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记录成为引领科学探究的钥匙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cong907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学生运用图和文字对科学现象进行观察和表达,可以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对于自主探究的问题要做出书面记录,可见,小学生的科学记录是贯穿于科学课程学习全程的,它记录了学生探究科学的足迹,记录了学生对于科学探索的心路历程,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研究态度有极大的帮助,从而成为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全面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创建科学记录簿本,记录科学探究足迹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创建属于自己的科学记录簿本,它是学生自己的科学探究足迹,也饱含了学生进行科学自主探究的心血,因而,小学生的科学记录簿本的创建,必须科学对待、科学创建,它可以记录和收藏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实验数据等,与科学课本同样具有价值和意义,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时候,如果需要翻看之前的探究类似问题或者科学证据等,就可以在自己的科学记录本中找到答案,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比之前的科学记录内容,进行区别性的分析和认真的思考,以深化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二、做好科学记录指导,把握科学记录内容
  学生应当在科学记录本中记录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应当如何记录?这是需要面临和思考的问题,科学记录本可以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珍藏版”,它珍藏了学生自主的科学探究思维,珍藏了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实验数据和实验过程,显现出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科学记录本中记录各类科学实验记录单;教师科学课堂上的重要知识点和科学结论;科学探索活动中的疑惑性问题;与科学相关的科学资料和信息等,当然,这些记录的内容并不是“大杂烩”,必须以学生自主的思考和筛选为前提,要记录学生认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科学性内容,并展示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态度,以显现出学生科学记录本的个性化内容,成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依据。
  三、规范科学记录格式,精炼科学记录语言
  学生的科学记录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加以规范,对于学生科学探究的信息要真实、清晰地加以记录,根据科学记录内容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记录颜色或记录符号,如苏教版小学科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就可以用统一的符号加以标注:用表示“上浮”,用表示“下沉”等,还可以运用图画和文字结合表达,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科学《月相变化及其成因》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加以记录和表达“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有助于学生进行理解和学习。同时,对于科学记录的语言要言简意赅,学生要抓住科學知识的关键点,进行简洁的词语表达,如在《观察水》一课中,学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观察方法进行科学观察和探究,如看水的颜色、闻水的气味、尝水的味道等,然后,要进行简洁、明确地总结和归纳,在科学记录本中根据自己的观察,写出水的特征: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
  四、丰富科学记录形式,多维探究科学知识
  1.采用实验记录单的形式进行记录。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要注重实验课堂的教学引导,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做好科学实验的“同步记录”表,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科学《摆》一课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进行科学实验,并设计制作同步实验记录单,用清晰而准确的数字,显示出学生科学实验探究的发现和结果。
  2.采用标本、照片等形式进行记录。在苏教版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一课中,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标本和照片的形式,对科学观察和科学探索结果进行形象化的表达,在进行标本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采集校园内的植物叶子或花,进行解剖、压平、晾干、粘贴等,制做出叶子的标本或植物的花的标本,记录植物成长的过程,记录自己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3.运用录像视频形式进行记录。现代科技产品进入了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引导学生用录音对科学观察进行记录,用DV进行科学现象拍摄,从而珍藏生活中的声音、记录生活中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等。
  总之,小学科学教学要充分利用科学记录本的科学探究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本珍藏,记录自己在科学探究中的发现和结论,汇聚成属于学生自己的科学百科全书,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科学实验探索,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江苏】
其他文献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技术适用于高低结构的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通过设置后浇带,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
如何让小学生主动、认真地上好科学课,喜欢上科学课,最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贯彻当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意义重大。笔者在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现在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搞好小学科学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说起来简单,但其实做起来没有那么容易。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教师也有这方面的意识,但教学实践中,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那么怎样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呢?那就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
2011年是我省防汛抗旱极不平凡的一年,冬春连旱时间长,汛期局地暴雨多、秋汛范围广、洪水量级大,历史罕见,黄河、渭河、汉江、丹江、嘉陵江相继发生超警戒以上洪水,渭河下游出现近
一、作业存在的必要性  作业是教学中必不可少重要环节,它是沟通课内教学与课外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桥梁。作业的这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众所周知,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不容忽视的。作业的作用有时会受到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一方面,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多被用于知识的传授而非练习;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的容量有限,课堂讲授的通常只是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