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不适合进行历史探究吗?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4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历史探究教学,教科书,课程标准,史料
  
  关于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课程标准倡导进行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如何设计初中历史探究问题?宋忠芳老师在今年《历史教学》第四期撰文认为:“初中学生尚处于少儿时期,学识和阅历有限,判断能力更差。”“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形象思维是主要的,要求探究的问题抽象思维的特点太强,就无法实施。还有评价汉武帝等问题,初一学生连‘评价’都不懂,就学了那么点儿知识,从何说起呀。即便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也只能束之高阁。”言下之意,初一不适合探究。这种观点还较为普遍。学生何时才能够进行历史探究?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有没有超出我国的实情?
  探究是人出生不久就具有的一种本能,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贯穿于人的一生。儿童天生就是探究者,“实际上,儿童正是通过他们自发的探究,不断加深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更容易真正理解,且难以忘记。只有通过探究,学生才能领悟历史思维与历史学习的方法,学会判断史料、分析史料,从矛盾的材料中得出自己的见解,养成证据意识,最终学会思考、理解、追问。所以,历史教学很大程度上就是历史探究教学。
  像宋老师所说,初一学生不懂评价的方法,无法探究,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初一学生没有探究能力,还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方法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探究?我们首先来看一则国外的教学案例。
  评价斯巴达克起义的意义。
  斯巴达克失败了,学生们该怎样看这件事呢?(1)“白费力气”,(2)很有意义。让学生就此发表见解。
  主张“白费力气”的有两人,他们说:“历经千辛万苦,这样悲惨的结局实在没有意义。与其得来这样的结果,还不如当初不这样做。到现在打过仗的奴隶们的人生怎样呢?那些人的青春又怎样呢?”“对于斯巴达克和他的战友而言,意味着什么呢?连自己的国家都回不去,难道就有意义吗?”
  
  1 “真的白费力气了吗?”
  孩子们没有把起义看成是他人的事,是由于被敢于面对奴隶制社会开火的奴隶的行为所打动。学生们从奴隶的立场上感受着这种奋起的行动,觉得“绝不能自费”。一问到“真的自费力气吗”无论如何要考虑到叛乱的意义。此时学生们自然要了解罗马帝国的情况,或站在奴隶的立场思考问题。这里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们追究矛盾,就像“没有自费劲,因为……”这样的切身体会,而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说:“这就是古罗马社会的矛盾。”学生们如果不能用自己的眼光来判断问题,就不会在脑子里留下什么东西。这种问题对学生有着启发思考的意义,无论如何都是不能缺少的。
  
  2 “给没有参加斗争的奴隶以勇气”
  “给没有参加战斗的奴隶一个好的影响,然后再决定发动怎样的起义”“让罗马军看一看,奴隶有多么强大,这样没有参加斗争的奴隶就有勇气发动叛乱,逃离苦海了”“如果发动叛乱的话,也许其他国家会趁机进攻罗马;而且被抓的奴隶会想‘斯巴达克真厉害’,而加入叛乱;斯巴达克因为勇猛可能会被作为神来崇拜,并且在战斗中作为自己的保护符”。
  客观上,15万奴隶再次起义是不会再有的,但简单地用“与历史不相符”驳回学生们的思考,这样好吗?每一次叛乱都被后代所继承,历史是这样发展、进步的。我想必须尊重学生的思考。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要培养与他们实际年龄相符合的历史发展观念和历史见解。
  
  3 “给罗马以打击”
  他们认为,在这次叛乱中罗马被削弱了,此后统治混乱。“罗马军队在斯巴达克起义之前,习惯游手好闲;因为斯巴达克的叛乱,才使他们有了危机感,最后由于只剩下12万人,罗马军中也有入主张停战。我想有坏习惯也许才是罗马军被打得七零八落、不可收拾的原因”“如果没有发动起义,罗马军更加强大,会把手伸向更多的国家。起义的结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罗马被破坏的程度,我想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国家了”。事实是之后罗马建立了帝制,加强了集权制,达到最强盛时期,学生们的想法显然背离了史实。
  “被罗马灭亡的国家,也许会由于斯巴达克的起义,像被点燃的干柴一样去进攻罗马。来侦察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后,互相传递,也许复仇的情绪更加高涨”。
  到了这个时候,应该把罗马内部奴隶叛乱,同时外部遭到被奴役国家攻击,地中海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情况告诉学生。使历史现状为之一变的核心事件,正是斯巴达克的叛乱。从这点看,学生们的观点,更应该得到肯定。
  这是一则日本某中学七年级社会科教学案例,如果尝试把它和国内的历史教学相比较,不难看出,其内容深度、思想内涵甚至我们某些高中学校历史教学也达不到。如果说初一学生不知道怎样评价、不懂得如何探究,为什么国外的初一学生居然做得那么好?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学生自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独立撰写论文,对此我们该怎样看?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一些教师认为初中不适合进行探究教学呢?
  
