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高抗枯萎病抗源52—128的抗性及利用研究

来源 :中国棉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fang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枯萎病是棉花生产上危害严重、药剂难于防治的病害,我国早在30年代已有报导。实践证明,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棉枯萎病的经济有效途径,而培育抗源种质又是选育抗病品种的基础。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抗病育种研究,培育成我国第一个高抗棉枯萎病抗源52-128,它的育成推动了我国棉花抗病育种的迅速发展,为棉花抗枯萎病育种提供了主要抗源。
其他文献
防震减灾地方立法工作是防震减灾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防震减灾地方立法工作对于全面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的防震减灾地方立法
通过对《鼠疫治法》、《鼠疫汇编》、《鼠疫约编》、《鼠疫抉微》等4部清代鼠疫专著的深入分析,表明他们的学术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吴宣崇提出了“地气说”,认为鼠疫的发
近几年,为稳定棉花面积,提高周年生产效益,淮北市推广了棉薯间作套种技术。试验示范表明,棉花与马铃薯间作,一般平均每公顷产马铃薯15t,皮棉1200kg。每公顷纯收入3万元左右。
<正>~~
期刊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推广以来,有不少关于氮磷肥施用方法的研究,研究报告中磷肥基本都是以基施为主、滴施为辅,但对氮肥基施、滴施的比例有不同的报道。为此,根据2006年试验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