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γ-内酰胺水解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

来源 :微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zz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γ-内酰胺是合成两种抗艾滋病药物(-)carbovir和(-)abacavir的重要原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微生物酶法拆分(+/-)γ-内酰胺生产(-)γ-内酰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N-乙酰苯丙氨酸为唯一碳源,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了69株具有酰胺水解酶活性的菌株,利用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确定了其中20株有较高的酰胺水解酶活性,利用手性色谱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得到了一株具有较高立体选择性,能拆分(+/-)γ-内酰胺而获得(-)γ-内酰胺的菌株L29.9,对该菌株的产酶培养基的碳、氮源及初始pH值等进行了
其他文献
将磁控溅射物理气相沉积(MS-PVD)和电子回旋共振-微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ECR—PECVD)技术相结合,在铜基体上通过制备两种不同的过渡层,成功地沉积了类金刚石膜。拉曼光谱结
对1996年至2001年间自我国部分养鸡场发病鸡或死亡鸡分离鉴定的8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基因(NSl)进行了扩增和序列测定,并分析和比较了其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
近年来,关于溶剂萃取法回收Cr(Ⅲ)的文献报道较多,而对其反萃行为的研究则较少。酸性磷氧类萃取剂负载Cr(Ⅲ)后易发生缩合反应,形成难以被反萃的稳定缩合物,萃取剂难以再生,即发
分别以苯、甲苯为碳源,从厦门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富集筛选获得了2株苯降解菌B1、B2和2株甲苯降解菌J2、J6。16S rRNA基因鉴定结果表明B1、J2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B2
采用RT-PCR技术从瑞典的北极云杉卷叶蛾幼虫中扩增出抗冷冻蛋白基因,利用基因枪法遗传转化草菇.PCR检测和Southem杂交结果证明,抗冷冻蛋白基因已整合进草菇基因组.低温胁迫试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油藏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点,认识油藏微生物的生态功能。【方法】利用3种油藏微生物研究中常用的富集培养方法,对胜利油田单12区块S12-4油井产出水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