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骑楼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到了骑楼老街,其实就不想走了。
  那一天,我们跑了好些个地方,进了五公祠,拜了海瑞墓,过了世纪大桥,看了椰林大海,最后到了骑楼老街。然后,我们就不想走了。脚步摇摇晃晃,眼神扑朔迷离,只想寻一堵墙下的一把旧椅子,在太阳即将落下的时候,坐下来听一段历史沧桑,看一眼世事繁华。
  骑楼老街,是海口的一处特色风情街,也是诗人、美食家趋之若鹜的寻古处。听说,海口的骑楼老街是20世纪初一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所建。骑楼大多布满了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巴洛克的味道。骑楼楼层都不高,两三层的居多,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以及凭栏、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
  骑楼老街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老街有闻名遐迩的四牌楼,楼里面有商人,有剧场,有可人儿,更有故事。骑楼老街这幅历史的画卷,给诗人徒增了许多哀伤和叹息,给画家留下了不尽的风景与内涵,给美食家端上了永不重样的一盘盘、一串串、一碗碗小吃。老街的骑楼就像一个个看尽繁华的老人,端详着眼下的每一个奇妙的细节。

2


  老街的骑楼有很多,有一座名唤五层楼。它是由时任越南西贡市汇理银行董事长的吴乾椿,用从南洋运回来的石料、木材修建起来的。作为几十年前海口最大、最豪华的旅馆,它一度是海口的标志性建筑,并经营过大剧院、电影院等。
  画家高剑父曾经作过一幅名画,就唤作《五层楼》,听说画里的内容也是主打历史古建筑的主题,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说过海口的这一座楼。如果有一天,有个人告诉我,这幅画是海口的五层楼,我一定会停下来仔细品读,不问价格,不问出处。
  其实,每一座骑楼都有说不尽的故事。一个个精致入微的雕刻,一处处蓦然回首的往事,都是一部南洋史诗里的符号,穿过时光的尘雾被我们遇见。还有那些脚下的瓦石,在岁月里静躺着,在历史中堆砌着,等待着。

3


  诗歌里的《骑楼老街》让我们看见文艺的远方,骑楼老街的老建筑让我们看见时光的远方,而骑楼老街的老人,则让我们看见历史仿如昨日。
  几十年前,一股闯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在异乡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叶落归根”。祖辈们在带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时,海南也出现了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那时,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错落毗连在一起,店屋前连廊连柱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既可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天地,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又可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放交流场所。骑楼,成为当时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
  这时,我们仿佛看见一组《下南洋》的雕塑,復制了百年前一再重演的场面。靠着船舷,他们一个挥着手臂告别,一个手拱喇叭,拼命地呼喊,谁也听不清在喊什么,谁也不知道在喊什么。所有方言,此刻都被路过的风,准确地翻译。
  真的,只要你愿意安静地坐下来,只要你愿意搭讪的话,坐在骑楼下歇息的老人还能说起数十年前的盛况,医院、码头、旅馆、饭店,就是这样促成了一条老街的昨日繁华。

