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研究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sha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问题,慢慢地将目光投向农产品,更加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玉米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其营养价值较高,逐渐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也随之提高。从多方面探讨了玉米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04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玉米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农作物,具有较高的耐寒性、耐旱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在我国进行了大量种植。
  但在我国农村,很多农户缺乏高效的种植管理模式和技术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玉米的生产效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也未能进行有效普及,只有部分地区能获得专业技术支持。因此,相关技术研究人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推广高产栽培技术,从而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
  1   玉米种植现状
  玉米作为一种高产粮食作物,是畜牧业、养殖业、水产等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在我国东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
  由于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较大,从而导致我国南、北方在种植玉米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前,人们种植玉米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或者是维持生计,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影响下,玉米用途变得广泛,不仅可以加工生产玉米油,而且还可成为其他的加工产品,向世界各地出口,增加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广泛交流。我国玉米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对玉米质量安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1-2]。
  2   玉米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玉米生存能力较强,成活率比较高,但还是会受到土壤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注重提高经济水平,而忽视了对玉米种植技术的创新。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并没有全面的灌溉技术和相关设备,随着玉米的需求量增加,一些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只关注产量,忽视品质,虽然玉米的产量高,但是品质却很低,难以在市场上卖出高价。
  这种盲目追求产量、不关注种植技术升级的行为,导致玉米品质逐渐下滑。由于土壤的肥力有限,如果长期耕种玉米,土壤的肥力下降。农村种植户大多数是中年人或老人,受教育程度较低,对玉米的种植技术并没有太多了解,很难在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上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3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   选择品种
  良好的玉米品种决定了玉米的质量,所以选择良种玉米很关键,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我国玉米一般分为马齿型玉米、半马齿型玉米、甜质型玉米等。要想种植良好的玉米,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要选择光照充足并且雨量充足的地区。第二,要充分了解当地农业技术和管理状况,从而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第三,了解当地病虫害发生的情况,看是否对玉米质量有影响,种植抗病虫害性能强的玉米品种,从而提高玉米生长能力[3-4]。
  3.2   种子处理
  要想玉米质量好,就需要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筛选出質量较好的玉米种子,将有杂质或有病毒以及发霉的玉米种子排除。在播种玉米种子的前7 d,将玉米种子进行晾晒,不定时进行翻动,以免种子发霉等情况出现,天黑前将玉米种子收回。
  在玉米播种的前2 d,将玉米种子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此外,还要使用药剂进行拌种,消灭细菌,防治病虫害。
  杀虫剂以克百威、噻虫嗪、弗虫嗪、吡虫啉为主;杀菌剂以精甲双灵、苯醚果环唑、福美双、多菌灵为主,也可以使用70%的甲基托布津浸可湿性粉剂拌种。
  3.3   合理进行玉米种植
  玉米品种的好坏并不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唯一因素,在选择良好的玉米品种后,要根据品种的特性,合理进行玉米种植。种植密度可按照稀植品种、密植品种、中密植品种合理种植,由此也可以分析出玉米的种植行宽窄,并选择出合适的种植技术。新型的种植技术跟之前传统的种植技术有着较大的差别,此技术不仅将浅耕变为深耕,还可以进行精量播种;可以让玉米根部有效地通风,让每一株玉米都可以受到光照。深耕可以让玉米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这样不仅最大程度提高了玉米的质量,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还能让玉米根部更好地吸收到了水分。
  同时,新型的玉米种植技术降低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成本,达到了利润最大化[5-6]。
  3.4   玉米灌溉
  水分决定了植物的生长状态,灌溉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玉米,因玉米的生存能力强,在干旱缺水的地区也可以种植,但如果玉米长期处于缺水的状态,会缺水死亡。因此,如果想要增加玉米产量,并提高其质量标准,就需要在玉米播种前进行灌溉工作。灌溉可以采用喷灌和沟灌,但在很多地区都选择沟灌的方式,因为沟灌较容易上手,同时还可以避免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3.5   设施建设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不仅要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拥有良好的玉米种植环境,玉米才能生长健壮。虽然玉米具有耐寒性和耐旱性,但如果长期处于缺水的情况下,也会濒临死亡,因此还需要加强灌溉设施的建设。
  3.6   有效施肥
  就我国目前的玉米生产情况来看,要想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科学有效地进行土壤施肥,主要是为了玉米能够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自身的生长能力。但是,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不能盲目地进行施肥,要了解区域玉米的生长状况和生长阶段,如果是幼苗阶段,需要进行科学施肥,让玉米幼苗吸收更多的养分,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如果是玉米后期管理,需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7-8]。   3.7   宣传技术方法
  要想玉米高产,还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特点,从而采取对应的科学技术方法。因此相关的农业技术部门可以派遣当地的技术人员到农村宣传科学的种植技术,再手把手地进行技术指导,从而使种植户实现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玉米种植,不仅可以提高种植效率,同时又能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3.8   选择种植技术
  想要达到玉米的高产,就要引入适合的玉米种植技术。具体来说,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分为3种。
  第一种是间作栽培法,主要是应用在半紧凑型和紧凑型的玉米种植上,其可以最大地利用空间种植更多的玉米,进而提高玉米的总产量。
  第二种是宽窄行搭配法,其可以优化行距偏小的问题,可以搭配生育期较晚的玉米品种,进行合理栽培。
  第三种是比空法,它可以利用边际效应,争取更多的通风条件,提高土地的空气流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9-10]。
  3.9   选择土地
  很多工矿区和道路旁的土壤肥力较低,污染也比较严重,不太适合进行玉米的种植,所以应避免选择这类土地,应选择土壤肥沃、水分较充足的土地进行玉米种植。若土地一直种植玉米,那么玉米质量也会下降,玉米的抗病性也会随之降低。在选择土地时,可以选择前茬作物是大豆、马铃薯的地块,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危害。
  4   结束语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如果想要达到玉米高产的目的,不仅需要选择合理的土地,科学进行种植,在选择玉米品种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和不同的地区进行不同的选择,同时还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和灌溉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玉米种植,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了解每一品种的生长周期,从而再进行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玉米高產量、高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 1 ] 张萃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方式研究[J].乡村科技,2017(16):52-53.
