和谐;孤独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17
期刊
摘要:东晋一朝,政局偏安,佛学兴盛,江南山水,改变着士人们的心态,他们虽仍然谈玄,但是趣味正在慢慢地发生变化,由内正逐渐发现独立的人格,由外则发现了山水自然之美。因此,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上,东晋士人在探讨玄理时,山水则成为了他们悟道的载体,玄言诗正在逐渐向山水诗过渡。而在这个过渡阶段,既写山水又涉玄思,面对山水,进入玄思的兰亭诗正是这个特殊阶段的代表。  关键词:东晋;兰亭诗;山水诗;玄言诗;过
期刊
摘要:在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数字媒体的发展与推广与普及使每个人都快速且方便的参与到传播当中。而数字媒体应用的大爆炸,使我们无法自我的去判断事情的真与假。本文就以数字媒体与真实的距离更远还是更近展开分析。  关键词:数字媒体;真实;距离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29-01  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  数字媒体系统能够处理文、图、
期刊
摘要: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农村空心化在不断加重。本研究对我国空心化的生成过程从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研究了我国农村空心化的危机表现及其后果,最后从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入手,提出治理农村空心化危机的路径。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工业化;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
期刊
摘要:个案管理(case management)一词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在美国的医疗和社会服务文献中。20世纪90年代初期,因为失业率上升、贫穷的扩大,产生了许多复杂的问题,特别是流浪乞讨人员、艾滋病感染人群、需要长期照顾的老人、需要保护的儿童等,其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元化的服务,包括经济支持、住宅、医疗服务、就业培训和安置以及适当的社会支持等。但这些服务提供和输送,往往是缺乏联系、零散且分散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