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语言重要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ksta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语言是教师在课堂用来组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工具,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存在种种问题和不当,教师语言有其自身特点,我们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去断摸索和磨炼。
  【关键词】语言准确平实幽默简练激励启发肢体语言艺术
  正文:教师语言,即教师的课堂语言,意指教师在课堂所说的话,它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来组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主要手段和工具,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手段。德国的教育家斯多慧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存在种种问题和不当,这种问题和不当存在教学的各各环节。主要表现为:过于主观的表现和评价;不适当的幽默和讽刺;不当的修辞使用;随意性过大;没有引导作用的提问;缀语过多;过于讲究辞藻和诗词的卖弄…….甚至于个别教师用语不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校园精神暴力问题。2003年的一天,重庆某中学生丁某应于上午8时到校补课,因未按时到校,其班主任询问了原因,并用木板打了丁某,还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对她说:“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都没有资格。”整个谈话过程中,丁某一直在哭泣。10时30分,丁某回到教室上第三节课,正是班主任的语文课,整节课丁某都趴在桌上小声哭泣,并写下遗书,表达了对班主任老师及家庭、社会的怨恨。然而班主任对丁某在课堂上的举动并未在意,下课后,也没留意其去向。12时30分左右,丁某从学校教学楼八楼跳下,经抢救无效死亡。当然这样的事情是个例,但却是不能忽略的事实。教师要尊重学生间存在的心理差异,把握好对不同学生语言评价的"度",远离语言带来的精神暴力 。
  那什么样的语言才是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呢?
  第一,教师语言要准确。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根本与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语言就没有生命。缺乏准确性的语言,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怎样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思绪不清则语言不明,表达上的不确切和含糊只能说明思想混乱。”(车尔尼雪夫斯基语)课堂上所用的教学语言更是如此,没有准确性的语言会给学生传达错误的信息和知识,这后果是无法让人容忍的。好比语文课上把李逵说成李鬼,又好比一位数学教师在讲正反比的意义时说:“一个量增,另一个量也随着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随着减少叫正比例关系,反之成反比例。”这里将两量的“缩小”、“扩大”说成“减少”、“增加”,结果完全歪曲了正反比例意义的实质了。不准确不严谨的教学语言带来的后果可不是一个闹笑话就完了的。
  第二,教师的语言要平实。教师的课堂语言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讲述道理,演讲式的语言、表演式的语言、富有激情的语言……在教学中可以有,好比山珍海味可以吃,但总不能天天吃,能做家常菜的还只能是平实的语言。
  第三,教师语言要幽默。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同样一个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有的老师的课同学们喜欢听,有的则在课堂上开小差甚至打瞌睡。这就在于有的老师上课语言幽默风趣吸引人。而有的老师上课过于死板,不但表情严肃,用词用语更是一板一眼,学生自然不喜欢听这样的老师上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例如,在讲到李白与杜甫关系时,我用了“偶像”一词,学生会心一笑。简单又明了。幽默语言是教师睿智的思想、广博得学识借助诙谐含蓄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的再现。语文教师是更直接地用语言和学生打交道的,因此,对其语言的要求也应更严格。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在准确鲜明、简洁明了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风趣幽默。而且,在课堂上,有时教师幽默的语言,更能解决师生或学生间出现的问题。幽默的教师语言更像课堂上的润滑济。
  第四,教师语言应简练,是指教师要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容。简而言之,不说废话。但在实际课堂上老师往往随意性大,有不少老师在上课时会想到什么讲什么,某些情况下所讲内容甚至与课本无关。我刚在上陈与义的《登岳阳楼》时就范了这个错误,讲到岳阳楼背景时,我突然想到了《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又想到“文人骚客”一词,就问同学们,“诶,你们知道‘骚客’的来历吗?”,这样一来,问题就偏离文本了。准确而精练的语言,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会在课堂里尽量的以简洁的语言正确的回答。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语言中,做得最不够的就是语言的“简约性”。这源于问题的针对性欠明确,提问的次数过于频繁,对学生的“关爱”过多。提问也是有学问的,关键是,一看提问是否准确,即是否直接问实质要害;二看是否有启发性,让学生充分动脑后能够回答得出来,若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当然也就谈不上提问的语言艺术了。
  第五,教师语言要有激励性。语言激励对学生学习态度、合作与交往精神有促进作用。语言激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激励性语言能促使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所以,激励性语言改善了师生关系。它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学习带来的“紧张、恐惧、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你回答得很漂亮”、“你的表现值得大家为你喝彩”、“表现进步很多”等激励语言,对学生来讲是对他学习的肯定,而且這种及时性的定性评价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即便是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善意的批评也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希望。其实,带有激励性的语言不仅仅出现在课堂上,批发作业时评语也应当带有激励性,这也是教师语言的一种体现。总之,带有激励性的语言是对学生的尊重,教师这种尊重,会让学生从内心中产生敬慕,师生间就会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老师对学生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平等的,友好的。
  可是激励性的语言,也要把握“度”,太敷衍、随意的表扬,学生会很容易失去兴趣;反复单调的表扬会让学生感觉老师是没诚意的。所以,教师在这方面也应注意多一点商榷,多一幽默。这也是我们在前面谈到的。
  第六,教师的语言要有启发性。启发、引导性评价语言是教师主导地位决定的,教师的语言不能引导学生思维,这样的语言是干巴巴的,这样的课必然枯燥无味的。
  第七,教师要注重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在课堂上,老师除了靠言语传达知识,适当的肢体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面部表情是学生接收到老师最直接的肢体语言,只要老师一个表情不对,学生就知道可能大事不妙了。在教室中,教师脸部表情能传达热诚、欣赏等讯息,可给予学生正面的信息,以增进学生正向行为;相反的,面部表情也能显露老师的厌恶、烦恼、或放弃的讯息,促使学生产生负面的情绪或做出不良的行为。其次,老师做的手势不仅有强调、示范的功用,更能比言语更清楚的表达鼓励及制止学生的行为。
  再者,眼睛是人与人之间最清楚正确的讯号,因为它们是人身上的焦点,且人类的瞳孔是人不能自主控制的。利用眼神的接触,可以打开沟通、延续沟通或终止沟通。所以,对教师而言,借着眼神的接触拉近师生的距离,是一项特别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很少有其它肢体行为比眼神接触更能传达掌握全局的样子。
  教师在课上结合教学内容的肢体语言,是可以穿插进去的,有时甚至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但如果一味地为追求“笑果”而装疯卖傻,那就真的是本末倒置,过犹不及了。
  自古以来,课堂教学靠的是口耳相传,不管是“传道、授业、解惑”都离不开口语表达,而且教师语言修养的高低会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是不置可否的!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说话”是一门很大的艺术。明明是同样的内容,可是却由于表达方式的不同,给予对方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师生情感交流最多的便是语言。教师的话可以像一股清泉流入孩子心田,也可能像一把利剑刺入孩子心田。因此,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带给学生的将是什么。因此,不论是教师的有声语言,还是教师的肢体语言,都需要不断地锤炼。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1932年,陶行知先生从实践中总结了“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方法,创立了“小先生制”。他曾写过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教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和“三贴近”原则,思想政治课教学结合时政教育,既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有效渠道,又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
新课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自主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想借助本文,试图通过教学活动中的几个基本环节来说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下,在学习动机
提问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要以大语文教学观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活用教材,真实的指向学生的需要,精巧设计问题,不断给学生新鲜的刺激,让务实·趋活·求新的问题设计引导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