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N-POP多孔材料催化1-辛烯氢甲酰化制壬醛性能研究

来源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love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是合成高碳醇的重要途径。为了合成高效的负载型氢甲酰化催化剂,以4-乙烯基吡啶和二乙烯基苯为单体,2,2-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合成了富氮多孔有机聚合物(N-POP),并以N-POP为载体,碘离子进行修饰,负载活性组分铑(Rh)得到了Rh/N-POP催化剂。采用FT-IR、BET、SEM和TEM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催化剂载体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微孔-介孔结构,铑以尺寸为2.00 nm的纳米颗粒的形式均匀分散在载体内部。在1-辛烯氢甲酰化反应中,考察了不同条件(膦配体、铑负载量、膦铑物质的量比、温度和压力)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体显著提高了反应活性,以三苯基膦作为配体,在铑负载量为2%(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100℃,反应压力为2.0 MPa,膦铑物质的量比为100:1的条件下,1-辛烯转化率高达97.56%,醛的收率为89.48%,催化剂转化频率为780.48 h-1。
其他文献
新常态以来,过往受益于土地红利、政策红利与市场红利的房地产企业,逐步开始面对来自政策、经济、市场与客户持续升级的要求和挑战,加上受到疫情的大规模影响,各大房企由原来的“电梯模式”切换轨道至“攀岩模式”。从政策角度来看,政府倡导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房住不炒主基调持续不变,在此背景下,“三道红线”、“两道红线”、“集中供地”等各类调控举措不断升级加码。为应对上述挑战,抓住环境变化中所带来的的机遇,各房
文中分析了甘肃省公路养护行业提倡“绿色养护”的意义和养护技术应用现状,提出了建立绿色养护科学体系的方法与实施路径。
<正>"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必须获得可达到的并保持可接受的学习水平之机会!"1994年,《萨拉曼卡宣言》明确提出"全纳教育"的思想,它倡导绝大部分儿童都应该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有效教育,为融合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更深的基础。我国融合教育引进西方回归主流的思想,而"随班就读"作为融合教育安置的本土化模式,最早提出是在1987年,是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普通班级和普通孩子一起上学接受公平教育的方式。
期刊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金属(La、Co、Ce、Cr)改性的M-Rh/FePO4催化剂,考察不同催化剂在1-辛烯氢甲酰化中的反应性能;利用XRD、H2-TPR、XP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改性剂对Rh/FePO4催化剂中金属Rh与载体FePO4改性效果不同,其中金属Cr的加入对Rh/FePO4催化性能的提高明显优于其他3种改性剂,同时,过多金属Cr的加入降低了催化性能。当金属Cr质量
以乙酰丙酮二羰基铑[Rh(CO)2(acac)]为催化剂前驱体,分别考察了双亚磷酸酯(BOX-800)和三苯基膦(TPP)作为配体以及双配体组合作用于1-辛烯氢甲酰化反应体系中的催化效果,同时探究了配体浓度、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辛烯氢甲酰化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亚磷酸酯和三苯基膦的双配体组合应用于反应体系中,两者有很好的协同效果,可明显提高产物中壬醛的收率以及直链醛的选择性
<正>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听说课堂的应用,是高中英语课程创新教学方法中有效的教学探索。高中英语的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多模态教学就是指教师通过两种以上的感官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可以通过多感知通道获取知识,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然而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如:课堂模态运用单一、多模态教学环境不完善、教学设施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导致高中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不能兼
期刊
情境教学法符合现代小学阶段的教育需求,能够被小学生接受与喜爱。本文通过设置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实物,加深学生的直观理解;融入生活,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来阐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激发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效率。情境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值得在教育领域大力推广。
期刊
插画,以直观的形象,丰富的表现形式带给人亲近的视觉感染力,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插画不断出现在商品经济和大众文化中,人们的审美品味和审美需求不断提升,也要求插画艺术家开始追求各种新奇的题材和自由的创作形式,突破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思维逻辑。因此,在插画创作中强调注入情感与观念变化以及新的语法的表达。发轫于现代主义时期的超现实主义成为艺术家实现创新和自我表达的一个重要的
<正>摘要 目的 基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和颈部淋巴结的术前临床和多模态超声特征构建列线图预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方法 该回顾性研究共纳入82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
期刊
以‘凤冠’、‘御代之荣’、‘红阳’、‘幻境’4个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品种为试材,于人工气候箱进行环境控制试验。以25 ℃/17 ℃为对照(CK),设置30 ℃/22 ℃,35 ℃/27 ℃,40 ℃/32 ℃共3个高温处理,分别在处理5 d后测定杜鹃叶片的各项生理指标,以期探究高温对不同杜鹃品种耐热性影响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杜鹃叶片的丙二醛(M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