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特:下一个目标—— 9秒52

来源 :启迪·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z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尔特的飞翔,使其他选手变成了慢走的母鸡。
  
  博尔特一踏入伦敦南部著名的朗伯斯学院大门,就被一拥而上的各路记者拍个不停,学生们也拥抢过来,只为目睹这个“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在2009年柏林田径世锦赛上,博尔特以惊人的9秒58刷新了自己保持的9秒69的百米原世界纪录;几日后,在男子200米比赛中,他又以恐怖的19秒19刷新了自己保持的19秒30的原世界纪录。7年时间,3块奥运会金牌,数次打破世界纪录,这个牙买加选手成了田径场上的巨星,全世界都在称赞他在跑道上令人错愕的疾速以及不断的自我超越。整个世界都在议论这个飞人究竟能跑多快?
  这只从“鸟巢”中飞起的巨大怪鸟,完全颠覆了人类对速度的定义,他的飞翔,使所有其他选手变成了慢走的母鸡。事实上,把博尔特比喻成什么已经成了一道世界性难题。对于这样一个旷世奇才,一个颠覆了世界对终极速度认同的牙买加人,用什么比喻都显得苍白、不贴切。
  也正因为如此,博尔特在全世界都受到欢迎。他受欢迎的程度在朗伯斯学院表现得格外明显,整座学院都洋溢在对博尔特出席的期盼之中。30多个激动不已的孩子们守候在大厅里,坐立不安地等待着飞人的出现。当博尔特最终从孩子们身后的楼梯出现时,一个个小脑袋都随着偶像的脚步扭转了180度。
  第一个提问的是个6岁的黑头发男孩:“你还能在9秒时间里做些什么?”
  博尔特听了咯咯直笑,他说:“事实上我从来没尝试过做其他那么快的事情。”
  
  我小时候是个很闷的人
  Q:你在牙买加的一个深山小村——舍伍德康坦德长大。那是个怎样的地方?听说邻居对你洗澡的细节都一清二楚?
  A:确实,正如你所说,镇子里的每个人都相互认识,而且我跟村里的人很熟。不过我们也有地方玩耍,我们下课后会在街上玩板球和足球之类的游戏。但我大多数时间会呆在家里,我是个很闷的人,因为我爸爸不喜欢我到处玩,他很严厉。
  
  Q:这么说你小时候不怎么捣蛋?我们可是听说你经常搞恶作剧……
  A:我小时候确实不怎么调皮,我经常去河边,骑自行车,运动和打游戏。后来长大了一些我们就喜欢胡闹。比如,有一次我们15个人挤进了一辆出租车,那车简直就像一辆四轮马车。当司机停下车要把我们拉出来的时候,我们拔腿就跑,也没付钱。(博尔特大笑)我们全是练跑步的,很能跑,他一个也追不上。等到他停下来喘口气的空当,我们早跑得无影无踪了。
  
  Q:你喜欢田径么?
  A:田径有很多乐趣。我天生跑得快,总是超过别人,我很享受这种感觉。我从来没输过,直到13岁参加一场金斯敦全教区的青年锦标赛。那是我第一次在赛跑中输掉。我觉得不安?倒也不是,我当时只是想:再也不要输了。
  
  Q:你知道那个孩子为什么赢了你?
  A:我不知道。也许他正在什么地方说:“我在更年轻的时候就打败了那个家伙。”
  
  Q:你小时候心目中的英雄是谁?
  A:事实上我小时候最喜欢巴基斯坦板球队,尤尼斯(Waqar Younis)是最伟大的板球运动员,我特别喜欢看他的比赛。之前我一直是巴基斯坦板球队的超级球迷,直到后来我长大了些,懂得该为自己国家的队伍加油。
  
  下一个目标:9秒52
  Q:你练田径之后呢,有人让你佩服么?
  A:那应该是邓·夸里(Don Quarrie)和迈克尔·约翰逊(Michael Johnson),我教练总是说“这些家伙真的很不错”,于是我就开始看他们的视频。夸里是跑得最快的选手之一,我从他身上也学到了一些东西。
  
