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合作用是高考的重点、难点,实验“叶绿体中的色素和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分析是C级考点,中学生对于色素的提取过程及分离步骤辨认不清晰,解起题来很是困难。本文以两道例题为载体,就此类问题解题注意点进行探讨。
一、例题呈现
例1在a、b、c三个研钵中分别加入2 g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用3种不同方法按表1所示添加试剂,经过研磨、提取、过滤得到了3种不同颜色的溶液,有深绿色、黄绿色和几乎无色3种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表1
组别试剂abc
二氧化硅加入加入加入
碳酸鈣不加加入加入
乙醇(3 mL)加入不加加入
蒸馏水(3 mL)不加加入不加
A.a组处理会造成滤液呈黄绿色,因为部分叶绿素会被破坏
B.b组处理会造成滤液几乎呈无色,因为叶绿素不会溶解于蒸馏水中
C.c组处理会造成滤液呈深绿色,经分离会得到4条色素带,其中第三条的颜色为蓝绿色
D.a组与b组相互对照,可以证明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乙醇
解析:a组与b组相比,有两个自变量,所以两组实验对照不能证明色素易溶于乙醇,D项错误。
例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利用新鲜绿色菠菜叶为实验材料,用纸层析法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同,而得到了如图1所示的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图1
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
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过多
C.丙可能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答案:C(解析略)
二、方法总结
1.实验得到的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正常分布图示及分析:
图2
①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②溶解度大小: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2.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
(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
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②使用放置数天的叶片,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③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
(3)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
①忘记画滤液细线或没有提取出色素。
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4)滤纸条只呈现胡萝卜素、叶黄素色素带。
忘记加碳酸钙导致叶绿素被破坏或所用叶片为“黄叶”。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
一、例题呈现
例1在a、b、c三个研钵中分别加入2 g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用3种不同方法按表1所示添加试剂,经过研磨、提取、过滤得到了3种不同颜色的溶液,有深绿色、黄绿色和几乎无色3种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表1
组别试剂abc
二氧化硅加入加入加入
碳酸鈣不加加入加入
乙醇(3 mL)加入不加加入
蒸馏水(3 mL)不加加入不加
A.a组处理会造成滤液呈黄绿色,因为部分叶绿素会被破坏
B.b组处理会造成滤液几乎呈无色,因为叶绿素不会溶解于蒸馏水中
C.c组处理会造成滤液呈深绿色,经分离会得到4条色素带,其中第三条的颜色为蓝绿色
D.a组与b组相互对照,可以证明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乙醇
解析:a组与b组相比,有两个自变量,所以两组实验对照不能证明色素易溶于乙醇,D项错误。
例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利用新鲜绿色菠菜叶为实验材料,用纸层析法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同,而得到了如图1所示的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图1
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
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过多
C.丙可能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答案:C(解析略)
二、方法总结
1.实验得到的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正常分布图示及分析:
图2
①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②溶解度大小: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2.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
(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
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②使用放置数天的叶片,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③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
(3)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
①忘记画滤液细线或没有提取出色素。
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4)滤纸条只呈现胡萝卜素、叶黄素色素带。
忘记加碳酸钙导致叶绿素被破坏或所用叶片为“黄叶”。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