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的可行性路径探索

来源 :经济视角·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化经济体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完善,这就要求现代化管理要进行创新,以便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与生存空间。本文对当前社会管理以及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挑战展开进一步讨论,尤其是对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提出了可行性的创新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我国现代社会快速、稳定和健康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解析,对基层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进行了概括,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可行性路径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结构转型;体制转轨
  作者简介:刘森(1978-),男,河南周口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2.9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2-209-03
  一、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
  社会管理从“社会”诞生之日就已经出现。社会管理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形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从而能够正常协调与规范社会组织、社会关系以及社会行为。所以,对社会管理进行创新是需要着实本土的。它需要结合本国国情和本地区的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在充分了解该地区的文化背景之后才能够予以展开。
  我国的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坚持走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道路,同时也要结合现实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还要充分考虑到长远的社会发展。因此,今年党和国家重新进一步对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进行了重要的研究部署。我国目前既面临各种发展机遇,又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经济体制上产生了重大变革以适应当前经济模式的需要。而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快速的发展。这些变化给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当前的社会管理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也成为了党和国家的战略性问题,这也是我们实行小康社会建设、进行中华民族复兴道路必须面临的问题。
  二、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社会管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国家都保持着高度重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已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革、利益结构的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改变,让我国在社会管理方面都面临很多的问题和新情况,而我国的社会管理在诸多地方也存在着缺漏,如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等。
  (一)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挑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任务艰巨,既要进行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之后的进程,又要参与当前的现代化,包括由于新技术革命推动迅速发展的后现代化。与传统现代化相比,信息现代化的社会机构转型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信息现代化诱导的社会结构转变没有相关的实践活动。亨廷顿曾经说过“稳定是现代性的一个特征,不稳定是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有研究者阐明当一个社会的GDP处于1000-3000 美元之间时,是一个相对不稳定的时期,我国的社会管理实践也验证了这一研究结果。如果社会存在不稳定性因素,那么说明当前的社会管理体制等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要针对根本性的问题,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和创新,彻底从体制上、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任务艰巨,既要进行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之后的进程,又要参与当前的现代化,包括由于新技术革命推动迅速发展的后现代化。传统的现代化我国还可以主动应对,而对于信息现代化我国只有被动的接受。信息现代化具有世界性,推动了世界发生重大的变革、出现了更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世界的边缘政治和地缘政治。我国既处在传统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处于信息现代化的进程中,在这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浪潮中,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更加复杂,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总之,我国目前的社会管理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就是现代化过程。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带来的挑战
  从经济角度上看,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向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转变,给社会管理造成了重要的冲击。实际上,经济体制的转型不仅仅是经济方面进行转型,也是对整个社会的组织方式进行重要的调整。
  我国对资源分配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影响了利益分配和利益格局,产生了冲突,整个社会的安全系数降低,极大地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就要求社会管理要改变、要创新。更进一步讲,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经济体制出现了转型,这必然对非经济部分产生重要的影响。实际上,经济体制的转型不仅仅是经济方面进行转型,也是对整个社会的组织方式进行重要的调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之上,参考了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的优势,能够快速地发展。与经济体制有间接关系的部分则发展相对缓慢,这主要是由两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造成我国无法直接实施或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我国经济发展快速,但社会发展却出现严重的滞后。
  (三)幅员辽阔的地理形式带来的挑战
  我国作为一个幅员大国,版图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民族与民族间以及地区与地区间的差异,对社会转型造成了困难,对经济体制转轨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各民族、各区域间无法实现一致,不能做到“一刀切”。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产生了严峻的考验。再有,幅员大国常常存在一个问题:怎样维系好中央与地方各个政府的关系问题,怎样保证各个地区人群和谐发展、维持地方发展的自主性、灵活性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面对信息化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搜集、分析处理、传递等各种信息,要进行有条理的归纳并总结。尤其是幅员大国,人口众多,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处理和传递。因此,实际上信息化给社会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要充分挖掘信息化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能力,并进行创新。   三、社会管理创新路径分析
