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东北航线通航对中欧贸易潜力的影响——基于空间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模拟分析

来源 :国际经贸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极海冰的加速融化使连接亚欧的北极东北航线将在未来30年内逐步开通,极大地缩短中欧之间的运输通道,进而对双边贸易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微观贸易以及运输活动出发,利用空间可计算一般均衡(SCGE)模型来测算由东北航线通航引起的中欧贸易潜力变化,并分别模拟了燃油价格、船舶航速和破冰费用变动对双边贸易的差异化影响.结果 表明:东北航线将有效降低中欧贸易运输成本,促进中欧经济增长和双边贸易,中国获得的经贸利益更为显著;燃油价格上调将加强东北航线对中欧贸易的推动作用,而船舶航速和破冰费用的增加将削弱东北航线对中欧贸易的正向影响.对此,中国应从战略高度明确东北航线的潜在价值,深化中欧经贸合作进而实现互利共赢.
其他文献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我国直面“三农”问题,不断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先后部署与实施的两大战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共通接续,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关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以人才振兴为抓手、以产业振兴为关键、以文化振兴为驱动、以生态振兴为基础、以健全体制机制为支撑、以组织振兴为保障并贯穿统领各个方面,借鉴转化脱贫攻坚有益经验,整体协同推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冠疫情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在哈萨克斯坦承包工程企业出现业务规模负增长,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的趋势,但同时新基建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疫情危机之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面临下列挑战:行业生态体系加速调整,项目建设进度滞后,目标难以实现,业务模式单一,融资瓶颈更加突出,融资环境恶化,新项目开发动力不足.有鉴于此,建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采取以下措施:推动企业转型,提高对外承包能力,赋能行业新生态;更加注重项目的 可持续性;进一步发挥商协会协调联系机制和平台作用;不断完善并利用好多主体相互协同的投融资联动合
美国限制进口新疆棉花始于中美贸易摩擦,为打压我国棉花产业、遏制我国经济发展,美国以“人权”“强迫劳动”为借口禁止从新疆进口棉花及棉织品.本文通过分析全球棉花市场现状,剖析美国限制措施出台的深层次原因,从全球产业链视角分析影响,并就我国促进棉花产业发展提出应对策略和对策建议.
“艾伦条件”揭示了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优化务件.本文依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艾伦条件”与现收现付养老适度水平的联动关系,发现了“艾伦条件”边界效应及其动态发展规律.第一,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若现收现付养老保险超过适度水平,即使满足“艾伦条件”,现收现付制也不是最优选择;若现收现付保持适度水平,即使“艾伦条件”波动或暂时不满足,现收现付也是优化选择;这就是“艾伦条件”边界或“艾伦条件”的条件.第二,依据养老人口均衡分配原理,测度“艾伦条件”边界,基于典型发达国家和中国数据分析发现:21世纪中叶“艾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