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英文报刊以它独特的优势满足了《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些要求。
一、英文报刊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自行出版的英语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中国日报》(China Daily)、《21世纪报》(21st Century)、《学生双语报》(Student Times)、《英语周报》(English Weekly)、《英语世界》(The World of English)等。英文报刊不仅知识覆盖面广,语言地道生动,而且内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适宜不同水平的学生阅读。一般说来,英文报刊具有以下特点。
(一)形式多样,题材广泛。
既有严肃的新闻评论,也有轻松幽默的笑话。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商业、娱乐、体育、科学、文化生活、人物观点等各个方面。所蕴涵的大量信息不仅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其语言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判断和创新能力。
(二)内容新颖,时效性强。
英语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其内容势必符合现代生活节奏,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突出阅读话题,在学习和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三)文字浅显,通俗实用。
《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高中版就设有“习作共赏”、“高考链接”、“你说我说”、“我当小记者”等专栏,不仅语言鲜活,图文并茂,而且介绍学习方法,交流学习经验,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英文报刊辅助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英文报刊是现行教材的有效补充。
目前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的NSEFC教材,尽管它以模块的形式向我们呈现了丰富的内容和纯正的语言,但是每学期只有两本书,对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来说真是沧海一粟,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和阅读需求。《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除英语教材以外,学校和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和录像资料、网络资源和报刊杂志等”。英文报刊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现行教材进行了有效补充。
(二)英文报刊符合高考选材需要。
近几年高考阅读选材更趋多样化、现代化、生活化,阅读材料更趋于“原汁原味”。英语报刊本身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图文并茂,语言地道真实,栏目设置巧妙,紧跟时代,贴近生活。
(三)英文报刊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认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在效果上有质的不同。”学生长期面对形式单一的阅读理解题势必兴趣索然,他们希望通过一种轻松愉快、活泼新颖的阅读形式去猎取更多的信息,去接触和学习各类题材、体裁的英语文章。当英文报刊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求,学生对报刊材料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就能集中注意力,情绪高涨地发挥潜能,阅读不同题材的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三、充分利用报刊进行写的训练
当前的中学英语写作属于引导性写作,开放性不强。因此,许多学生用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不高,更有些学生由于平时输入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较少,一提笔就出现中国式英语,读起来很不地道,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坚持做好摘记。
鼓励学生坚持做摘记,记录下阅读中碰到的好句子,经常诵读,并对课堂上没讲的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词组辅以简单明了的例句,张贴在教室“学习栏”中,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自行阅读,积累词汇。
(二)坚持把课堂讨论话题落实到笔头。
课堂上要关注学生使用语言的情况,引导学生多用新学过的语言知识,重视学生的口头输出。口头表达能力强,必然有助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语言能力的输出。要鼓励学生上课说到什么程度,课后就写到什么程度。好的文章,帖在教室后面,以作鼓励。
(三)坚持写读后感。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为阅读文章列写纲要或读后感,巩固阅读成果,内容不宜长,80—120字即可。也可通过报纸广交笔友,交流读报的心得体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感觉。这一切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树立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自信心,进一步端正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态度。
四、利用报刊进行阅读训练
高考阅读理解的选材和命题决定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在选材方面非常注重题材的多样化、交际化和生活化,通过故事、报道、议论等形式关注社会热点现象,多角度展示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同时逐渐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如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在命题上既注重从语言学角度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又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相关因素,综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辨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加工发展信息的能力和合理表述信息的能力。高考阅读理解题的命题原则和思路充分体现了新的外语教学方法的主要核心,阅读能力的培养依然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
近年来,高考阅读理解的要求与难度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和阅读速度的提高而不断提高。《21世纪报·中学生版》为我们标注了每篇文章的建议阅读时间,我就要求学生进行限时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很多学生都存在一些不好的阅读习惯:如用手指着逐字逐句地阅读;遇到生词马上停下查词典;不懂时又回头再读一遍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阅读的速度,不利于对课文整体篇章的理解,也不利于利用构词法知识和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能力的锻炼。我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理解应以意群为单位,把领会文章的篇章结构作为第一阅读目的,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越过生词、难句所造成的阅读障碍,抓住每段的中心句,注重每句的关键词,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普遍养成了较好的阅读习惯。
我还根据不同的文章,设置多种形式的任务,如:归纳中心思想;分段并分析段落大意;猜生词的意义或是一词多义的意义;推理事件的原因或是结果;找出相关的事件或依据等,以此教会学生根据题目设置的要求,采取合适的阅读技巧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的讲解既要包括语言知识的分析与应用、难句的解读,也要包括文章体裁、背景知识等的介绍,为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打好基础。我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文章分为精读和泛读,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交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让学生体会那种在浩瀚的英文之海中畅游的美妙感觉。
