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实施现状、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搜集、整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布的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以下简称“过评仿制药”)信息,统计分析过评仿制药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各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下简称“基药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医保目录”)以及各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以下简称“集采目录”)中的分布与变化情况.结果 2017-2021年,我国已有415种化学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涉及309个品种、1822个产品、6类剂型
【机 构】
: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 222000;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系,南京 21116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实施现状、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搜集、整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布的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以下简称“过评仿制药”)信息,统计分析过评仿制药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各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下简称“基药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医保目录”)以及各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以下简称“集采目录”)中的分布与变化情况.结果 2017-2021年,我国已有415种化学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涉及309个品种、1822个产品、6类剂型、17种药理作用类别,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共计492家(除12个产品未查到所属企业外),分布于我国30个省份;过评仿制药在基药目录中的占比由2012年版的0.96%增长到2018年版的25.40%,在医保目录中的占比由2017年版的2.13%增长到2021年版的11.68%,在前五批国家集采目录中共占81.65%,进入目录后价格最大降幅达97.52%.结论 我国过评仿制药数量和三大目录所含过评仿制药数量在不断增加,实现了政策联动;价格大幅降低,使得相关药品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得到提升.但我国仍存在过评仿制药总量偏少、品种重复率较高、在三大目录中的占比依然偏低、供应保障措施有待加强等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定期对环境和物体表面监测找出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可能存在的核酸污染,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污染源以及潜在高风险污染源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室运行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RT-P C R技术对实验室环境、物体表面、仪器设备进行采样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被污染的实验室环境以及设备进行彻底消毒并通过实验室方法确认污染的消除.结果 通过定期彻底清洁、消毒,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污染渐渐消除,最终通过实验确认核酸污染的清除,实验室环境可正常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论 对新冠实验室定期进行环境监测,能
为提高我国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的管理水平,帮助医疗机构构建用药结构合理、调整程序规范、操作应用便捷、评价方法科学的医疗机构药品目录,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的合理用药需求.在中国药学会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日友好医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共同发起,联合多家医疗机构共同参与完成了《中国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管理评价指南》.本指南制定工作组严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指南制定方法学要求,基于德尔菲法,从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的组织管理、目录结构、目录调整、目录应用及目录评价5个维度构建了医疗机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