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转Bt基因抗虫棉33B为材料,通过控制苗期土壤水分含量,研究了干旱和淹水对棉苗若干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和淹水皆抑制棉苗株高增长、叶片扩展和干物质积累,明显降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转Bt基因抗虫棉33B为材料,通过控制苗期土壤水分含量,研究了干旱和淹水对棉苗若干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和淹水皆抑制棉苗株高增长、叶片扩展和干物质积累,明显降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促进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MDA含量增加,K+吸收受抑,功能叶和顶尖代谢活动最旺盛部位的K+含量降低.但干旱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大于淹水,而淹水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又大于干旱;淹水处理的棉苗在11:00~14:00仍能维持相对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而此时干旱棉苗的Pn却显著降低.
其他文献
以6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面粉总蛋白含量(FP%)、谷蛋白总聚合体含量(TGP%)、大聚合体含量(GMP%)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并利用多层浓缩胶SDS-PAGE对不同品种小麦
对黄土高原的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分类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有蕨类植物26科、53属、184种及3变种.种类较多的科有蹄盖蕨科(30种)、鳞毛蕨科(26种)、水龙骨科(
采用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定位研究了沙棘林地的土壤水分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水平阶、水平沟和鱼鳞坑整地不同立体配置模式土壤水分大幅度提高,0~2.0m沙棘与豆科牧草立体配置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沙棘与禾本科牧草的立体配置;2.0~5.0m沙棘与禾本科牧草立体配置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沙棘与豆科牧草的立体配置。其提高幅度为3%~5%。未采用工程整地措施的沙棘林地,在沙棘生长的第3年,土壤干层的分布深度不
成功制备了一种核-壳结构的磷酸钛阻燃剂(F-TiP),并通过熔融共混法将其添加到聚碳酸酯(PC)中。采用极限氧指数测试(LOI)、垂直燃烧试验(UL-94)、热重分析(TG)及拉伸测试等方
利用细胞学和RAPD方法,对从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复合杂交后代中选育的抗白粉病小麦种质系山农87074-526和山农87074-551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两种质系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