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学习情境;开放题;分层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2(B)—0044—01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主动构建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教师应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进行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的建构.
例如:在讲“面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时,可提问学生:“为什么教室的门无论开多大角度都始终与地面保持垂直?”这样的设计能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改变其被动状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开放题的教学,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更新、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个性化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认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例如:学习了函数概念后,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
(1)函数由哪三个要素组成?与映射有何关系?
(2)自变量是否一定用x表示?两个函数相同的条件是什么?
因此,教师只有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地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进步,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2(B)—0044—01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主动构建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教师应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进行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的建构.
例如:在讲“面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时,可提问学生:“为什么教室的门无论开多大角度都始终与地面保持垂直?”这样的设计能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改变其被动状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开放题的教学,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更新、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个性化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认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例如:学习了函数概念后,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
(1)函数由哪三个要素组成?与映射有何关系?
(2)自变量是否一定用x表示?两个函数相同的条件是什么?
因此,教师只有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地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进步,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