  第一,心理学认识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有一个误区:一个人最初只具有形象思维,而抽象思维能力直到初中才有所发展,到高中开始居于主导地位。实际上,儿童在很早的时候抽象思维就已经开始了,整个小学阶段,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步发展。一些老师囿于传统心理学的影响,习惯于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来,仍然以传统的眼光审视今天的课程改革,不利于初中生进行历史探究。
  
  第二,教科书存在弊端
  教科书客观史实少,结论多,缺乏探究史料,对历史事实符合逻辑的描述,取代第一手历史资料,结果既剥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活动,又因省略了由事实至结论的分析、论证,使学生理解困难而产生建构障碍。新教科书相对来说增加了史料或材料,但材料零碎、散乱,并不系统,尤其是对某一个重要问题,一段材料或两三句话显然不能真正说明问题,相反有“孤证”之嫌。例如对汉武帝、曹操等人的评价,教科书只有干瘪的几句话,没有充足的材料帮助学生认识这一问题,对学生理解历史极为不利。
  
  第三,老师们对历史探究教学的要求认识不足  
  历史探究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如何安排探究,如何指导?探究进程能否预先设计?是否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展开非指导性的探究?哪些指导是必要的?何时提供背景资料?如何注意、利用探究中的生成性问题?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何时介入等等,教师都要有明确的认识。
  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维水平能否得到有效、快速地提高,关键在于教师指导是否到位。教师指导不是以现成的结论去帮助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克服探究中的困难,提供探究中所需要的服务,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要点,把握探究的深度等。所以,顺利开展探究教学,一方面教师要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推理与解决问题,鼓 励学生探索,发表见解;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设定适当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探究发现的机会,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的同化和顺应,获取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教师尤其要巧妙运用认知冲突法,利用材料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开展历史探究,许多老师没有经验,甚至缺乏上述认识,误以为探究就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述与教科书进行回答。学生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合老师的要求,一些老师便认为初中不能开展探究教学。
  探究教学顺利实施离不开历史情境的创设与探究材料的支持,没有材料支持,发动学生进行探究,无疑是一种空想。教师必须提供足够的知识信息,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内化。充足的史料,特别是正反观点的史料,更容易引起学生去的思索,主动构建问题。所以教师要提供各种不同见解的材料。之所以上述日本的教学案例学生探究得深刻,主要在于教师提供了大量的辅助材料。
  进行历史探究教学,教师必须跳出教科书框架、内容设计的束缚。然而,许多老师仍然认为,历史知识是对客观历史事实的反映,历史教学就是要传递这些“客观的、定论的”知识,没有体会到历史是一门主观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历史思维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感悟、建构出来的。教师不敢冲破教科书的藩篱,使得探究教学无法真正落实。
  至于探究问题的深度,我们又走人另一个误区,以为初中生年龄小,不适合进行深刻的探索。什么样的问题属于低层次探究,什么样的问题属于高层次探究?关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宋老师认为,高中生去探索合适,初中生由于年幼则不适合。我想,问题在于学生探究时理解的深度。对于同一个历史问题,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均可以探究,但是理解可能会出现差别,探究的层次也会有区别。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学生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历史学专业都在学习,但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得出的结论会大相径庭。宋老师认为,“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问题太深,而改成“百日维新宣布取消科举考试,全国会有什么直接反映”更适于初二学生探究。其实第二个问题探讨的还是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无非教师选择了其中的一个角度设计提问,这属于教师提问技能中的“问表及里”变式提问技巧,即把概括性较强的问题,采取变换角度的方法,以具体化的形式进行提问。这种问题并不能说是浅显的问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层次、程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长期的、发展的过程,由认识肤浅或错误一步步走向成熟、深刻、完整、正确。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最初认识上的浅显、幼稚,甚至错误或不足,教师不应该操之过急;不应该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接受成人的观念,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对于学生片面的认识,教师要有耐心,要有明确的计划,巧妙创设情景,逐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认识,在探究、反思、讨论中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的成长。