  Q:还记得你第一次穿上牙买加T恤代表祖国参加比赛时的情景么?感到肩负着很多期盼?
  A:我想那是14岁的时候,在巴巴多斯岛,参加由加勒比自由贸易联合会发起的年度加勒比青年田径比赛。我当时没什么压力,因为我觉得田径对我而言就是好玩。是的,我穿着牙买加T恤,我那时候只是对能为国争光感到开心。
  
  Q:你现在还这么看吗?还是更多地把运动当做一种职业来对待?
  A:也算是种职业吧,不过我很喜欢。我觉得如果你不喜欢手上做的事情,就不应该去做。训练确实不好玩,但我知道我必须去做这个事,因为如果我认真训练,就可以跑得更快。
  
  Q:能快多少?
  A:教练说他觉得我能在9秒52内跑完100米,这有可能,因为我在40米左右才达到速度峰值。所以说,如果我能提高前30米的速度,也许……好吧,我们走着瞧。
  
  Q:回想北京奥运会,什么事最让你开心?
  A:在北京时最美好的回忆全是和我室友——牙买加十项全能选手Maurice Smith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在房间里讲了好多笑话。在参加100米和200米比赛当中的一个夜晚,我们整夜没睡,一直在那儿大笑不止。我们互相讲自己成长的故事,凌晨3点还去吃麦当劳——简直要笑爆了!
  
  曾因过度紧张穿错鞋
  Q:你一般都吃些什么?
  A:我会吃饺子、山药、香蕉等等,日子不同,吃的也不一样。有时候我也吃一些动物肝脏。我在外面旅行的时候肯定会吃米饭。我还会和鸡蛋混着吃很多东西。
  
  Q:现在你是官方承认全世界跑得最快的人了,是什么一直激励着你?
  A:最开始我是为父母练的体育,我发誓要照顾他们,因为他们很照顾我。但现在,我想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好好表现,赢得全世界的尊重。对牙买加人来说,我做好这些事很重要,我不想让他们失望。
  
  Q:你在起跑线上总是看起来很轻松的样子。你是一直这样,还是紧张时会这样?
  A:我想之所以这样可能是因为2002年那次金斯敦青年锦标赛吧,我当时特别紧张以至于把左右脚的鞋子都穿反了!但即使那样我还是赢了。从那以后,起跑前所有的害怕和紧张全都没了。我觉得我能在自己国家的观众面前赢得比赛,就可以在任何其他地方赢,所以15岁之后我就不再紧张了。
  
  Q:现在你是否觉得你的速度无人可以匹敌?
  A:不,并非无人可以超越。我知道自己是很好的运动员,所以在起跑前一点都不紧张,但我对每个对手都很认真。如果你因为觉得自己不可超越而输掉了比赛,那将毁了你的职业生涯。我只是在赛场上享受自己,然后使出全力。
  
