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本效益最优化的含光伏发电配电系统分布式储能规划

来源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x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基于成本效益最优化的含光伏发电配电系统分布式储能(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DES)规划研究,将供电盈利、峰值发电效益、降损效益、延长供电系统使用时间效益、CO2排放及无功支撑效益进行最优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折现回收期(discounted payback period,DPP)和效益成本比(benefit-cost ratio,BCR)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建立全面的DES规划成本效益目标模型。此外,将DES优化规划与改善负荷功率因数及供电
其他文献
海岛作为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平台,由于远离大陆,受到资源补给的限制而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其中能源供给问题更是重中之重;目前近海岛屿的供电主要是依靠海底电缆输电线路和备用
为研究电池储能安装位置和储能系统容量对次同步振荡抑制效果的影响,本文将具有次同步振荡抑制功能的电池储能附加阻尼控制应用到中国华北地区某双馈风电场中,将电池储能装置安装到风电场中的不同位置,采用PSCAD时域仿真分析法,研究了储能安装位置对次同步振荡抑制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储能最优安装位置;在最优安装位置下,改变电池储能系统容量,研究不同储能容量对次同步振荡抑制效果的影响,从而实现电池储能在风电场中安装位置和容量的优化配置。
本文针对MMC型直流融冰装置提出了一种新的充电启动策略,以减小装置启动时的冲击电流。通过对启动过程中子模块充电各阶段进行分析,研究了子模块直流电容电压和启动电流的相互关系,得出无冲击电流的子模块电容电压的最小值。提出了一种启动冲击电流小、安全可靠的启动策略。对这种启动策略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启动过程的解析公式,得出了理论最大充电功率,在减小冲击电流的情况下,启动时间最短。并在一台全桥MMC型融冰装置上实施。实验效果与之前通用启动策略仿真数据相比,大大减小了的MMC装置启动充电过程中的冲击电流的幅值,提高
针对因电压不平衡而引起的各分布式电源相角畸变、并网电流不对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降阶谐振调节器的电压正负序分离及相角检测方法。介绍了现有正负序分离方法,就其运算复杂的缺点提出改进,并对改进的分离方法及其参数设计分析。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进的正负序分离方法能快速分离不平衡电网电压,得到实时相位角,保证了控制系统的实时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进行仿真,并通过实验验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为提高储能系统的利用率,改善微电网与电网并联运行下的电能质量,本文首先在分析非线性、敏感性负荷模型特征对并网点电压谐波分量扰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功能储能变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的微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补偿策略,在不改变储能变流器运行状态的前提下,结合多目标补偿电流的生成原理,利用PCS闲置容量快速并精确地选择性补偿谐波、无功及不平衡电流,以实现对并网电流补偿分量在畸变电压干扰下的输出电流控制,最后,搭建含储能装置的微电网系统,并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相关实验,结
下垂控制为直流微电网功率和电压的调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在传统的下垂控制方式下,各分布式电源在运行时线路电阻参数不一致,导致功率分配的精度降低,严重时可能导致电源过载问题,同时线路电阻的电压降会导致直流母线电压的降落,从而降低供电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电流-电压”的自适应下垂算法实现负荷功率精确分配,同时提出降低直流母线电压偏差控制方法,通过分析输出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引入自适应虚拟阻抗自适应调整下垂系数消除功率偏差,对母线电压优化采用平移电压曲线的方法来补偿电压降落,减小母线电压的偏差,提高供
级联H桥链式结构可有效解决中低压储能系统运行和管理问题,而链式储能系统各子模块输出功率含有低频波动电压,因此工程上多采用大电容以降低电容波动电压,避免设备过电压。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具有双向DC-DC链式储能系统的电流前馈控制法,通过前级DC-DC变换器产生二倍频波动功率输出,降低链式结构模块电容二倍频功率分量,从而可减少直流电容电压波动,大幅降低电容容值。本文详述了电流前馈控制实现机理,并通过实验有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在光伏构成的交流微网系统中,逆变装置通过公共连接点与大电网相连,通常采用下垂控制来维持光伏电源点的功率平衡和电压稳定,其中电压稳定通过无功补偿来实现。在光伏微网实际系统中,电压调节过大会引起电气设备脱网,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下垂无功补偿控制方案,具体是引入新型下垂系数来增加无功补偿动态性能。由于输电段线路阻抗不匹配,造成无功分配存在误差,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虚拟阻抗来提高无功分配精度,具体是采用动态虚拟阻抗来改善系统的阻性特征,补偿压降。将上述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实验来验证本文
菲律宾Mindanao-Visayas±350 kV/450 MW高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的企业走出国门,输出中国高压直流(HVDC)输电技术的又一成功范例.在此结合菲律宾电网的差异和工程特点,系统介绍
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实现可再生能源与电网统一协调发展的能源互联网系统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提出扩展的能源枢纽模型,基于考虑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技术的参与。分析日常负载需求(例如电、热和冷却)和使用时间能源价格来设置优化问题。为了优化总能源成本,构建了一个数学模型,其中包括一些约束,例如能源枢纽的输入输出能量平衡,电价,系统的容量限制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储能效率。比较了基于不同能源枢纽结构的运营案例,以评估太阳能应用和电池储能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对运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预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