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纹理分析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可行性。
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间,47例行NAC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病理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组和非病理完全缓解(non-pCR)组,分别测量NAC前和2个周期后的MRI纹理参数(能量、熵、惯量、相关和逆差距),其中正态分布用
±s表示,非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比较NAC前和2个周期后的MRI纹理参数变化差异,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到最佳预测参数及其诊断阈值。
47例乳腺癌患者NAC前和NAC 2个周期后的纹理参数变化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化疗前,pCR组的能量、熵、惯量、相关和逆差距分别为78.58×10-5(55.64×10-5, 135.23×10-5)、10.06±1.02、7 993.91±2 428.10、(4.76±0.99)×10-5和(18.10±4.13)×10-3,non-pCR组分别为76.84×10-5(48.68×10-5,154.15×10-5)、10.28±1.26、7 184.77(4 938.03,9 974.04)、(5.21±2.01)×10-5和(17.68±5.87)×10-3,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AC 2个周期后,pCR组的能量、熵、惯量、相关和逆差距分别为(542.11±361.04)×10-5、7.95±1.28、16 765.08±9 706.56、(0.43±0.07)×10-5和(12.18±9.82)×10-3,non-pCR组分别为133.00×10-5(79.80×10-5,239.00×10-5)、9.29±1.46、7 916.64(6 418.89,10 934.40)、(0.38±0.08)×10-5和(14.80±5.06)×10-3,除了逆差距外,能量、熵、惯量和相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AC 2个周期后,pCR组和non-pCR组的Δ能量、Δ熵、Δ惯量和Δ逆差距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AC 2个周期后Δ熵的AUC最大(0.81),其预测pCR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85.7%。
结论DCE-MRI纹理分析能够早期预测乳腺癌NAC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