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应确立“四观”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sil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主席在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强调:“要牢牢扭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深入研究现代军事教育特点和规律,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我们要深刻理解习主席人才思想的内涵,确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掌握育人用人的主动权,培养新一代的新型军事人才,实现我军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知识军事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复杂,战争样式发生变化,这些都向跨世纪的军队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习主席在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强调:“要牢牢扭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深入研究现代军事教育特点和规律,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我们要深刻理解习主席人才思想的内涵,确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掌握育人用人的主动权。
  一、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
  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就是要将传统的适应近期任职需要的低层次人才观念转变为高层次、高素质的新型人才观。军队院校教育所培养的是适应军队未来建设需要的人才,也就是培养能打赢高技术战争的人。长期以来,我们在军事人才观上存在许多不正确的认识,如认为军事指挥人才不需要太高的学历,片面强调军事人才的第一任职能力等。在这种思想观念影响下,我军的院校教育注重专项专业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知识的广度、坚实的基础,缺乏进一步发展的潜力,难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培养适应我军未来建设需要、能打赢高技术战争的军事人才,我们就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确立新型的人才观。在未来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军事人才只有大专学历很显然是不行的,缺乏工程技术基础的指挥军官与缺乏指挥管理知识的技术军官已难以适应部队建设的需要,高技术战争需要的是高学历的军事人才;高技术战争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军事人才。为此,军队院校教育训练要提高学历层次,拓宽专业口径,突出综合性,打牢学员的科学文化基础,培养既有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又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集指挥、管理、技术于一身的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承担起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二、确立超前教育观
  确立超前教育观,就是将人才培养的着眼点放在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上的一种教育观。今日的教育决定着未来的事业,办教育必须有超前意识,树立超前教育观,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在人才的培养上,我们不仅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
  在军事高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尤其要有前瞻性、超前性和预见性,必须考虑未来高技术战争对军事人才的需求。我军提出要在武器装备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实现以劣胜优,就要求我军院校教育训练必须摒弃那种只追求眼前利益、急功近利而不顾长远需要的短期行为和狭隘观念,以部队未来建设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为服务对象,着眼于掌握未来高技术武器装备和未来战争的需要培养人才,注重基础教育,培养学员具有长远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能力。要超前规划院校教育训练工作,将人才培养超前于武器装备的建设,及早安排,协调发展,才能使军事人才的知识和技能与武器装备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确立创新教育观
  确立创新教育观,就是要实现由传统的知识灌输和经验传授向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创新型教育观转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是国与国的竞争。打仗作战历来需要发挥人的创造性,以依据不同的战争条件、特点,因时、因地、因敌施变,灵活用兵,出奇制胜。军事人才如果没有创造力,墨守陈规,只凭经验办事,就不可能在你死我活的战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战争的条件下,战场迷雾渐渐消失,对处于劣势一方的军事人才来讲,创造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创造力,就无法在战争指导上胜敌一筹,实现以劣胜优。
  确立创新教育观念,从传统的注重培养经验型人才向注重培养科学型、创造型人才转变。应认识到,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培养军事人才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知识作为一样工具与手段,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教育的着眼点不在于使人“接受”已有的一切,而是创造出新的一切。要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创造性的活动、讨论、研究和实验等,以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充分注意和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使学员的眼界更加宽阔,思想更加活跃,能够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研究和把握所从事的军事活动。
  四、确立终身教育观
  确立终身教育观,就是要将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转变为终身都要教育、学习的观念。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任何一所高等学校都不可能教授给学生任何一个专业的全部知识,任何一个毕业于高等学校的专业人员都得不断的学习,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院校由传统的“知识殿堂”变成“终生学习者的苗圃”,高等教育要强调基础为终生教育和终身学习打牢基础。
  军队院校教育也必须把继续教育列为自己的任务。这种必要性比地方院校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军事高技术发展不断加速,高技术武器装备不断涌现,军事人才必须不断学习,以补充新知识,才能跟上世界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其次,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已经引起并将进一步引起整个军事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作战方式、作战理论、军队编成等都在不断变化,军事人才也必须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适应这种变化,所以军队院校教育必须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要认识到院校不是教育的终结,也不是为学员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在教育思想上要确立为学员的终生学习打牢基础的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员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员的发展潜力;在办学任务和体制上,要重视发展继续教育。
  作者简介:
  金本奎,男,籍贯安徽巢湖,1996年12月入伍,本科学历,少校警衔,现任武警福州指挥学院教研部参谋业务教研室助教,主要承担《武警参谋业务基础》、《武警公文写作》课程的教学任务。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基础,是我国科教兴国的基础石。做好小学教学管理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管理理论与实际现实间存在很多不匹配的情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步伐中,本文总结分析了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讨论了尚需完善的问题与体制。这对加快我国义务教育改革进程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小学在学生的学习阶段是
期刊
期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现代房屋在耐久性方面的问题,而影响房屋耐久性及其寿命的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房屋的结构稳定性了.但是当前在建筑施工领域,对房屋结构进行加固
探究式教学在职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积极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能动性,改变了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消除心
期刊
摘 要 :兴趣是一个人爱好某种事物的一种稳定的趋向,是探究与记忆的动力。早在我国商代,便有了兴趣教学的雏形,并从那时起兴趣教学已经为人们所熟悉并加以提倡。如果课堂上中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必然会使中学生学习历史成为枯燥无味的沉重负担。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对于成功的中学历史课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当前中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的不是很多,
杏河区位于杏河油藏中部,属多油层叠合区,长6油层组自下而上可分为长63、长62、长611-3、长611-2、长611-1、长4+5六个小层。主力油层长61平均有效厚度17.0m,平均含油饱和度6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支撑教育体制形成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呈现出国际化、大众化、市场化、多样化的特点。传统的学生工作理念、工作模式与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将探讨生本管理视角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学生管理;生本管理  就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现实和实践水平来看,传统的注重高校内部系统
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的思想感情的课程。新的语言课程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这也就告诉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多多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注重包括教材内容的情感渗透,教师的情感表达,学生的情感调动和反应。学生的情感调动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的调动,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