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4日,新浪网新闻主页上传一视频新闻:《实拍李亚鹏曼谷机场殴打记者》。视频说明称,昨日下午,在曼谷机场守候一周左右的媒体记者得知王菲夫妇一行已抵达机场,便埋伏在各个角落,眼看李亚鹏推着手推车带着家人出关,记者们立刻冲向前去一阵狂拍。然而,当一名香港记者将镜头对准了抱在李亚鹏妈妈手中的小李嫣时,李亚鹏终于忍无可忍了,冲上前去与该记者论理,阻止其继续拍摄……并从视频画面上可以看到李亚鹏对该记者有肢体行为,同时还可以看到和听到另一名女记者频频挑衅激怒李亚鹏的言语举止,场面比较混乱。
令人惊讶的是,按照既往经验,李亚鹏此次“打人事件”大概可称之为“明星丑闻”,或可冠以什么“门”之类新潮术语,李亚鹏丧失理智的行为也是会遭受舆论强烈谴责的,这也是明星行为举止失当后必然受到的“礼遇”。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这次却并非这样。到7月25日中午笔者浏览仍在新闻网上的该视频时,发现网民跟评已达9700多条,而且还在继续快速攀升。而据笔者粗粗浏览这些跟评,发现除极个别跟评是对李亚鹏持谴责态度外,几乎全部是在谴责那些娱记的不良行为,而对李亚鹏表示同情和理解。网民这种压倒性的支持和同情李亚鹏,谴责媒体娱乐记者的跟评,大致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情绪偏激,观点偏颇,言辞非常激烈,甚至有“语言暴力”倾向;一类则是比较理性,既指出李亚鹏打人是不对的,也谴责那些娱记有悖职业道德与操守,为制造和拼抢新闻不择手段,不惜伤害他人的不良行为,同时对李亚鹏也表示理解和同情;相当一部分网友跟评表示明星也是人,他们的私人空间与生活应该受到保护与尊重,媒体不应该侵犯;还有网民认为明星也有他们的伤痛与隐痛。李亚鹏情绪失控,与在这方面曾遭遇过一些媒体的伤害,今次又遭遇类似现象,况且现场又有娱记频频挑衅等因素不无关系。
怎么看待网友的跟评?笔者分析,实际上,绝大多数网友并非“力挺”李亚鹏不理智的肢体行为,而是表达了对一些娱乐记者的不良行为极度反感和强烈不满。
广大网友的新闻跟评也体现了一种新闻现象,也是一种舆论环境。笔者认为,这一视频新闻的网友跟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社会民意。可以看出,许多网友并不是从这则“娱乐新闻”、“明星打人事件”中追求“刺激与快感”,而是以现代社会理念,比较客观理性地分析和认识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网友以及网评的逐渐理性与成熟。
笔者以为,这件事情的一方当事人新闻媒体娱乐记者虽然并非内地媒体记者,但对内地媒体及其记者,尤其是娱乐新闻记者,却是有警示意义的,不无借鉴作用。毋庸讳言,我们内地媒体,尤其是一些娱乐性媒体、一些娱乐新闻、一些娱乐记者,也存在种种“愚乐”与“丑乐”现象。其表现是:追求眼球效应、追求感官刺激、追求低级庸俗、追求假恶丑,以哗众取宠;热衷于明星丑闻、热衷于明星“性闻”、热衷于明星“私闻”、热衷于明星“怪闻”,以制造轰动效应;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瞎编滥造、制造噱头、故意炒作,则是惯用招数,乃至下三滥的狗仔行为;一些媒体记者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对待娱乐新闻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严肃态度,境界矮化、思想浮躁、利益驱动,则是症结所在。这些现象亟待引起警觉,并切实纠正,以正娱乐媒体、娱乐版面、娱乐新闻以及娱乐记者的风气。
我想用这样两句话作为结束语,第一句话是,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和理由,李亚鹏对记者动手都是非常错误的,理应受到谴责;第二句话是,一些娱乐记者搞“新闻”的手段是非常丑陋的,甚至不惜伤害当事人,丧失起码的职业道德,这就更可恶了,同样应该受到谴责!这不是“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各有各的错误,演艺界的人物与媒体娱乐记者都应该从中汲取教训。
令人惊讶的是,按照既往经验,李亚鹏此次“打人事件”大概可称之为“明星丑闻”,或可冠以什么“门”之类新潮术语,李亚鹏丧失理智的行为也是会遭受舆论强烈谴责的,这也是明星行为举止失当后必然受到的“礼遇”。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这次却并非这样。到7月25日中午笔者浏览仍在新闻网上的该视频时,发现网民跟评已达9700多条,而且还在继续快速攀升。而据笔者粗粗浏览这些跟评,发现除极个别跟评是对李亚鹏持谴责态度外,几乎全部是在谴责那些娱记的不良行为,而对李亚鹏表示同情和理解。网民这种压倒性的支持和同情李亚鹏,谴责媒体娱乐记者的跟评,大致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情绪偏激,观点偏颇,言辞非常激烈,甚至有“语言暴力”倾向;一类则是比较理性,既指出李亚鹏打人是不对的,也谴责那些娱记有悖职业道德与操守,为制造和拼抢新闻不择手段,不惜伤害他人的不良行为,同时对李亚鹏也表示理解和同情;相当一部分网友跟评表示明星也是人,他们的私人空间与生活应该受到保护与尊重,媒体不应该侵犯;还有网民认为明星也有他们的伤痛与隐痛。李亚鹏情绪失控,与在这方面曾遭遇过一些媒体的伤害,今次又遭遇类似现象,况且现场又有娱记频频挑衅等因素不无关系。
怎么看待网友的跟评?笔者分析,实际上,绝大多数网友并非“力挺”李亚鹏不理智的肢体行为,而是表达了对一些娱乐记者的不良行为极度反感和强烈不满。
广大网友的新闻跟评也体现了一种新闻现象,也是一种舆论环境。笔者认为,这一视频新闻的网友跟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社会民意。可以看出,许多网友并不是从这则“娱乐新闻”、“明星打人事件”中追求“刺激与快感”,而是以现代社会理念,比较客观理性地分析和认识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网友以及网评的逐渐理性与成熟。
笔者以为,这件事情的一方当事人新闻媒体娱乐记者虽然并非内地媒体记者,但对内地媒体及其记者,尤其是娱乐新闻记者,却是有警示意义的,不无借鉴作用。毋庸讳言,我们内地媒体,尤其是一些娱乐性媒体、一些娱乐新闻、一些娱乐记者,也存在种种“愚乐”与“丑乐”现象。其表现是:追求眼球效应、追求感官刺激、追求低级庸俗、追求假恶丑,以哗众取宠;热衷于明星丑闻、热衷于明星“性闻”、热衷于明星“私闻”、热衷于明星“怪闻”,以制造轰动效应;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瞎编滥造、制造噱头、故意炒作,则是惯用招数,乃至下三滥的狗仔行为;一些媒体记者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对待娱乐新闻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严肃态度,境界矮化、思想浮躁、利益驱动,则是症结所在。这些现象亟待引起警觉,并切实纠正,以正娱乐媒体、娱乐版面、娱乐新闻以及娱乐记者的风气。
我想用这样两句话作为结束语,第一句话是,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和理由,李亚鹏对记者动手都是非常错误的,理应受到谴责;第二句话是,一些娱乐记者搞“新闻”的手段是非常丑陋的,甚至不惜伤害当事人,丧失起码的职业道德,这就更可恶了,同样应该受到谴责!这不是“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各有各的错误,演艺界的人物与媒体娱乐记者都应该从中汲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