其他文献
摘 要 意大利人佛弼执礼光绪年间来华,侨居中国近五十年,其人汉学渊博,曾长期兼领意大利驻华多地领事之职。他广交名贤,孙中山曾亲笔致信予以称赞,其信可补文献之阙。在清末民初的动荡时期,佛弼执礼时常扮演为和平奔走的调解者角色。究其原因,既是他思想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使然,也是由意大利在华所处的尴尬境地决定的。此外,作为贝卡里亚名著《论犯罪与刑罚》的最早汉译选本,《酷刑逼供论》的译介是佛弼执礼审时度势后的选
二十四史《清史稿》《春秋》《汉纪》《资治通鉴》,还有许多别史、杂史、史钞、传记、方志、实录、记载历代制度的政书等等,从史料价值上看,均不是第一手资料,而是经过史家或史臣剪裁加工过的著述。以现代史学的眼光来看,国人所重视的只是上述形成的“史书”,并非原始“史料”,且有销毁“史料”的传统。  相比之下,西欧人在近代以前史学萧条,却更乐于保存“史料”。现在还可以看到不少9—10世纪的折叠式登记册、修道院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研修,学科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3—0045-05  在促成有效教学的多类元素中,教师个人的作为是主因,但学科组研修的成效也不容小觑,这两类要素是构成学校学科组建设的主体。本文就我校学科组建设的操作,从教学、研修两大板块谈谈初中历史学科组的建议。  一、教学为本:聚焦课堂,放眼课外  教学是涵盖多层面、多
[关键词]命题,路径,教师实践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01—0050—08    命题是一项需要积累和反复的、有思想意义、有技术要求的工作,规范的命题一般从立意、选材、设问与制定评分标准四个环节依次展开。但就我们一线教师而言,在实际的操作中,受制于诸多因素,更多着力在磨题环节。基于实践,笔者在这里谈一谈命题的基本路径和一些思考。  首先
关键词 历史论证,批判性思维,论证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7)19-0020-12  近来,“历史论证”引起笔者的极大兴趣,进而产生深入探究的想法,直接原因如下:  其一是高考历史命题改革新动向的刺激。最近几年,新颖的历史论证题持续不断地出现在“文综”全国卷中(多为各卷的第41题)。各种地方卷也纷纷效仿。这些题目均用材料设置论题,要求考生自
[关键词]文史结合,探究新思路,教学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21-0016-06    严林祥:不拘一格放异彩。    教学中有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异课异构,课堂上应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打破学科藩篱,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不拘一格放异彩。  大师、专家往往精于一门,博于多门,触
关键词 历史味,历史细节,活化历史,新情景,历史语境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15-0054-05  现实教学和生活中许多人不喜欢中学的历史课,认为这门课不过是死记一些结论、条款和材料。然而,俯瞰中华大地,近些年却可谓“满城尽是历史书”,“满幕尽是历史剧”。从《百家讲坛》到《明朝那些事》《万历十五年》,从《亮剑》到《正者无敌》,许多历史题材的通
[关键词]美国课标,罗斯福新政,核心目标,多角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7-0069-04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不仅是史学研究的热点,也是中学历史课程的“座上宾”。笔者近来研读《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下面简称为美国课标)中的“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内容(“美国史”时代8:“大萧条与二战”,“世界史”时代8:半个世纪的危机与成就)有
作者简介:  豆艳荣(1978~),女,河南鹤壁人,《历史教学》杂志编辑。  关键词: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立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8-0064-02    2007年的高考历史试题色彩纷呈,有很多亮点,也有很多遗憾。择取一例,试加评论,求教同道。  广东卷第26题: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摘 要随着国内外学术界对“一带一路”研究的深入,对“一带一路”学术内涵的讨论也出现了多种观点,因此在分析比较学术界的诸多观点的基础上,从文献学的角度厘清“一带一路”的学术内涵和历史形态是我们亟须完成的任务。从考察结果来看,我们发现“一带一路”是一条具有跨界协作、平等和平、互动互鉴、共享共赢等特点的文明交往与共同发展之路。  关键词“一带一路”,学术内涵,历史形态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