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超长氮化铝纳米线的制备及场发射特性研究

来源 :液晶与显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ycong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道了一种通过直接氮化Al粉合成氮化铝(AlN)纳米线的方法。该方法无需任何催化剂,并且可以获得大面积的单一形貌的AlN纳米线。所制备的AlN纳米线的平均长度超过20μm,直径为30~125nm,是沿着[001]方向生长的单晶六方纤锌矿结构。场发射特性测试结果表明,AlN超长纳米线的开启电场为6.3V/μm,阈值电场为12.2V/μm,最大电流密度达1440μA/cm^2。这暗示着AlN超长纳米线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冷阴极纳米材料。 更多还原
其他文献
以烷基环己基酮、1,2-二氟苯为起始原料(或以2,3-二氟烷基苯为起始原料),采用正丁基锂低温下制得金属锂化试剂,再经过系列反应制得4-烷基环己基-2,3-二氟碘苯(或4-烷基-2,3-二氟
提出一种由X-射线发生器、光学光纤、荧光光谱仪组成的用于测定X-射线发光材料的新装置。该设备可以测定X-射线发光材料的荧光强度随着波长的变化曲线、荧光强度随着激发时间
采用硬脂酸对TiO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以明胶-阿拉伯树胶为壁材,通过一步复凝聚法制备了白色电子墨水微胶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动态光散射仪分析表明,改性后的TiO2
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的形貌对其电光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控制固化条件实现对PDLC形貌的调控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采用可逆加成一断裂链转移自由基(RAFT)聚合法制备了PDLC
通过分析和研究嵌入式微处理器LPC2378和液晶模块OCM12864-1的功能特点,利用自主设计LPC2378系统板和OCM12864-1液晶模块构建了一个菜单显示系统。从软硬件两方面阐述了LPC23
通过研究新型荧光材料2-(2-溴-5-乙烯-噻吩)-8-羟基喹啉锌(BTHQZn)的电致发光特性,发现BTHQZn具有良好的电致发光特性和空穴传输特性,利用此特性制备了掺杂型有机电致黄光器件,结
为了适应工业化现场应用和仪器仪表测试系统的终端显示需要,提出运用DSPTMS320LF2407A控制液晶显示模块的接口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DSP和液晶屏控制器的硬件连接和软件设计,软
以非晶硅为晶化前驱物,采用镍盐溶液浸沾的方法可以得到超大尺寸碟型晶畴结构的低温多晶硅薄膜。所得多晶硅薄膜的平均晶畴尺寸大约为50μm,空穴的最高霍尔迁移率为30 .8 cm2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3,5-二氨基苯甲酸{6-[4′-(苯基)苯氧基]}己基)酯(C6-DABBE)、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为单体,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共聚合成一系列含有联苯侧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