  基于如上种种挑战,我国的社会管理领域在近年来的问题迅速增多,这是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水平的集中表现,所以对社会管理进行创新迫在眉睫。对社会管理进行变革和创新。我国要针对目前处于的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两方面的问题进行社会管理创新。
  (一)社会机构调整带来思想观念上的转化
  从追根溯源上,近十几年来所发生的社会机构调整,我国社会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表面上是社会发展的新现象,其实是要进行现代化必须进行的废除旧思想、旧体制、旧方法的必要过程。社会结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中国进行现代化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就正式开始,即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旧三民主义开始追求的“大同”到新三民主义等中国近代史都是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历史。经过17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具有中国特色的手段:群众路线的方法可以对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群众工作能够有效的针对当前的全球化大潮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实质上,群众工作处理社会结构转型的原则和基本前提没有产生本质性的变化。近十几年来,全球环境复杂化、多元化,内部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导致了党领导的群众工作没有最大发挥其优势作用,甚至被忽略。实际进行政策实施的时候,在工作机制、工作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群众工作并未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依靠群众路线是我国目前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手段,应当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把群众工作的重点,根据当代的国内、国外的大环境对群众工作的方式、手段、工作机制进行调整和创新,特别注意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从底部抓起,创新并调整社会管理体制,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责任和义务,使之参与社会管理工作。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管理工作进程
  深刻认识到全球信息化和新技术革命对社会结构转型的冲击,要意识到新技术、新方法对社会管理工作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在全球范围,信息化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是一次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我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在两种现代化方式的叠加下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于信息化等现代科技带来的对社会结构转型的影响,用过去的、旧的方法手段不适应,又不能通过合适的方法手段阻碍其新技术的进行。这时,应该充分意识到新的技术、科技方法手段对在社会管理上的应用和创新,应该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社会管理进行创新,用“新”管理“新”的方式解决。
  新技术、新方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能够解决旧技术、旧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社会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相反,社会的发展也为社会管理的变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发展。面对信息化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搜集、分析处理、传递等各种信息,要进行有条理的归纳并总结。尤其是幅员大国,人口众多,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处理和传递。因此,实际上信息化给社会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要利用充分挖掘信息化在社会管理的应用能力进行创新。
  (三)社会组织方式的转变,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方向
  经济体制给社会组织方式带来了转变,要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利用群众的参与、创新解决社会管理面临的挑战。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主要的成果:一是放权让利,将最初的一种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局面,由中央决定的决策权交予市场主导。二是通过市场进行价格调整,放弃政府主导的计划指令,通过市场的作用进行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资源的配置方式由集中转变为分散的、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的需求信号通过市场进行集中,通过市场进行配置,自动进行供给。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核心是资源配置方式由集中转为分散。当然,相对于社会管理来说,旧的社会管理方式的集中化已经不能适应多元化需求的发展,多元化的发展需要社会管理能够收集、传播多元化需求和自动进行供给的机制相适应。社会管理面临的经济体制的转轨、经济结构的调整、政治和利益格局的变化,原有的不在适应其发展,这也导致了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解决问题要从本质入手,当前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将旧的集中式转变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分散式。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党的领导,政府具体负责,社会参与、公众参与等协同进行。其中,党的领导,由政府具体负责的部分体现了集中的部分;社会参与、公众参与体现了分散的部分。社会协同是有多元化的需求对社会管理自动分散的供给,公众参与体现的是在多元化人的社会收集和传递信号的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党的长期探索,社会管理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本原则已经开始形成,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不断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应松年.社会管理创新引论[J].法学论坛,2010,(06).
  [2] 莫于川.行政法治视野中的社会管理创新[J].法学论坛,2010,(06).
  [3] 杨建顺.行政法视野中的社会管理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01).
其他文献
从高山金粉蕨(Onychium contigqum)地上部分的甲醇抽提物中分到8个成分:高山金粉蕨甲甙(1),高山金粉蕨乙甙(2),金粉蕨素(3),反式桂皮酸(4),瓦利甙(5),β-谷甾醇(6),胡萝卜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需要积极做好裂缝的防控,避免裂缝的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财务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绩效的考核方式之一,一直存在于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它展示了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发展中抵抗风险的能力.本文就企业财务风险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探讨企
基于目前研究很少关注土拱效应模型的适用条件和演化规律的现状,采用自制平面应变模型对砂填料桩承式路堤在不同桩间距下的宏观土拱形态,以及宏观土拱在桩间土下移过程中可能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此种背景促进了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所以说当前阶段建筑材料越发多样化.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内隔墙板是在此种背景下研发成功的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