4


  这两年,喜欢旅行的人特别喜欢一句话:除了眼前的苟且,我们还有诗和远方。似乎只有远方才是好的。然而到了海口,到了骑楼老街,我们却发现,这里不再是远方,这里就是“此地”,此地安好,你可以歇下。
  当然,歇下的理由不完全是因为历史,还是因为当下。
  历史和远方的东西,自有一种诉说不清的魔力,有时候让人潸然泪下,有时候让人奋起前行,走在骑楼老街的路上,有着明显的历史穿越感。只是,时代瞬间变迁,人们爱上匆忙,都在使劲儿追逐什么。追逐什么呢——很多,主题就是“远方”。停下来就会被时代抛弃,这就让人觉得累,觉得无暇驻足,觉得身心疲惫。
  但在骑楼老街,有那么多的物事让人可以安稳下来,譬如老房子,譬如诗歌里的故事。何不守着一座骑楼,守住历史和现在,再慢慢地品度时光。
  阿兰·德波顿曾写过一本书,叫《幸福的建筑》。我猜,骑楼老街也在写一本书,叫《幸福的骑楼》。这条骑楼老街的幸福,在于这里不再有下南洋的离愁。只有背井离乡,失去故乡的人才需要离愁,而骑楼老街是故乡,更是完整的家乡。
其他文献
围观一根棕色的麻绳,你平淡地看它生长着刺人的纤维,认定这是一位长期体力劳动者,日常负责捆绑重物。然而,它热爱拉伸和盘绕,在并不怡人的花纹里发展着自己的温情,是我们谁也没有想到的。  它粗糙地滑入了一个西班牙的动画短片,习惯性地发挥着牵引作用。而这次,它不再拖曳那些沉重而强硬的物体,转而发挥起了不可思议的疗愈作用,沟通着两份特殊的童年,浸润着唯美而沉痛的孩子气。这部动画短片名叫《小绳子》,又名《遇见
我喜欢看到有某种热情的人,这个还真跟年龄没有关系。蔡澜先生一把年纪了,还说自己的健康秘诀是吃肉、喝酒,不运动。这话真是看得我乐了好一阵子,聪明人才知道放松快乐、保持某种持续的热情、做个有意思的人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BBC紀录片《冰冻星球》的女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讲过一件事,她说人活着,就是要尽量让自己变得有趣,要过瘾,即使是工作。她曾经在北极遭遇了北极熊,北极熊表情很凶,她当时一下就呆住了,下意识
开学的第一周,学生们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分配课外任务,他们急切地想要知道自己在本学期里要做些什么。和所有的事情一样,有些任务会比其他的更有趣、更招人喜欢,也是大家都竭力争取的。在分配任务的时候,老师会把学生在过去一年里的表现考虑进去,其中最突出的是丽塔:一个善良、恬静的女孩,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任务。所以,大家心照不宣地认为,这一次最好的任务——照顾班级的狗,一定非她莫属。  每个学生都得到了
英国北海岸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布莱克霍尔煤矿镇,最近它上了热搜,被人称为“红包小镇”。原因是从几年前开始,镇里的村民时常会捡到红包,有时在路上,有时在家门口,人们向警察局报案,但毫无结果。不过,前些日子,“失主”浮出水面,这个不解之谜终于有了答案。  原来,红包背后藏着一段简单而又暖心的故事。  2014年的一天,乔治大叔早上去镇里采购,在一条必经之路上,他看到一小捆东西,拿起来一看,居然是一
我国古时的汉代,在山西省谷远县(现山西省沁源县)和铜鞮县(现山西省沁县)两县交界处的羊头山地区,出产了一种特殊的黍谷,这种黍谷非常神奇,若把90颗黍粒排成一排,就能决定五音的音准;若把黍粒横作一排,一颗为一分,10颗为一寸,可当计量单位用。  羊头山位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北部十二千米处的神农镇,自古就是泽、潞两郡的分界地。它现存有大量的历史古迹遗址,如神农城、炎帝庙、清化寺、神农井、五谷畦、秦百里长
中学时,我有一位喜欢画画的朋友。那时候,我们常常一起画静物水粉画,或者跑到野外写生。那时,我们的愿望就是能够成为一名画家,最起码从事与美术相关的职业。  后来,我们一起报考了美术师专,却分别在初试和复试被淘汰。记得那段日子,我们的心情很是灰暗,仿佛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我们常常探讨,要不要继续画下去。  后来,我们一起考上了职业高中,毕业后又一起被分配到一个山区的酒厂。我们都做着和美术毫不相干的事情,
清朝彭玉麟有“活阎王”之称,民间传言:“彭公一出,江湖肃然。”  彭玉麟曾任长江巡阅使,每年都会沿江巡视,地方军营长官知道他崇尚俭朴,听说他来都会命令手下赶紧把厅里陈设的古玩及华丽铺陈一律撤去,才敢迎入。一次,彭玉麟视察军营,一个副将刚以千金购买了一只玉钟,听说彭玉麟来了,捧起就跑,不小心砰然坠地。这场景恰好被彭玉麟看到,他笑道:“惜哉!”副将悚然垂立,头都不敢抬。  一年,彭玉麟沿江巡视路过合肥
对她来说,洗澡是一种近乎信仰般的仪式。  去澡堂的路很长,需要拐四个弯,上三次台阶,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但提着洗澡篮的她心里是雀跃的,就连平常在篮子里沉闷不语的瓶瓶罐罐,此刻也格外兴奋地纵跃起来。  已近夏天。她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这种变化——除了不断攀升的温度、宿舍门口那群缩在树荫里的橘猫,去澡堂的人数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她心里是怀有一种奇怪的占有欲。  “哼,这群冬天不常来澡堂的家伙,”她在心里
曾经无数次想过母亲苍老时会是什么样子,也曾在擦肩而过的老人中,复制、粘贴记忆影像,寻找或者可以属于母亲的那一份姿态。可是,内心深处终是吁叹,母亲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太年轻,她穿着绣花衬衫,笑容灿烂盛开的样子,无法覆盖。  静静思考的时光,习惯隐藏的东西似乎也汩汩涌来。女儿站在旁边,我顺手把正在切的水果夹一块塞到她嘴里,看着她被宠溺的笑脸,我柔软的笑容下,凉沁的河沙在心里铺陈,关于母亲的记忆缓缓流过。
二战时巴格拉季昂战役,《红色警戒》的作者彼得·乔治还是一名上士。那天,硝烟弥漫,子弹横飞,彼得亲眼见到自己的好友哈尼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恐惧撕扯得他心惊肉跳。  瞬间犹豫后,战壕里的彼得请求中尉约翰允许他返回到战场中间的“无人区”,把受伤的战友哈尼背回来。“你疯了?你可以去,但哈尼可能已经牺牲了,你却要冒着随时丧命的危险,这么做不值得。你救不了他,我也救不了他。”约翰怒吼道。在穿过平静的封锁线时,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