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癌中大炎肽基因的表达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6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检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大炎肽(daintain)基因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原位核酸杂交(ISH)和免疫组化(IHC)技术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230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ISH检出的大炎肽基因阳性率为55%。ISH法检测大炎肽基因阳性率高于IHC法测出的大炎肽阳性率(53%)。大炎肽原位杂交信号主要出现在乳腺癌细胞核周边及其内外,相比之下,胞质区域的原位杂交信号较弱。原位杂交阳性率随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而增高。结论:生物素标记的大炎肽寡核苷酸探针作为一种分子检测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人存活素(survivin)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对骨肉瘤细胞SOSP-9607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pSilencer 3.0-H1 neo,构建人存活素特异性的RNA干涉载体,转染SOSP-9607细
混凝土耐久性设计一直被学术界与工程界的研究热点,而传统的实验方法必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一种仿生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文中尝试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多
1 病例摘要患者,男,3岁。以阴茎黑色素痣3年、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2年入院。查体:生长发育良好,男性外阴,阴茎发育正常,包茎,包皮左侧近冠状沟处可见一约2.Ocm×0.8cm大的纵行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DR5、DcR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DR5、DcR1在10例正常子宫内膜、12例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