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体会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5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25例经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均获成功,其中优良23例,优良率92%。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对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治疗效果,能尽快恢复其生活及工作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
  【中图分类号】R68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114-1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移位骨折难以获得满意的复位和固定,易发生不愈合,常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严重的全身并发症。由于骨折部位及移位程度的不同,治疗方法也有不同。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是提高治疗优良率的关键。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者,仅25%可恢复功能,而手术治疗者,80%以上功能恢复满意。我院从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2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患者,男10例,女15例。年龄53~84岁,平均71.1岁。左侧11例,右侧14例。受伤原因:摔伤16例,损伤6例,其他伤3例。合并疾病:高血压11例,心脏病7例,糖尿病4例,呼吸系统疾病4例。按Evan’s标准Ι型6例,Ⅱ型12例,Ⅲ型4例,Ⅳ型3例,全部为新鲜骨折。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手术禁忌症。手术安排在伤后3~10天进行。
  1.2治疗方法术前予皮牵引,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材料均为生物型,双动无领假体。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取髋关节后外侧手术入路,患者取健侧卧位。切口长约15~18cm,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切口上端顺臀大肌纤维分开,下端沿髂胫束纤维方向切开,显露大转子,切断髋关节外旋肌群,显露髋关节上、后、下方关节囊,将关节囊T形切开,屈曲内旋髋关节,使髋关节脱位,将股骨头取出,于小转子上1.5cm截骨,截骨平面与垂直股骨颈纵轴的横断面相交成45°,测量已切除的股骨头直径选用相应的假体。用髓腔锉扩大髓腔,使髓腔冠状面前倾15°,试装假体合适后。切口按层缝合,切口内放置引流管引出皮肤接负压球,术后3~4天拔除,2周左右下床活动。
  1.3疗效评定分为优、良、可、差四级[1]。优:行走无跛行,无疼痛,下蹲正常;良:行走无跛行,长途行走稍有疼痛不适,下蹲基本正常;可:行走时稍感疼痛不适,且有轻度跛行,下蹲稍受限;差:活动时疼痛,下蹲受限,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2结果
  本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部成功,均康复出院。随访半年,本组25例患者,优16例,良7例,差2例,优良率为92%。
  3讨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适用于中、老年患者,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的逐渐普及和提高,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指征也被放宽,尤其在年龄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许多老年人需要手术。对老年股骨颈囊内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可早期活动等优点,高龄本身并非手术禁忌证,手术效果的好坏除与年龄有关外,与伴随的其他疾病关系更大[2]。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操作要点:我们采用侧卧位,取髋后外侧切口。后侧手术显露途径较简单,损伤小,临床多采用。取出股骨头及颈和部分粗隆,维持大小粗隆于原位,扩髓,结合术前预测之假体柄大小,根据术中最后扩髓所使用之髓腔锉的大小选择合适假体,术中测量股骨头大小,按宁小勿大原则选择合适股骨头,安装股骨头假体,复位。安放负压引流,缝合伤口,彻底止血,用生理盐水冲净,然后间断缝合关节囊。在人工股骨头附近置入一根负压吸引管,经就近的皮肤上另戳一小切口将管引出皮外。分层缝合伤口。固定引流管,管口用无菌纱布包好,备术后回病房连接负压吸引器。术后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及患髋膝关节功能锻炼,伤口拆线后扶拐下地活动,逐渐负重。
  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常合并多系统疾病,晚期并发症可能也较多,远期治疗效果不能肯定。对择期手术而言,系统检查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可明显降低手术、麻醉中的心血管反应,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降低手术、麻醉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时,因扩髓腔、植入器械,易造成肺栓塞,尤其老年患者的高凝血状态、高血压、糖尿病、瓣膜病、冠心病、左心房扩大、栓塞史等均为栓塞的危险因素,因此,必须保护呼吸、循环系统稳定,以利于生命的抢救[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手术失败的重要因素。一般在术前1天、麻醉诱导期、术后5天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术中在绝对无菌状态下进行,操作要规范化。
  本组手术最大年龄为84岁,25例患者均未出现急慢性感染症状。本组有1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经采取抬高患肢、适当的肢体活动、并辅以低分子量肝素、丹参等药物,症状逐渐缓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术后立即可以恢复其功能,但创伤相对内固定来讲较大,费用昂贵。
  总之,股骨颈骨折,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充分术前准备,选择适合不同患者的治疗方式,术后鼓励患者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练,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防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治疗优良率的关键。可以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费骏,毕大卫,郑琦,等.全髋关节置换术肢体不等长问题的探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1):6-8.
  [2] 何建忠,王宝奎,李淳良,等.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J].骨伤,2004(17):46.
  [3] 张宪,张育民,李毅,等.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0):36-38.
其他文献
中医敷贴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对常见病、多发病,甚至疑难症都有独特的疗效。天灸敷贴法和四黄水蜜敷贴法的临床验证疗效满煮,现报告如下。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广西产五月艾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五月艾挥发油,并通过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广西产五月艾挥发油的得率为0.40%,从挥发油中鉴定了62个成分,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92.71%,其中主要成分为:[1R-(1R*,4Z,9S*)]-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4-十一碳烯(11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法:通过阐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现状,提出运用运脾生金颗粒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新思路。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常存在禀赋不足,体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和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来我院进行保乳手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80例,术后均行辅助化疗,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切缘均阴性,均行保乳根治术;淋巴结转移12例,转移数在1~3枚,转移率15.4%;随访3个月~84个月,无1例出现局部复发。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联合术后化疗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
【摘要】:目的:研究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研究运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者,男40例,女18例,平均年龄26岁(19~34岁)。左踝25例,右踝33例。运动爱好者20例,军人20例,学生13例,舞蹈爱好者5例。前踝撞击综合征47例,后踝撞击综合征11例。结果:均获随访,平均3.6年。58例患者中,47例功能恢复至正常,11例踝关节活动轻度僵硬,活动后伴出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据国外统计,人群中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发病率为1.5%~2.0%,有临床症状患者的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临床药师对其进行用药监护,帮助患者寻找心功能不全发生、发展的规律和诱发因素,并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病情恶化,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我院2009年9月开展临床药师对院外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用药监护,现已满6个月,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这类疾病虽然致病原因各异、发病季节不同、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它们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具有温热性质的特点,所以总称为温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系指由于窦房结及周围组织病变,造成激动形成或传导障碍所引起的心搏出量减少心脏灌注不足而致一系列不正常心电图和心、脑、肾等器官供血不足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近年来病窦报道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36例确诊病窦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病窦的心电图表现及阿托品试验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究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统计四种治疗方法的治愈率。结果:大切口手术治愈率为100%;小切口手术治愈率为98%;封闭疗法治愈率为60%;中药熏洗疗法治愈率为28%。结论: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在早期可以保守治疗,如未愈,可以手术治疗。  【关键词】拇指;狭窄性腱鞘炎;中药熏洗;封闭治疗;小切口手术;大切口手术;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