  Q:什么事会惹怒你?
  A:应该不会。我很懒散,我就是这样长大的。
  
  Q:你离开家乡的时候最想念什么?
  A:我最想念我的朋友,尤其是我弟弟,我一直和他生活在一起,所以我想念和他呆在一起大笑的情景。我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买点肯德基鸡翅吃。在这也能吃到,但我家那边的不一样,味道完全不同。
  摘自《南都周刊》 编辑/刘杨
其他文献
于勒并不让我叫他叔叔,而是让我叫他爹。对于这件事,开始母亲是不同意的。在我们家,大事由我父亲做主,小事由我母亲做主。但那么多年来愣是没发生过一件大事。当母亲伸出五根手指对父亲说:“5岁了,你就忍心?”父亲的眼睛瞪得很大,足以吞吃掉母亲的五根手指。母亲看了一眼父亲,立刻把手缩了回来。她仔细看了下刚才很嚣张的手指,确定没事才插进了棉衣口袋里。  这一次父亲终于当家做主了一次。很遗憾,父亲本以为得利用他
期刊
涂小琼,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讲西方美术史、影视艺术欣赏等课程。曾出版《广告学全书》《珠宝》等专著,2008年受邀中央电视台高清频道《人文地理》栏目担任出镜专家。    我们通常只记录成年人辉煌的历史,但不能否认,某些篇章是注定要交由少年人谱写的。    儿童总被置于被保护者之列,我们很难相信他们是远古文明的发现者。可事实是,欧洲史前岩画两个最重要的洞窟,就是他们发现的,世界美术史也由他们
期刊
问:《潜伏》突然就火了,我就闹不明白了……大家不妨开动脑筋,说说四大名著是如何“潜伏”?    答:1楼“疯狂系列”——西游:疯狂的猴子;红楼:疯狂的石头;水浒:疯狂的男人;三国:疯狂的领导;潜伏:疯狂的同事。    2楼驯服篇——西游:猴子被人驯服;红楼:男人被女人驯服;水浒:好汉被官府驯服;三国:和平被战争驯服;潜伏:恐惧被信仰驯服。    3楼靠谱篇——红楼:亲戚靠不住;西游:神仙靠不住;三
期刊
尹莉,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教育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伯克利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心理协会、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一个幸福的母亲、妻子和教师。    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坚持自己的标准,也要让自己不苛求。我站在这里,不是靠别人,不是靠我脚上的鞋子,是靠的我,就是我自己。  ——尹莉    尹莉,现在是清华大学的副教授,初次见面的印象是年轻、美丽,带着知性。交
期刊
就这样,始于偶然,终于永远。    它是深夜偶然来临的惊喜。  她站在院子里仰望屋顶背后的雪坡,夏天会长苔藓的石头上结了冰,在干净的斜阳中坚硬而脆弱地闪烁,墨绿的松枝上挂着松软的白雪,一碰就会成沫。  她感到自己又甜又暖。她的胸口像生了一盆火。她想咬一口脆硬的冰或松软的雪,蘸着心中的蜜糖慢慢咀嚼。  妈妈说小孩子早点睡觉吧,不要等了。她和她的破布娃娃在妈妈的强制下一起睡着了。  早上,火塘边,她见
期刊
收款  一个老伯在超市收银台前排队,轮到他付款时,看见收银员打单的动作那么快,不由得说了一句:“小姐,你动作也太快了!我都看不清哪件东西是多少钱。”   “老先生,你这就不明白了,收款就像打针,动作越麻利,你就越不会感到疼。”     给予比得到更快乐  “我爸爸经常说,给予比得到更快乐。”   “你爸爸大概是神父吧?”   “不,他是拳击运动员。”    儿子的来信  两个男人在讨论他们读大学的
期刊
  
期刊
《启迪》改版了,我留光头了,莫须有,几乎是同一时间。我有宗教信仰,所以相信冥冥之中那点维系的命运与缘分。《启迪》10月改版,11月页码增加到104。好评如潮,可喜可贺。为此,国庆长假提前到9月27日。不过我到老家那已经是10月1日的事情了。事情从这说起也不复杂。  火车刚到徐州的时候,父亲就一个又一个电话地打。车子快到小镇时,他要来接我我说不用。父亲不依,盛情难却,只好答应。我拉着箱子下车的时候,
期刊
曾经无法读书,复读了两年,考上个专科……    李安小时候性情温和,懂事守礼,小学和初中时,功课也都保持中上。但是,自从他到台南一中以后,成绩便开始直线下落,在班里只能排到二三十名。  台南一中是典型的“重理轻文”,功课好的学生,都以学好数理化为荣。高中的李安看来一副好学生模样,但成绩却不见起色。“青春期我没什么反叛,就是喜欢胡思乱想。如果说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是读书时不能专心,很容易分神,产生联想
期刊
不久前,我花了两天工夫收看麻州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的追悼会与葬礼。他的大儿子的讲话引起在场亲友们流泪:他于12岁时装了假腿,后在铺满冰雪的斜坡上学习行路,不断滑倒,哭泣失声,父亲鼓励他继续努力:“你一定做得到!”  这就是肯尼迪家族精神。这位刚去世的成员小名“塔迪”(Teddy),是最后一位“肯尼迪兄弟”。  所谓“肯尼迪家族精神”就是他们的凡事绝不放手、坚持不懈的毅力。就是因为这种毅力,塔迪终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