  [ 2 ] 张相斌,陈朝辉,姚保民,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方式研究[J].山西农经,2019(12):88,91.
  [ 3 ] 江丽丽,王智健,吴会东,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用要点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20(8):15.
  [ 4 ] 陈学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与推广路径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6):10-11.
  [ 5 ] 李效敏.关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J].农家科技,2020(2):80.
  [ 6 ] 孙秀娥.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3):63-64,67.
  [ 7 ] 蓝常贤.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南方农机,2020(8):40.
  [ 8 ] 李菊平.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20(11):57.
  [ 9 ] 徐爱英,曲永朋.玉米高产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0(11):59.
  [ 10 ] 刘艳丽.山东博兴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0(26):67,69.
其他文献
摘 要:2018年兴文县引进旌1优华珍、隆两优黄莉占和内5优5399等品质达到《优质稻谷》二级以上的水稻品种26个,以宜香优2115作对照,在3个点进行了同田试验,有晶两优534、宜香优4245等15个品种的产量高于对照。建议农户购买宜香优2115和产量比宜香优2115高的晶两优534、宜香优4245等品种,且要注意良种良法相配套。  关键词:优质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文章编号: 1005-2
摘 要:现代葡萄育种的特点是育种目标的综合性。近年来,葡萄生产对葡萄品种提出多方面的要求,既要保证质量又要抗逆性强,还要能适应产地的不利环境条件。为了达到育种目标,获得符合要求的优良葡萄品种,在长期引种、选种、育种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方法,并且在葡萄抗逆育种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孕育出质量优良、抗逆性极强的鲜食、酿酒和砧木品种。葡萄的抗逆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世界葡萄抗逆育种进展进行了研究,可切实提高葡萄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玉米的种植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由此可见玉米的种植对我国北方农民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要不断提高玉米栽培技术并加大玉米病虫害防治力度。主要分析了玉米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保证我国玉米的种植效果,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0
摘 要:对乌龙头的生物学特性作了简单的介绍,重点探究了乌龙头的栽培技术,详细介绍了乌龙头的采收、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希望能够为广大种植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乌龙头;栽培技术;实用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06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47 文献标志码: B  乌龙头,即楤木的嫩芽,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可被人体直接吸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基础的农作物之一,在其培育和种植方面要进行重点关注。近几年随着气候、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病虫害问题频繁出现,影响种植者的种植情况。所以在玉米种植时应用栽培新技术,对于玉米种植的整体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都有很好的作用,能够帮助种植者有效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以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为重点开展相关的研究。  关键词:玉米栽培;新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
摘 要: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特别关注的内容。在需求量递增、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化的今天,小麦种植除了追求产量和效率的提升,更强调绿色环保,同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即通过小麦品种选择、种植、管理以及收获等关键环节的优化完善,使我国小麦既能达到高产量和高质量,同时也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主题,
摘 要:嘉优中科2号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合作,用嘉81A与中科2号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7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和福建省引种备案。介绍了嘉优中科2号及其亲本特征特性,总结了嘉优中科2号在松溪县的制种技术。  关键词:杂交稻;嘉优中科2号;制种技术;父母本;倒挂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
摘 要:作为棉花生产大国,我国要想进一步提高棉花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就要在两熟或者是多熟的种植制度下,选用更加轻简与高效的栽培技术,以此来显著提升棉花栽培的机械化水平,减少用工。基于此,就早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展开了细致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早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3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62 文献标志码: B  长期
摘 要:秋亚家庭农场在长期的稻鸭米生产经营实践中,以稻鸭共作技术为核心集成应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重点示范推广了稻田套播紫云英高效栽培技术、基于稻鸭共作的水稻机插秧技术、稻鸭共作技术、频谱式太阳能杀虫灯技术,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秋亚牌稻鸭米特色品牌。  关键词:稻田综合种养;集成应用;技术;稻米品牌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04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