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常用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来源 :生物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常用药食两用植物及其利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表明,西双版纳有傣族常用药食两用植物226种(含变种),隶属于76科184属.其中,双子叶植物62科179种,单子叶植物11科44种,蕨类植物1科2种,裸子植物1科1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有101种,占比44.69%.优势科主要集中在豆科(Fabaceae)17种、葫芦科(Cucurbitaceae) 12种和姜科(Zingiberaceae) 11种;单种属优势明显,有162属,占总属数的88.04%,占总种数的71.68%.傣族药食两用植物的利用以蔬菜类居多,有108种,其次是水果类有50种.傣医药用部位以地下部分最多;药效以清火解毒种类最多,有122种植物具有该功效.做了化学成分、营养成分和安全性评价试验的植物分别有189种、98种和144种.本文对西双版纳傣族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传统食用方法、傣医应用知识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可为傣族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三维同震地表形变场对于地震形变特征解译和断层滑动分布反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地表应力应变模型(SM)和方差分量估计(VCE)的InSAR三维地表形变监测方法(SM-VCE),通过顾及一定窗口范围内不同像素点三维形变之间的力学关系(SM)建立函数模型,显著增加了多余观测个数,进而可利用VCE实现不同类InSAR观测值之间的精确定权。相比于传统的单点解算方法,基于窗口的SM-VCE方法可显著提高三维
沉香为名贵南药,作为中医临床常用理气药,记载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现代药效学研究显示,沉香有镇静、镇痛、抗菌、抗炎、抗肿瘤等较广泛的药理活性.前期受资源限制,其药理学研究相对薄弱.课题组对“通体结香技术”的突破,解决了药材来源的瓶颈问题,并开展了系统的药效学研究.针对本课题组已证实的通体沉香的药效进行概述,并比较通体沉香与传统沉香药效作用的异同,为更好地指导通体沉香替代传统沉香在中医药临床应用、深入通体沉香的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