一、英文报刊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自行出版的英语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中国日报》(China Daily)、《21世纪报》(21st Century)、《学生双语报》(Student Times)、《英语周报》(English Weekly)、《英语世界》(The World of English)等。英文报刊不仅知识覆盖面广,语言地道生动,而且内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适宜不同水平的学生阅读。一般说来,英文报刊具有以下特点。
(一)形式多样,题材广泛。
既有严肃的新闻评论,也有轻松幽默的笑话。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商业、娱乐、体育、科学、文化生活、人物观点等各个方面。所蕴涵的大量信息不仅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其语言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判断和创新能力。
(二)内容新颖,时效性强。
英语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其内容势必符合现代生活节奏,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突出阅读话题,在学习和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三)文字浅显,通俗实用。
《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高中版就设有“习作共赏”、“高考链接”、“你说我说”、“我当小记者”等专栏,不仅语言鲜活,图文并茂,而且介绍学习方法,交流学习经验,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英文报刊辅助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英文报刊是现行教材的有效补充。
目前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的NSEFC教材,尽管它以模块的形式向我们呈现了丰富的内容和纯正的语言,但是每学期只有两本书,对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来说真是沧海一粟,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和阅读需求。《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除英语教材以外,学校和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和录像资料、网络资源和报刊杂志等”。英文报刊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现行教材进行了有效补充。
(二)英文报刊符合高考选材需要。
近几年高考阅读选材更趋多样化、现代化、生活化,阅读材料更趋于“原汁原味”。英语报刊本身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图文并茂,语言地道真实,栏目设置巧妙,紧跟时代,贴近生活。
(三)英文报刊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认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在效果上有质的不同。”学生长期面对形式单一的阅读理解题势必兴趣索然,他们希望通过一种轻松愉快、活泼新颖的阅读形式去猎取更多的信息,去接触和学习各类题材、体裁的英语文章。当英文报刊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求,学生对报刊材料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就能集中注意力,情绪高涨地发挥潜能,阅读不同题材的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三、充分利用报刊进行写的训练
当前的中学英语写作属于引导性写作,开放性不强。因此,许多学生用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不高,更有些学生由于平时输入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较少,一提笔就出现中国式英语,读起来很不地道,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坚持做好摘记。
鼓励学生坚持做摘记,记录下阅读中碰到的好句子,经常诵读,并对课堂上没讲的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词组辅以简单明了的例句,张贴在教室“学习栏”中,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自行阅读,积累词汇。
(二)坚持把课堂讨论话题落实到笔头。
课堂上要关注学生使用语言的情况,引导学生多用新学过的语言知识,重视学生的口头输出。口头表达能力强,必然有助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语言能力的输出。要鼓励学生上课说到什么程度,课后就写到什么程度。好的文章,帖在教室后面,以作鼓励。
(三)坚持写读后感。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为阅读文章列写纲要或读后感,巩固阅读成果,内容不宜长,80—120字即可。也可通过报纸广交笔友,交流读报的心得体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感觉。这一切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树立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自信心,进一步端正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态度。
四、利用报刊进行阅读训练
高考阅读理解的选材和命题决定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在选材方面非常注重题材的多样化、交际化和生活化,通过故事、报道、议论等形式关注社会热点现象,多角度展示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同时逐渐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如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在命题上既注重从语言学角度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又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相关因素,综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辨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加工发展信息的能力和合理表述信息的能力。高考阅读理解题的命题原则和思路充分体现了新的外语教学方法的主要核心,阅读能力的培养依然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
近年来,高考阅读理解的要求与难度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和阅读速度的提高而不断提高。《21世纪报·中学生版》为我们标注了每篇文章的建议阅读时间,我就要求学生进行限时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很多学生都存在一些不好的阅读习惯:如用手指着逐字逐句地阅读;遇到生词马上停下查词典;不懂时又回头再读一遍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阅读的速度,不利于对课文整体篇章的理解,也不利于利用构词法知识和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能力的锻炼。我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理解应以意群为单位,把领会文章的篇章结构作为第一阅读目的,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越过生词、难句所造成的阅读障碍,抓住每段的中心句,注重每句的关键词,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普遍养成了较好的阅读习惯。
我还根据不同的文章,设置多种形式的任务,如:归纳中心思想;分段并分析段落大意;猜生词的意义或是一词多义的意义;推理事件的原因或是结果;找出相关的事件或依据等,以此教会学生根据题目设置的要求,采取合适的阅读技巧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的讲解既要包括语言知识的分析与应用、难句的解读,也要包括文章体裁、背景知识等的介绍,为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打好基础。我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文章分为精读和泛读,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交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让学生体会那种在浩瀚的英文之海中畅游的美妙感觉。